2019年5月28日星期二

【199】不一样的公开课概念

友人说:“教育部长指示官员不要只告诉老师怎样做,该直接示范如何教学。看来他也倡导公开课了。”

我的学生曾经调侃过师范讲师说:“不如你到微型小学教一教复级班,尝一尝三十多节和当级任一大堆的工作。你们至多只是进班‘表演’一堂课给你的学员看,讲就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

以上两种说法,其实都不是我们倡导公开课的意愿。我们一再强调,我们的公开课不是作秀,更不是要作为教学典范,让教师们模仿。我们只是提供实际的课例让教师思考,教学要如何做才能更好。

教育部长的说法不是在劝诫官员,而是认定官员比较会教,所以要他们用行动示范。我的学生则是经验主义崇拜者,可惜却不了解经验主义的实义。他的逻辑若成立,老师就当不成了,因为老师不是学生,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真正面对的问题是什么。

“课例研究”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国际间便有“世界课例研究会”(World Association of Lesson Studies, WALS),每年在各国举办一次课例大会,汇集教育工作者相互观摩,共相切磋①。课例,就是上课的例子,它可以是文字的表达,也可以是具象的表现;国内大多数人疏于阅读文字,比较喜欢看教学实况,因此“公开课”比书面的教学实录更受欢迎。当然,书面的课例和亲眼观摩的课例,在感受和体悟上,还是有差别。

我们于2012年推动公开课时,只以一堂课为范例,课后让出席者针对教学提意见,交流看法。后来发现这并不能有效打开教师的思维,让他们更全面评价教学;公开课成了表演,不是案例。课例研究必然是要多向的,接受不同的声音,并从多个角度去探讨。

于是翌年我们调整为同课异构的模式,让两人上同样的教材,以展现教学的多面性和多元化。评课者以第三者的角度评议两堂课,可以跳出个人经验的局限,更契合教育专业的成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他人的课将有助打开自己的视野和提升教学能力。

我们坚信:只有具反思力的教师,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星洲日报·东海岸》26/05/2019
注:
①:世界课例研究会官方网站(今年的大会在阿姆斯特丹召开):

2019年5月24日星期五

【佛19】我们这样庆祝卫塞节

那一年,我们在会议上这样讨论:

主席:“卫塞节是纪念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槃的重要日子,我们应该趁这个节日积极向大众弘法,使法轮常转。”

理事甲:“我同意主席所说。过去我们在大学读书时,常讥笑那些只有卫塞节才来上香的‘一日佛教徒’,认为他们根本不了解学佛的意义。因此,那时候我们更喜欢在卫塞节聚会讨论佛法,分享心得。这些年来参与佛教会的活动,我深切感受到我们有责任去接引大众学佛。他们在卫塞节到来拈香,就是一个殊胜的因缘,我们应该把握,给他们播菩提种子。”

主席:“那么大家觉得在这天竞相义卖,打造成嘉年华盛会的做法如何?”

理事乙:“不好,这只会错过接引大众的因缘,一日佛教徒还是一日佛教徒。何况义卖还给大家负面的印象,以为佛教就只会要钱。尽管各种性质的义卖都有个很好的出发点,但我觉得还是应避免的。”

理事丙:“可是,我们小组的开销就是靠卫塞节义卖得来的。不义卖,我们怎么募资?何况,我觉得义卖很有意义,可以训练我们的中小学生面对大众,劝大家多行布施!”

理事乙:“一个团体如果靠活动养活动,这是不健全的。我们有更好的募资活动,集中处理,不需要借卫塞节来各别筹款。至于训练中小学生,肯定很重要,但训练有多种方法。如果我们组织学生准备材料展览,向大众介绍佛教的发展历史和佛法的基本要义,岂不是更好的训练?为什么一定要训练他们募款?”

