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儿童文学协会(儿协)成立至今十年了,日前的会员大会我不再接受提名,即表示我卸下了会长一职。
说起儿童文学,就不能不提年红老师(张发校长)。他是第一位让我听到“儿童文学”这个词的人。大概是1990年吧,马佛青总会假太平佛教会办佛教写作人工作营,我看过课程表,最吸引目光的就是年红老师的儿童文学。
1993年我到师范学院执教。有次开会讨论该如何提高学员的士气,我建议办儿童文学营,同事们都支持。我联系年红老师时,他二话不说就答应前来,还拉了梁志庆老师和方理先生来讲课。就像年红老师所说,他们三人加起来超过160岁,却开了300公里车程到个陌生的林明来主持课程,这股教育热情无不鼓舞了学员,也让他们对儿童文学产生了兴趣。
1998年硕士毕业转任阿富珊师范讲师,我再次办儿童文学研习营。比我后到学院的师范生也是因此点燃教学的热情,更相信儿童也有文学。这一回除了年红和梁志庆两位老师外,还找来爱薇老师。爱薇老师经常参与国际儿童文学活动,后来经她引荐,我们认识了很多知名的国际儿童文学作家和学者。
2006年,师范学院升格为大专后,我们把儿童文学列为必修科,3个学分,60课时。翌年,朱自强教授来马巡回演讲,这第一批学士资格的学员何其有幸,在还没有上儿童文学课程前,便得到名师指点,不但对儿童文学产生浓厚兴趣,也建立起新的儿童观,在教育路上找到新的开创点。
汇集了一股力量,儿协便顺理成章在他们毕业后的第二年成立。年红老师也以顾问身份出席了,我说这批年轻人很优秀,多两三年就可以放手让他们做。年红老师说不行,基业最少都要十年打成。
成立协会,是为了凝聚更多人的力量做更多属于大众的事情。我一向服膺龚自珍的说法——“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①,我做的一切都不是为自己的名利,只希望能引领正道就好。
这10年来,和这批儿童文学爱好者共事是愉快而轻松的。我们以“儿协”之名接过之前就已经开办的活动(如2007年创办的教师儿童文学研习营,2009年开办的儿童阅读营,2012年创设的阅读教学公开课),将之组织成更具系统性、操作性(教师研习营持续办到今天;儿童阅读营在基地办到高级了,初级的也在学校办了130场;公开课除了继续办,还与教育部合作办过两次全国公开课);也开创了不少新的活动(如全国班级读书会,教师共读一本书,疫情期间的系列“停课不停学”线上活动)②。
活动的点子大多出自儿协理事,我只是提供必要的支援,如场地、经费等,让儿协的操作更符合团体的规章制度。能与他们共事10载,一起为我们的国家未来栋梁和母语教育做出奉献,实是最大的福气。
中学时代读过日本一位企业家的访谈,记者问他最大的成就是什么,他说是成功栽培接班人,持续他开创的企业,而不是他个人的财富。我很喜欢这种说法,并积极学习。我不会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凸显自己,我更喜欢栽培接班人持续未竟之事业!
注:
①龚自珍《己亥杂诗》:“河汾房杜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一事平生无齮龁,但开风气不为师。”后两句说:“我平生只有一件事是幸运的而没有招致毁伤,那就是我只开启一代风气,绝不好为人师”。
②儿协活动可以浏览法情论坛。
《星洲日报》17/07/202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