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6日星期一

【73】自由的教育

我在温州听过苏羊谈她开办的雁山学堂。回来后,我告诉同道有个奇女子,因为女儿不能适应教育体制而自己办学,以给孩子更大的自由。后来我发现太低估了她,雁山学堂虽源于一个孩子对自由的渴望,可是现在却给了更多的孩子感受到教育的自由。

常人的印象中,教育就是在学校里头进行的,有老师教,有学生学,最重要的是每年有成绩单派发。苏羊觉得教育可以不一样,她说:“教育难道不能像我们生存其间的大自然那样:有大树,也有小草;有勤劳的蜜蜂,也有整天无所事事飞来飞去的蝴蝶?难道不正是它们的彼此差异才构成一个精彩纷呈、多元的世界吗?”

凭着这样的理念,她倡导“向自然和内心学习”的观点,让老师和孩子处在平等的地位,一同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在大自然的熏陶下学习。

传统上我们都要求孩子学习正确的政治观,要敬畏领袖,相信权威。教育是从上而下的灌输工作,孩子的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可是,这个“美好”却只是一些坐在冷气房里的人按照自己的经验构想出来的精英教育,忽略了更多孩子的需要。于是,我们的教育都采取了淘汰制度,适者才可生存。

按照官方的模式跑的教育是体制内的,走出了这个框架就被称为体制外的。可是,教育不是强调自由,重视创造吗?怎么能要教师只在体制内游走?我是反对这点的,所以有官员把我判为体制外的才释然,我也因此落得坦然。其实,不管体制内体制外,最终归结的还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我们要看孩子在受教育后,到底学会了什么,养成了怎样的一种生活观。

像雁山学堂这样体制外的学校,常有人要担心学生未来不能跟社会接轨。苏羊说得好:“我们和孩子共同学习和追求的,是人类最美的那些品质:善良、勇敢、独立、自由、宽容……还有智慧。拥有智慧,就会知道在这个喧哗的世界里,自己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并且勇敢且优雅地接纳这个世界与自我的所有不完美。”

我退休后,或许也到雁山学堂当义工。

《星洲日报·东海岸》25/12/201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