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卫塞节都不举办任何形式的义卖,也不把卫塞节搞得像嘉年华,只图热闹却不叫香客留下印象。我们利用节庆向大众宣说佛法,介绍本会的活动,讲解佛教的发展历史。

为了更有效宣传,我们把诸如洗肾中心、幼儿园、中学华文班等活动都制作成短片,全天候在各自的展览摊位上播放。今年,我们还别出心裁推出佛学微讲座、故事馆和绘本馆,各别用15分钟讲一个主题或推介一个儿童故事,有预想不到的收获。现代都市人生活忙碌,用这样简洁的方法传递信息,更受欢迎。

《东方日报·龙门阵》24/05/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19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198】摒弃套路教学

多年前的庆生会上,学生送我一个最好的生日礼物,他说:“考试局已经发出指示,学生的作文如果是有套路的,不能得特优。”

什么叫套路?如果作文题目是野餐记,开头就写爸爸建议去波德申野餐,大家拍手赞好。一路上有说有笑,还有人放声歌唱。抵达后,找个阴凉的地方,妈妈准备食物,大家玩乐去。傍晚大伙儿依依不舍收拾东西踏上归程。

这是预早设定框架的作文,学生只要依样画葫芦就是。问题是,玻璃市,乃至沙巴的学生也去波德申野餐。明显的,这是学语文,不是用语文学习,并非真正意义的写作。

不让套路作文特优,是要纠正考生背作文的歪风。考试局其后更上一层楼,频频推出出乎预料的考题,改革意愿明显。

学生之所以有套路写作,其实关键还是在老师。我们的教学,往往也有套路,同一个方法可以用在所有的课上。例如一篇文章,先是设计话题带出课文题目,然后默读圈出生字新词。老师跟着逐一带出词语,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词义,最后再用词语造句。末了,老师交待学生回家后习字,第二天听写。

若每篇课文都按着套路教,教师肯定越教越没有激情,学生也越学越没劲儿。套路化的阅读课,破坏了文章的魅力,使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面目可憎。君不见华小毕业生对华文生厌的不在少数?

再往深一层想,老师教学的套路化,却又是上层所造成的。文字方面,我们有课标;人力方面,视学、督学、特别教练(SISC+)等更会不忘提醒老师别逾矩。若课标是“阅读与理解故事,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发展,领会其教育意义”,老师在帮助学生“读懂”故事后,一定要问“XX是个怎样的人”,“你们从这个故事学到了什么道理”?公式化的答案后面,被抹去的却是文本最精彩的写作构思和独特想法。

教学要如何才能去套路化,何时又可以落实教师的专业素养?亲爱的老师,如果您看懂我的文章,请举绿卡,看不懂就举红卡。

《星洲日报·东海岸》19/05/2019

2019年5月17日星期五

【佛18】修行人的误区

这样的标题恐怕要受责难。我的确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是多年前应文冬佛教大学的邀请谈生命教育,我提到这个观点,结果事后被参与者批评“不认识佛法”,“不懂什么是修行”。对他们来说,诵经打坐就是修行。

《五灯会元》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老太婆建茅庵供养一位和尚,平时都差使一位二八佳人送饭服侍。二十年后的一天,老太婆叫女子送饭时,抱住和尚看他的反应。女子依言抱僧,问他感觉如何,那僧人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意!”老太婆听了,非常生气,直斥和尚是“俗汉”,把他赶走,并一把火烧了茅庵。

我和这个典故非常相应,一听就懂和尚为何被骂“俗汉”。修行绝非往“死”里走,尤其是禅宗,更要枯木逢春,“大死一番”后必须重生。重点不在死,而在生。修行进入“万念俱灭”不过是个过程,必须要打破黑漆桶,突破困境回到生活,才算真功夫。和尚只顾自己,不理会年轻女子的行为,不过是个自了汉。

后世大概也有很多人参不透这个典故,狗尾续貂地讲后续。有说和尚回头求情,再住茅庵。三年后,老太婆再考他。他对女子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莫叫你家婆婆知。”天!这可越描越黑了。修行那么难明白么?

我们常错把有形式的活动当成修行,忽略这只是手段,锻炼心志才是目的。丹霞烧佛像,慧能不打坐,在在点破常人的执著。我总认为智慧是在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安止心念,避开问题。没有直面生活,处理好生活问题的,都不是真修行。

我的学生常常不舍得毕业,希望一辈子当学生学习。这要被我斥责。天底下谁有那样好的福报可以挥霍?学习不过是个过程,时间到了就要毕业,就得投入服务,验证所学,并转化为一种实践力。修行人亦然,不可以一辈子闲居静处,息诸缘务。

先秦有个杨朱,就算拔一毛可利天下的事,他也不为。有人将他视为道家的始祖,因为这种顾好自己的作风,更符合任运无为之道。老庄还留下著作劝勉世人呢!佛教的修行人,当然也可以向杨朱看齐,选择林下水边享受修行去,但不该成为教内主流。

