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历史,写到最后,会来个“太史公曰”。例如给老子、庄子列传,结尾处说:“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短短几句话,说明老子推重“道”和“虚无”,顺应自然以无所作为来适应各种变化,所以他写的文章言辞旨趣微妙难懂;至于庄子则是离散道德,方言高论,但他的学说的根本还是在于顺应自然。
早期西方的寓言如《伊索寓言》,在故事结尾处也会有点题的一句话。例如大家熟悉的《北风和太阳》,北风猛刮不但不会令行人脱掉衣服,还把衣服穿得更紧;太阳温和的照晒,反而使行人主动脱掉衣服,跳到河里去泡水。最后点题说:温和的说服胜于武力的震慑(persuation is better than force)。
上面的例子都是正面的,让我们看到文章在煞尾时,如果有个很好的概括,将起着画龙点睛之效,不但让人总结先前所看的,还让人有意外惊喜,突然惊觉原来作者要说的是这么一回事!
可是,文章的结尾如果不好,却会破坏文章的美感,影响读者的审美意识。
最近我在上公开课时,引导小学生进行文本对读,学生的反应就给我这样的感觉,叫我深深感慨我们的教材缺乏张力,无法拓宽文学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自我设限。
例如《我们靠自己》一文,写小蜗牛埋怨为什么要背负又重又硬的壳,妈妈给他一番解释后勉励他说:“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文章如此煞尾,已经有足够的力量,读者会因此受到启发鼓舞。可是,我们的课文偏偏要加上一段文字说明小蜗牛听了妈妈的劝导后,恍然大悟,庆幸自己有壳!不但画蛇添足,还局限了学生的思虑。
再审视其他篇章,谜语诗竟然要以“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来结尾,仿佛不这么问学生自己就不会主动去猜那样;爸爸讲了一句有道理的话,小朋友要点头附和,表示自己很同意爸爸的话……
这样的结尾,徒使学生轻易草率就做结论,不会扣紧课题进一步考虑,渐渐养成懒惰思考的习惯,错失许多提升智慧的机会。
好的文章结尾是画龙点睛,不好的文章结尾是画蛇添足。
《星洲日报·东海岸》15/07/2012
图片取自网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