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教学法”是我在大前年提出的主张。其后,我获得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咨询委员会(前身是马华公会中央教育委员会)的支持,在全国各地举办的七站教育研讨会①,宣扬“回归母语教学”的主张。
不过,效果并不理想:掌握权力的政党头儿,好些都没有聆听,还是唱着旧曲,以为保住华小就是保住母语教育了;一线老师大多抱着观望的态度,期待上头的新指示,有些则以学生程度为由认为不可能实行。
我并不因此气馁。我继续到处宣扬这个主张。
有一回,我参与审核伊班文和卡达山文的师范课程。十五门课之中,有八九门是关于语言学知识的,我很纳闷。我问他们的民族是否有民间文学,是否出过优秀的作家,为什么不选择他们的作品让学生读?通过阅读自家的优秀作品,岂不是更有助于掌握自身的语文精髓?语文是一个媒介,通过它认识自身的文明,才是母语教育的意义。为什么舍此就彼,把语文当成学术科目,让小学生也得钻研其文法结构?他们若有所悟地表示赞同,但却又无奈的表示他们是根据马来文编写课程的。
果不其然,马来文师范课程之中,有七门是语言学的知识课。我询问我的同事,他们也表示这样学习语文太乏味,硬邦邦的难以开创新格局。但是,他们却不想去改变,他们已经习惯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普遍模式。
其实我下了不少功夫去探讨母语教学和二语教学的差异。二语教学才需要那么科学、有条理的学习,母语教学不应该是知性的,要更重视感受、体悟、审美。让孩子接受母语教育,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语言精华,觉得母语很棒,可以通过它认识世界和人生,建立独特的民族价值观。
最近我有机会和几位大学语文系的教授共事,我提出我的主张。他们深表认同,认为是时候改变了。要不然我们的新生代继续在语文科考到好成绩,语文能力却始终不强,无法为自己的母语开创新生机。
我因此深有感触: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我们对母语的教学也要听官方来指示,告诉我们该怎么教母语?
《星洲日报·东海岸》14/05/2017
注:
① 七站研讨会分别在吉隆坡(30-31/1/2015),马六甲(19-20/6/2015),槟城(4-5/8/2015),霹雳金宝(14-15/8/2015),彭亨甘孟(16-17/10/2015),沙巴亚庇(18-19/6/2016),沙巴拿笃(24-25/9/2016)举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