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263】孔子与晏子

根据《史记》记载,孔子30岁那年,齐景公到鲁国来拜访,住在公馆里。景公叫晏婴去迎请孔子到来公馆,景公向孔子请教执政之道。《史记》记载了两人的简单对话,然后做个结论:“景公说”。“说”和“悦”是通假字,也就是说景公听了孔子的话,很满意。这给孔子一种幻想,以为景公欣赏他的才华,若到齐国去该有作为。

五年后,鲁国内乱,孔子出走。他选择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到齐国去。齐景公果然很欢迎他,并且想把尼谿田封给孔子。晏子劝阻景公道:“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意思是说像孔子这样的读书人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高傲自大,不能用来教育百姓;崇尚丧礼,消耗财力讲究厚葬,不能当成礼俗;四处游说乞求借贷,不可以用来治国。晏子这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齐景公听信了,不再和孔子谈周礼。犹有甚者,景公后来还用一句“吾老矣,弗能用也”,打发了孔子。孔子遂黯然离去,内心对晏子是否有怨言不得而知。

有评论文章说孔子曾经在景公面前诋毁晏子,说他有“三心”。这是因为晏子曾经辅佐过灵、庄、景三公。但《晏子春秋》记载此事说的是梁丘据问晏子:“子事三君,君不同心,而子俱顺焉,仁人固多心乎?”晏子的回答很妙,他强调“心可以事百君,三心不可以事一君”。然后赢得孔子的赞美。

司马迁后来又写到了孔子和晏子碰面的事。那是孔子50岁以后的事。其时孔子回国被重用,担任的官职从中都宰、司空,到大司寇。景公相信部下所言“鲁用孔丘,其势危齐”,约鲁定公在夹谷签订“和好”协议。孔子权摄相事,以出色的外交手腕保护鲁定公全身而退,并使景公自觉部下安排不当,惭愧不已。晏子在旁,但是没有说话。

《论语》里头倒是记载了孔子对晏子的评价:“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晏平仲,就是晏子的谥号。把这句话和孔子另外一个说法比较,我们会更好理解孔子是如何看待晏子。孔子说:“晏子,功用之臣也。”(《荀子•大略》)看来,孔子并没有贬低晏子,反而敬重其为人。

如果我们阅读《晏子春秋》,的确为其为人折服。对自己,他要求严格,不尚奢华,即使君王给他盖房子、造大车、赠美人,他都不要,一心一意只为国为民服务。但是晏子为国为民的心态和表现,却与后来的儒家作风不同。晏子善于外交辞令,不符合“刚毅木讷近仁”的要求;晏子善辩,倒符合了“巧言令色,鲜于仁”的教训。

晏子在历史上留名,靠的是他务实的作风,具体的贡献。孔子也不敢抹杀这样的一个务实作风的官员的贡献,称之为“功用之臣”。有趣的是,对晏子而言,孔子倒是成了一个只会说,不会做的读书人。可是,历史后来的进展,孔子却上了神台,高高在上,晏子却是少人问津。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5/11/2012

2013年7月25日星期四

【262】一块特别的肥皂

鲁迅有一篇很特别的小说叫《肥皂》,发表于1924年的《晨报副刊》,后来又收录在他的小说集《彷徨》之中。

这篇小说以四铭为主角,说他某天买了一块肥皂回家给太太用,再说起买肥皂过程中发生的事。肥皂在那个时期是洋货,包装得很漂亮。四铭却古板得要拆开包装纸核实里面的内容才买,结果引来一批年轻人嘲笑他old fool。不懂英语的他回到家里要孩子给他解释什么是“恶毒妇”,儿子当然很难联想,结果被训了一顿。连带的,四铭竟然也骂起新文化、新学堂,认为当年支持这种改革是错的。他因此做了结论——学生没有道德,社会没有道德,再不想点法子来挽救,中国真要亡了。感慨之余,他也说起街头遇上两个乞丐的故事。乞丐是祖孙关系,祖母是六七十岁的瞎眼老太太,孙女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只要讨到东西,孙女都献给祖母吃,自己情愿饿肚皮。四铭因此称赞这是“孝女”。可是这时他却听到街头无赖对朋友说:“你不要看这货色脏,你只要去买两块肥皂来,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这一连串的见闻追述,倒叫四铭太太听出一个道理来,不但骂了四铭居心不良,还拒绝再使用肥皂。这时,故事岔开,来了几位和四铭一起搞文化活动的文友,大家商量出版刊物的事。四铭又说起“咯支咯支”这事,倒叫友人乐坏了。友人走后,独留四铭在家中徘徊,继续慨叹世风败坏,人心不古。

