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星期日

【278】高阶思维不是怪胎

传统教育的课程与考试,大多依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Benjamin Samuel Bloom 1913~1999)1956年在芝加哥大学所提出的教育分类法设计。分类法虽以布鲁姆的名字冠名(Bloom's Taxonomy),但他曾说明概念是源自1948年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在波士顿的会议后取得的共识

根据布鲁姆分类,完整的教育(holistic)应涵盖认知(Cognitive)、技巧(Psychomotor)和态度(Affective)三大范畴。每个范畴可细分不同的层次,较高层次的学习内容较复杂,却距离学科的通达(mastery)较近。通达教育是那个时期的主张。布鲁姆最初发布的学习层次只针对认知领域,1964年跨向态度领域。这个团队并没有发布技巧学习的层次,辛普森于1972发布的获得较多人采纳。

布鲁姆认知领域的分类包括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克拉斯沃(David R. Krathwohl)在2001年修订最后两个为评价和创造。这是当前大多国家用以设计教育课程和测评目标的依据。

牢记我国哪一年独立是知识层次,能说明独立的争取过程是理解,具体阐述独立的好处是应用,辨析独立的原因是分析,概括独立后的成果是综合,总结独立的重要性是评价。这六个层次没有明显的界限。如果宣说独立的重要性是没有自己的看法,只是照本宣科,那就只能算是理解层次。

电脑与网络普及后,知识不再是聪明人的专利。美国国家科学研委会(United State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于1987年挑战通达教育的顺序,认为基础教育也该朝向高阶思维,并非只朝向积累知识。也就是说,小学教育不应只是灌输知识,该兼顾思维的培养。

我们且以“乌鸦喝水”的教学为例。如果读完故事,问学生从中学到什么,答案不外是“遇到困难要动脑筋”,这是理解层次。倘若有老师问谁可以画出乌鸦喝水的瓶子和水位,整个教学效果就不一样。学生的思维可以提高到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上去了。这四个都是属于高阶思维的领域。

您会说这位老师的教学是揠苗助长,故弄玄虚吗?

注:

Bloom et al. 1956, p. 4: "The idea for this classification system was formed at an informal meeting of college examiners attending the 1948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onvention in Boston. At this meeting, interest was expressed i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which could be used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among examiners.

Simpson E. J. (1972).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in the Psychomotor Domain. Washington, DC: Gryphon House.

《星洲日报·东海岸》29/11/2020



2020年11月27日星期五

【佛98】溺死一只老猫

 “渐修顿悟”系列之98

27/11/2020



2020年11月22日星期日

【277】教学有法无定法

       “教学有法无定法”是我们在90年代自创的口号

教科书上说的是“教无定法”,提醒教师要灵活,要适应实际的情况设计教学。教和学的双方都是独立的个体,都要有所选择,适得其法,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从主观上说,教师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没有必要“跟风”。活泼的教师,大可在学生面前展现“可爱”;反之,个性拘谨、较严肃的,没有必要扮可爱,以免弄巧反拙。从客观上说,学生的背景不同,基础有差异,习惯亦有别,教师也得根据具体情况引领学习,不能一招走天涯。

如果只强调“教无定法”,有人会理解成教学很灵活,这样也可以,那样也无不可,纵情发挥。我们不得不提醒大家教学是有门道的,有规律可依循,教学有法,只是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简言之即“教学有法无定法”。

武侠小说揭示了一个真谛:武功上乘的,一片叶子都可伤人,举手投足尽是妙招。我们看到的是“台上三分钟”,忽略的是背后的“十年功”,他们也是从基础功练起的。倘若无法融会贯通,所学的就成了花拳绣腿。

已故书法家何振森居士讲过一个笑话:他孩子小时候被老师训责没有用心写中楷,他说他是学爸爸一挥而就的潇洒,没想到成了东施效颦。

学教学理论时,要学习的是原理,从前人辨析的规律掌握学习之道;实际教学中,却要灵活变通,适应实际教学。若不琢磨理论,师资培训何须五年?

以阅读为例:教学要循序渐进,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然后再走出来。抛开文本,信口而谈就不叫阅读。要学生走进文本,总不成来来去去都是师生问答、学生口述。有老师做出变通,让学生阅读后用“因为……所以”串讲故事内容。这不是一般的造句,而是训练学生组织课文内容,构建句子进行说话的训练。符合教学有法无定法的原则。

注:

① 90年代我任教于关丹德伦敦师范学院。这句话应该是涂胜喜讲师最早提出。

《星洲日报·东海岸》22/11/2020


 

 

【佛97】敬悼张木钦先生

 “渐修顿悟”系列之97

20/11/2020



2020年11月15日星期日

【276】课堂教学的三个层次

旧课程(KBSR)纲要列出一个课堂教学的概念:

“鉴于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强弱不一,本课程说明把每个预期学习成果分为三个层次,让教师能根据学生的语文程度和学习能力来因材施教。第一层次是最基本的要求,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学习目标,第二个层次要求稍高,是针对大部分学生的能力而设,教师应该尽量协助学生达到这个层次的要求,第三个层次要求最高,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能力达到,教师应当协助有能力的学生达到这个层次的学习目标。”

这个教学理念兼顾了所有学生。教学箴言说:“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意思是课堂教学该让全体学生有所学,程度偏低的可以学到新的东西,学习能力较强的也可高飞,不会被教师、同侪、课程给压下来。

实际操作上教师常面对困扰:该以谁的程度作为标准?若以最好的学生为标准,将是自讨苦吃。若主张课堂教学必须百分百达标,教师便要以最低的作为标准。但这么一来,能力较强的学生将不断重复接触已懂的知识,这对学习是不利的。

