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某教科书对此诗的赏析,认为全诗的精华就在老妇回答官兵的那段打上引号的话之中,书中说:“老妇这段对吏的陈述,构成了全诗的主体,人民的苦难不幸,诗人的思想感情,主要就由这段‘致词’表现出来。通过老妇的这段话,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勇敢、坚韧、刚强,具有献身精神的普通老年妇女的形象。”
又说:“整段‘致词’,出语哀苦,是一段血泪文字;但请求应役的四句,却显得非常沉稳、冷静、有力,表现了老妇一种坚韧的生活态度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字里行间,充满了诗人对一个刚强、勇敢的普通妇女的热情颂扬和无限敬意。诗人愈是充分地写出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苦难,写出他们的不幸和痛苦,并对此寄予深深的同情,就愈是有力地表现出人民对战争的奉献和牺牲,愈能见出他们主动献身精神的可贵和崇高。”
我看了有点摸不着头脑。这是在说杜甫么?杜甫也陷入爱国和爱民的矛盾之中,写诗表扬为战争而牺牲的人民了?杜甫在安史之乱时,经历了相州之役(759)。这是唐王朝平定安史之乱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可惜唐师错失良机,为叛军所败,六十万大军溃败得不可收拾。史思明也因此借机扩充势力,使安史之乱延长了数年。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就预见危机,萌生忧时伤乱的心情;在这样的决定性战役后,还会写诗“表扬”为国牺牲的人民?恐怕是一只青蛙跳下水——“不通”了。
为求解惑,我去请教北京大学教授、杜甫研究专家陈贻焮先生。陈先生的《杜甫评传》是传世之作。他在书中说此诗和同期做的《新安吏》等诗的价值显现在“对于战乱时期人民受官府残酷压迫、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悲惨情况,揭露得如此之深广,描写得如此之真切感人”,而且《石壕吏》还是“艺术处理最具特色”的名篇。
陈先生的评析最精辟的是看出老妇人的话不是“侃侃而谈”,而是被官吏进逼说出的。所以他主张标点时应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老妇人以为说出三个儿子在这次战役做出贡献,可以免除烦恼,正所谓“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岂知,官吏不买账,还是喝问家里有什么人可当兵?老妇无奈说出:“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话中有刺,显然她也被激怒了,责问官吏难道连妇孺都不放过?可是官吏依然无情进逼,她只好决定“从吏夜归”,到河阳军中抵数。老妇人机智勇敢的表现,是为求保全家人的表现。最后她自己被带走,给读者感受到的肯定不是“鼓舞了爱国的情操”,而是像仇兆鳌所说“残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显然,杜甫是站在人民的角度看问题的,正所谓“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恐怕也难保了!
明末王嗣奭的《杜臆》有句话更是铿锵有力,他说这首诗“非亲见不能作,他人虽亲见亦不能作”。这是说若非杜甫亲身经历这样的事,加上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断不能写出这样震古铄今的佳作。
赏析这样的名篇,不取名家而取博客文章,端的不知何故?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9/05/201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