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史记》很好读,因为写得很棒!
如果真把《史记》看过,一个人的知识和学问一定大大提高,在为人处世上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史记》是历史书,历史是一面镜子,镜子可以让我们看清楚自己。所谓鉴往而知来,看过去的历史,不但会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对事物的辨识力。
我们且以西汉的名将军周亚夫为例,一窥司马迁给我们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
周亚夫是汉代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曾在汉文帝、汉景帝时候任官职。汉文帝封他为条侯,继承周勃的爵位。文帝後六年(前158),匈奴犯边时,周亚夫被任命为将军,成功阻止匈奴入侵。景帝三年(前154),以吴、楚为首的諸侯七国之乱爆发,周亚夫被任命为太尉,领军东进与叛军作战,成功平定七国之乱。可见,周亚夫功绩彪炳,是西汉的功臣。
我们关心的是,周亚夫历经文景之世,其命运却因着不同的皇帝而有很大的不同。
匈奴冒犯边境一事,文帝以刘礼、徐厉、周亚夫为将军,分别驻扎在霸上、棘门、细柳三个地方。皇帝曾亲自前往犒劳军队。司马迁记载皇帝“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意思是这两个地方放军队纪律松散,外人可以随意通行,军队内的将士也可以骑马迎送。可是到了细柳,情况完全不同,不但“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而且皇帝的先行部队先行抵达时,竟然不被允许进入。虽然表明是皇帝亲身莅临,守门的军官还是说:“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后来皇帝到了也不得进入,要皇帝派使节去通报周亚夫,由他发出军令才开门。进入后,皇帝的车队还被令“军中不得驱驰”,也就是不准“超速”而行。皇帝后来见到周亚夫,周亚夫作揖说:“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周亚夫这样的行为,“天子为动”,还称赞道:“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於亚夫,可得而犯邪!”后来文帝驾崩,临终前交待太子以后有什么紧急事件,“周亚夫真可任将兵”。足见汉文帝对周亚夫的重视。
景帝时,周亚夫虽然建立了平定七国之乱的功绩,但是却频遭猜疑,不得重用。景帝中三年(前147),周亚夫被罢免宰相一职。景帝并不因此罢休,由此他召见周亚夫出席宴会,却“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周亚夫见肉没有切开,又没有筷子,便叫人准备。岂知皇帝因此发怒说:“此不足君所乎?”吓得周亚夫脱帽谢罪,过后匆匆离去。皇帝看了,竟说:“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最可怜的是后来周亚夫的儿子为父亲买“甲楯五百”以备日后陪葬用。厚葬本来是西汉常见的礼节,但是因为周亚夫儿子购买的是官方的“兵器”,因此被告,连带的周亚夫也被捕入狱。最后周亚夫狱中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文帝、景帝对待周亚夫的差异是何等不同。周亚夫直率、忠诚的个性始终如一,下场却是大大不同。臣子的优劣,在很大程度胥视主子的态度,这是封建时期最常见的现象。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0/08/201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