我们对因材施教的理解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行相应的教育,使教学的深度、进度适合他们的接受能力进行。教育家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提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则认为,不能只依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教育,应该有所超前并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摘苹果实验,以说明“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论。我非常赞赏这样的譬喻。如果我们习惯性地采摘伸手便可及的苹果,我们将不知道“果外有果”的境界。倘若果园里有人采摘更高处的果子,将启迪其他人只要稍加变通,便可以采摘不同的果子,品尝不一样的美味。

至今我仍推崇旧课程的三层次教学设计。教学中让程度弱的都做到第一层次,然后看到学习还有二三层次,虽不能至也向往之。

注:

①  参见课程说明:https://www.dropbox.com/s/jnhdm1qslzdv1wm/hsp_bcina_y1a.pdf?dl=0

② 跳一跳就能摘桃子——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实验

《星洲日报·东海岸》15/11/2020



【佛96】我的涅槃观

 “渐修顿悟”系列之96

13/11/2020



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

【275】那是小孩子的天性啊

学生看了一堂网课,感到很失望。是看到小学生在网课中的反应而失望,而不是对课堂教学感失望。 

 这是一堂公开课,学生可以在留言区留言,结果种种话语都出来了。 

“很闷啊!我不要参加。”

 “什么时候下课?”

 “老师你很丑,可以换一个帅一点的来吗?”

 有人出言相劝,有人马上回应:“你一个人叫1600个人安静,你觉得可能吗?”  

“我想骂脏话。”……

 授课老师要大家用“因为……所以”说说课文中的内容,培养概括能力。学生说的却是:

 “因为我有做功课,所以没被老师打。” 

 “因为我要死了,所以要在死前做我要做的东西。”  

我的学生说:“吓死人!现代的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胡言乱语,什么都敢说!我们真还脱离时代了。” 

 我倒是惊讶他们的反馈。这些话语不正是儿童的天性吗?是最真实的表达。 

已建立正确儿童观的师范生,在现实当前怎么反却步了?儿童敢于表达自己绝对是好事,这样我们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教育”的产生必定是从学生的“眼前那步”开始,不是从大人理所当然的设想开始。 

小学生抗议,不想上课,是不是因为他们的时间被剥夺了?俗话说“勉强没有幸福”可真是一语中的。偏偏我们的生活却充斥太多的“勉强”,不只是童年,成人的世界更是如此。一个讲座希望有2千人出席,主办方会想方设法招人,威迫和利诱并用。成人世故,被强迫也不说出口;童言童语,不正好提供信息让我们反思吗?如果说真话的反而被责备,我们倒该认真想教育何为了。 

至于胡言乱语,也有很大的思考空间。撇开先前说的心理抵触,也该反思课堂营造的气氛,是否有效把学生引入学习的状态。小班制可以达到的效果,大班却不一定可行。教学是一门专业,得相机而行事,善于观察外境,把一切转为有利学习的条件,这才是教育。 

我们不是该这样思考吗?为什么就只想到错的是儿童?

 《星洲日报·东海岸》08/11/2020

【佛95】建大庙就不好吗?

“渐修顿悟”系列之95 06/11/2020

2020年11月1日星期日

【274】新常态了吗?

自从疫情肆虐后,“新常态”(New Normal)便经常被各界提起。但我对“新常态”的说法是存疑的。“常态”是指平常或正常的生活状态,例如朝九晚五工作是常态,如果有人颠倒了上下班时间,那是非常态。人工智能时代来临,这种工作规律将会被打破,工作时间更具弹性,我们将迎来“新常态”,取代旧的生活模式。

面对疫情,我们的生活作息是有一些调整,但真的是“常”了吗?例如大专生没有回校上课,只通过网上学习,大家心中的想法恐怕都是——暂时的,疫情过去就回复正常了!这样为时势所逼的应急措施,不能称为“常态”吧?依然抱持着“回到过去”,眼前的又岂能算常态?

黑夜过去黎明会来,这是常态。目前我们却一直为黑夜笼罩,黎明什么时候来还说不准,更要命的是人们渐渐模糊了黎明的长相。

至今全球确诊数字已破45百万,死亡病例也达7位数,只有更高没有最高的数字,形势依然严峻。老百姓力保工作的同时,还得时刻担心家人的安全;执政者抗击疫情的同时,还得小心翼翼护持经济,免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或科研团体,都再三提醒疫情短期内不会遏止。疫情已经散播全球,病毒接触不同的人群也在不断变异,这使疫苗的研制面对更大的挑战。如果我们认为有了疫苗之后,疫情很快就会结束,恐怕将会换来更大的失望。

疫苗不能一劳永逸战胜传染病,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消灭天花(Variola,俗称 Smallpox)是人类史上研制疫苗的最高成就。天花传染的复杂度远不比新冠病毒,人类尚花了百多年才让牛痘(Varicella vaccine)把天花病毒消灭。新冠?

我们目前的“新常态”并非常态,它是受控于疫情做出的生活调整,并非我们的选择所决定。我在想我们是否该更有勇气接受事实:疫情在未来几年依旧会是威胁,疫苗只能是预防的辅助手段,我们还得创设新的生活方式来应对。躲在家里不但不会是正确的方法,还滋长我们的惰性。

注:

① Globally, as of 9:28am CET, 1 November 2020, there have been 45,678,440 confirmed cases of COVID-19, including 1,189,945 deaths, reported to WHO.  

② The smallpox vaccine, created by Edward Jenner in 1796, was the first successful vaccine to be developed...   The last known natural case was in Somalia in 1977.  In 1980 WHO declared smallpox eradicated – the only infectious disease to achieve this distinction. This remains among the most notable and profound public health successes in history. 

《星洲日报·东海岸》01/11/2020

添加图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