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邀到学校主持在职教师的培训课程时,一名老师提起我在多年前的一个课程说的“接球论”,给他很大的启发。这真印证了“你的说话可能是不经意,但对某些人却会产生莫大的影响”,说话可得谨慎啊!好的话语让人终身受益,坏的话语会伤人一生。
这段话是我2013年经常在讲座中分享的,我并非原创人,是佐藤学教授说的。原句是:“我很理解学校和教师的困境,社会、家长和教育行政部门给学校和教师抛出的球太多,教师们已经手忙脚乱、疲惫不堪,只能没有思考地一直接球,最后受害的还是学生。在日本,最后坚持下来一直做教师的只有40%,很多教师对自己、对学校不再抱希望,对教育行政部门也失去了信心。我认为,教师们要想清楚真正想要的教育的模样,不需要的球,接了,就轻轻放下,别理它,要把力量放在孩子的学习上。”①
上半段描绘的困境,正好也是我们教育界的困境。教育部虽然立志要减轻教师的工作,但基于体制的臃肿,真要改变谈何容易?结果老师们的工作依然繁琐沉重,申请提早退休的也逐年增加。
佐藤学教授的说法很形象,当局“抛出的球太多”了,结果老师们“没有思考地一直接球,结果受害的还是学生”。我们的情况也是如此,教师不爱思考,恐怕还是当局给磨炼出来的。佐藤学教授的建议是教师们要回归本位,明白自己的服务对象和工作重点,“不需要的球,接了,就轻轻放下,别理它”,把更大的力气花在学生的学习上。
西洋谚语说:“要聪明地工作,不只是一味努力”(work smarter not harder)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工作有轻重缓急之分,不是每样事务都要同等认真看待的。教师一定要认清服务的对象是学生,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才是工作的重点;其他的,真要当成是“不需要的球”,要学会“接了就轻轻放下”。
本末倒置的现象,往往就是因为我们欠缺智慧,辨析不了工作的轻重缓急。不只是学校如此,过去教育培训出来的部长和国家领导层,何尝不也胡乱接球,然后又胡乱把球抛出去?
《星洲日报·东海岸》10/03/2019
注:
① 曾国华、于莉莉专访佐藤学:“学习是相遇与对话”,载于《中小学管理》杂志。链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