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5日星期五

[12] 孟子的辩才

《孟子•梁惠王上》有一段文字经常被摘取当中学教材,并另题篇名为《齐桓晋文之事》。篇名是仿效先秦儒家篇章只取开头句的作法,例如《论语》第一章开头句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于是篇名便作《学而》。因此对于题目没有必要仔细辨析其含义,免受误导。

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中的两人。齐宣王有意仿效他们成为一时的霸主,所以在接见孟子时,开头就请孟子谈谈二位霸主的事迹,希望从中学习。孟子毕竟是辩论高手,不落入齐宣王的话题中纠缠,并马上化被动为主动,直截了当地告诉齐宣王说孔子的门徒都不谈春秋霸主的事,所以他对此一无所知,要谈就谈“王道”。

于是,齐宣王便只好转问该如何行“王道”。孟子的答案很简单,他说只要能够“保民”的就是行王道的仁君。这便引起齐宣王的兴趣,追问像他这样的君王,是否算“保民”?孟子斩钉截铁地说算,这倒叫齐宣王对他的肯定感到奇怪了,便追问下去。孟子于是搬出齐宣王曾经“以羊换牛”祭钟的故事作证。原来孟子来之前已经做好功课,知道齐宣王曾经因为看到部下牵牛去祭钟时,不忍心见到牛吓得发抖而让部下把牛给放了。可是又因祭钟的仪式不可以废除,只得让部下换只羊代替。齐宣王的这种做法当然是可笑的,但是孟子却煞有其事地表扬他,且怪老百姓不理解他的作法。这么一来,可正触及齐宣王的“伤口”,便虚心请教何以老百姓不能谅解他。

孟子这才说明老百姓其实是没有错的,因为如果真是同情牛而放生,那么羊和牛都是一条命,齐宣王以羊换牛,本质上又有何分别?这可把齐宣王更陷入窘境而想知道原因了。最后孟子才徐徐道来,说这就叫“仁”,因为君子对于禽兽,是“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所以他们住的地方都要远离厨房;而今齐宣王见到牛发抖而不见羊,故以羊换牛,这正符合君子的心态。

孟子这么一提,齐宣王便告释怀,在不自觉中,思维完全受着孟子的话语左右,更虚心请教“王道”了。

孟子的成功即在于善于捕捉对方心理,投其所好地引对方跟随自己的想法,进入自己的话题之中。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08/09/200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