《东方日报·龙门阵》17/05/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18

2019年5月12日星期日

【197】教育与学术

这个周末我是这样过的:

星期四下午我从立卑开车回关丹。一路上我在构思第二天要给全彭校长的讲座内容。四小时后抵达,我把构思化为讲义,以便一气呵成,有效地传达信息。这一整理,直到凌晨近五点,欧联杯半决赛结束才完成。

星期五早上讲了两个小时的课后,才回家用午餐,过后就沉沉睡去。下午三点起来后再准备儿童阅读推广的讲义,晚上八点要到雪州根登华小演讲。四点半开车出发,抵会场后还来得及吃晚餐。讲座后再驱车去大山脚。午夜一点抵达,第二天要上公开课的老师已久候多时,和他们研课后约三点钟入睡。

星期六早上八点,在威中明德正校为百名教师主持阅读教学研习营。五点结束后,用了晚餐我又驱车回关丹。星期天下午要给中学生上华文课。

这样的生活,周而复始,也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

去年我的博士导师来马,闲聊中他问起我的学术进展,我惭愧地说:“近些年来,我都忙于教育工作,学术近乎荒废,没有再下工夫。”老师却不以为意地说:“没关系啊!这也是一种贡献,还是能把你前些日子学到的具体展现出来,体现你的价值。”

张老师高明,在安慰我之余,也给了我鼓励。的确,人活着的价值就是要有贡献,让世上因为有你而不一样。负笈南京的那三年,我和同门在老师的指导下专心做学问。学术贵在求真,研究古代更得如此,要把学术课题回到那个时代去探讨。我们尝试发掘他人没有发现的问题,也尝试梳理过去没有理清的概念;不一定有结论,但一定要有依据,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做到真实。那三年,我沉浸在学术的研究中,无限享受。这样的学术生命是和现今完全不一样的。

回国后,我无法在书堆里徜徉,好好去思考一个问题了。我到处演讲,重复相同的内容,这是与学术生命相违背的,虽然还可自我安慰说我在负起神圣的任务和使命。

人生就是如此,无法尽如吾意,只能顺应因缘去把握和体会。

《星洲日报·东海岸》12/05/2019

【佛17】獾的礼物

日前我们办了一个“何居士与我”的座谈会,让大伙儿聚在一起聊何居士生前的事迹。办这个座谈会是因为我们觉得缅怀一个人最好的做法,就是挖掘他身前值得怀念的事情,让大家在感恩中延续热情,完成他未竟之业。

我先给大家讲了一本图画书《獾的礼物》。故事说一只充满智慧的獾因为年纪太老了,终于离开他的朋友。虽然他早叮嘱不要为他伤心难过,但是在寒冷的冬天里没有了獾,大家还是很伤感。直到春天来临,所有动物聚在一起说起獾以前与大家相处的种种,悲伤的心情才慢慢抚平。獾虽然离开了,但他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宝藏一样,永远陪伴着大家,仿佛他就在身边指引有需要的人。这样一部诠释死亡的尊严和生命的意义的作品,实在太切合我们的座谈会了。

约30年前,和很多人一样,我们想在会员大会中借用团体的名义表达我们对时局的看法。何居士笑说:“这只是见报刷存在感而已。如果真要提,就得有后续工作。会员大会的提案是指向理事会,给他们提出团体的运作方针,不是对外的。何况只在报章呼吁,谁去理会?”我把这样的观念也带到马佛青总会。那一年,马佛青总会的国州理事联席会议,我们就认真讨论代表大会通过的所有提案的后续工作。

20年前我们设立了洗肾中心,一家直销公司有意要办义卖会帮我们筹募资金。我们正陶醉在“不必劳动就有10万令吉”捐款中,何居士却召集全体理事开会。他给大家分析直销公司从中可以得到的利益后,才询问我们这是否双赢的局面,要不要接受这样的赞助?大家恍然后,才制定“为洗肾中心筹款细则”,详列种种代筹款的条件,不让别有居心者借慈善之名牟利,以维护捐款人的善心。

15年前,何居士发现星期天总有一批青年穿着制服到佛教会园湖休憩,便主动探询。原来国民服务营规定星期天营员得到各自的宗教场所膜拜。由于没有人组织,他们就只是到佛教会来潇洒走一回。那年我负笈南京,何居士带着病体亲自着手组织团队接待这批青年,让他们有机会系统地认识正信佛法。不但如此,他还拖着痿羸的病体全国走动,呼吁佛团发起接待团,把握因缘接引这班青年入佛门。

