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星期日

【71】恼人的哥巴特

“哥巴特”是戏言,KBAT的音译词,正确的称呼是“高阶思维”。最初引进这个概念时叫HOTS(Higher-order thinking),据说牵涉到版权的问题,所以改用国语简写KBAT(Kemahiran Berfikir Aras Tinggi)。

怎样才叫高阶思维?思维又如何划分层次?

1956年芝加哥大学总结了一项教育科研,这项研究由布鲁姆(Benjamin Samuel Bloom 1913-1999)博士所领导,把完整的学习归纳为三大领域(Domain):认知(Cognitive)、情感(Affective)、行动(Psychomotor),而每一领域又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学习层次。其中,认知领域的六大层次最广为各国采用,历经半个世纪而不衰。这六个层次分别是: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001年,这个学派作了修订,Anderson and Krathwohl把后面两个层次改为评价和创造,并把分析、评价、创造三者并列为高层次思维。

我国教育部推行高阶思维就是采用布鲁姆的这套理论,只不过,我们的高阶指的是第三个层次(应用)以上的。

网络的普及,知识已经是所有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取的,不再专属少部分精英。今天,只要上网,任何人都可以获取一切的知识。因此,教师的角色,早就从传授知识转为引领学生识别知识、应用知识、评价知识。

国际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在21世纪初所开创的PISA评比,就起着引领各国教育的作用。这个评比以15岁学生为对象,测试的不是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而是如何搜集和判断信息,并进一步正确统整、诠释的能力,进而还要看学生反思和批判的能力。如果将之与布鲁姆的认知系统比对,这就是高阶思维的需求。

一般人听到“高”就会想到“难”,然后自我矮化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水平还不能往这个路线走,大声呼吁要符合国情。这是个错误的理解。例如孩子看了一本书,我们问“里头写了多少个角色”是属于识别性题目,“这本书写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是理解性的题目”,“你认为作者如果不这样写结局会不会让你对故事有更深刻的印象”属于评价性问题。这三道题哪一个比较难作答,哪一个对学习比较有帮助?如果作为考试,第一道题不会就是不会,不管如何绞尽脑汁还是不会答;第三道题,如果学生认真读过那本书,一定会有他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看法,远比要他们模仿作答来得重要,这不更符合时代的需求吗?

高阶思维不只是指向考试,更重要的是指向现代教学的走向。“死记硬背”已经过时,如何搜集、统整知识,进而辨识真伪、做出正确的诠释才是现代教育所要做的。

《星洲日报·东海岸》11/12/201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