往事一一重现,这场座谈会,何居士仿佛就和大家在一起。伤感渐失,感恩之心却油然升起,何居士依然与我们同事利行。感谢他过去40年给大家留下的珍贵礼物。

《东方日报·龙门阵》10/05/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17

2019年5月6日星期一

【196】不许个性发展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乃至评价方法,都要求整齐划一。如此一来,教育工作者都得按照规定的模板塑造儿童,以期符合规范,达致官方的要求。

这样的教育,无视儿童自身的兴趣、喜好、志向和需求,是一种以成人为本位的霸权表现。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服装、发型,乃至行为,都有一定的规范。犹有甚者,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向,都被要求一致:写作文要分多少段,朗读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教学要服从课标不能逾越,答案要如何写才可得高分……

这样压制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长期下来,不断扼杀学生的潜在力,让国家损失可造之才。何以我们的教育变成如此?追根究底,是我们盲目崇拜工厂流水线使然。

流水线生产模式在上个世纪初启用,百年来被认为是促进工厂生产量的作业模式,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品质的管理。这种作业模式将生产过程按序分工,每个部门的操作也可以通过监管来确定品质,哪里出状况,就从哪里纠正。

学校采用这样的制度后,为工厂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百年后省思,我们该发现流水线的作业程序,只适用于生产标准产品,并不适合学校。教育要培训的不只是劳力,而是有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的新型人才。学校应致力呵护孩子的创造力,激发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以应国家发展之需。

我国的教育依然迷信流水线生产。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日程报告,以方便下一任接手;教师要定时报告工作成果,以便各造了解;教师要被监管,以确保学校的体制健全操作。被物化成工厂的生产资源的教师,莫说无法培育学生的个性发展,自己也因被要求照章行事而失去个性。倘若教师都不能开展个性,我们还能期待什么?

我开始怀念中学时期个性彰显的老师。他们有的是午睡专家,有的爱讲有料笑话,有的爱呼喝,但是他们却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星洲日报·东海岸》05/05/2019


2019年5月3日星期五

【佛16】为什么我支持佛辩

有人认为“中道”(madhyamā-mārga)教我们凡事不走偏,择其中间地带就是。例如,修行要量力而为,不要拼搏太尽,就是中道。我想,这或是误解。

辞书引经文说“远离二边,至于中道”,更让我们认定不走极端就是中道。有法师戏言,走在大路中间,迟早要被车撞死。虽是戏言,却有真意。我认为在理解中道时,不该只看到“中间”,应该更加重视“远离二边”。

且看原始经典的说法,《杂阿含》说:“世间有二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中阿含》也说:“当知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一曰著欲乐下贱业,凡人所行;二曰自烦自苦,非贤圣求法,无义相应。五比丘!舍此二边,有取中道。”

从上述经文看到佛说中道时,总先说明“二边”之害,而且这二边必定是相对的一组概念,如有和无、苦和乐。理解事物的对立面,仿如把两个思考点串成一条线。这样的思考方式,就不会让思维耽于一个点,而能建构有意义的思考线。点的思考会导向极端,线状思维拉大了思考空间,就等于给予游刃的余地。在线上,时左时右都无所谓,可以胥视情况和需要而定,不再苦苦纠结于一端。因此,明“二边”是很重要的前提,如果看不到二边,中道就无从说起。孔子说的“叩其两端而竭焉”,如出一辙。

走在公路上,若看不到两边,其实你就在极端的一头。如果看得到两端,游走的空间就宽大,时左时右或是中间都无妨。夜晚开车,我常以中间的分界线为导向,灯光一照,驾驶在马路中间更安全。倘若没有分界线,我的车速便要减半了。

今人多谈爱的教育,以为不打不骂才是真谛。这岂不也是远离中道之行?只有“叩其两端”,明白爱和打骂的作用和弊端,才能因材施教,施行适合的教育。

我就是基于对中道的理解,所以支持佛教办辩论会。思维如果偏向一端,那就找不到中道。辩论的正反两方,就是把一个课题的两头极端给捻出来。在两端中互辩,将冲击你的思维,拓宽和加深你对事情的理解。

辩论的输赢不是那么重要,辩论后你对课题的理解,将有助你远离二边而持中道。

《东方日报·龙门阵》03/05/2019
“渐修顿悟”系列之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