对于这篇小说,鲁迅曾说:“技巧稍微圆熟,刻画也稍加深切,如《肥皂》《离婚》等,但一面也减少了热情,不为读者们所注意了。”论创作技巧,《肥皂》的确很有特色,作者表现得出奇的冷,纯客观地叙事。难怪夏志清说:“就写作技巧来看,《肥皂》是鲁迅最成功的作品,因为它比其他作品更能充分地表现出鲁迅敏锐的讽刺感。”

我倒觉得这篇小说的客观和冷,使主题隐晦了,不好懂。例如李长之说的“故意陈列复古派的罪过,条款固然不差,却不能活泼起来”,主题仿佛就一面倒的倾向“揭破伪君子、假道学四铭在表面维护社会伦理道德之下的幽暗性心理以及蠢动欲望”。犹有甚者,评论者把肥皂当成是女性的裸体象征,四铭买肥皂就是出于这种肮脏心理。结论是:“这的确是一块去污能力极强的香皂。它何止洗去四铭太太脖子上的积年老泥,更洗去了伪君子四铭脸上庄严的油彩。”

鲁迅的文章结尾倒颇耐人寻味,他写道:“但到第二天的早晨,肥皂就被录用了。这日他比平日起得迟,看见她已经伏在洗脸台上擦脖子,肥皂的泡沫就如大螃蟹嘴上的水泡一般,高高的堆在两个耳朵后,比起先前用皂荚时候的只有一层极薄的白沫来,那高低真有霄壤之别了。从此之后,四太太的身上便总带着些似橄榄非橄榄的说不清的香味;几乎小半年,这才忽而换了样,凡有闻到的都说那可似乎是檀香。”

四铭太太从生气到妥协,是怎样的一种心理?《肥皂》的主题要锁定在“性幻想”还是“家庭的主权”?从四铭太太的一直附和,到最后的妥协,是不是象征四铭在家庭中占据思想文化主导的地位?

“心里不干净的人,看到一块肥皂都可以联想到女人洗澡”,《肥皂》确实是给这句名言做了很好的注脚。然而,“不干净的人”是指谁呢?只是四铭么?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8/11/2012

2013年7月20日星期六

【261】彼可取而代之

秦朝末年,项羽和刘邦争天下的事迹,流传千古,为人津津乐道。

对于这段历史,后人知之甚详,归功于司马迁的《史记》。

不过,司马迁对于楚汉相争,情感却是偏向项羽的,以致后人常说他有“抑刘扬项”的倾向。不过,这只是司马迁整合人物形象造成的一种差异,他忠于史实的态度,还是叫人称许的。

司马迁这种态度,后人大多认同。例如唐代杜牧有诗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看似批评项羽的不能屈伸,但却流露更多的惋惜与崇敬之情。宋代李清照也有诗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的崇敬赞美之情,更是毫无掩饰,直说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敬他当年宁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东的英雄气概。

也因此,项羽成了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英雄形象。司马迁把他的事迹编入记载皇帝生平的“本纪”之中,率先为“不以成败论英雄”做了诠释,并充满感情地塑造了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

然而,对于历史,司马迁还是坚持如实报道的,绝不扭曲。例如对于汉高祖刘邦最终称帝,他记载了一段重要的说话,说明刘邦的成功并非偶然。刘邦称帝后,要群臣说说他成功的原因,高起、王陵说是因为高祖体恤属下,并可与人民共享富贵。高祖直言:“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是的,刘邦的天下是靠张良、萧何、韩信打下的,所以他说:“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反观项羽,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借韩信的口说:“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蔽,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可见项羽的“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实在是致命伤。

读《史记》就是如此,不能偏于一隅,只看一章。同时期的历史事迹,在不同的传记对读中,我们才惘然大悟,知道司马迁的历史眼光和睿智。
司马迁有时候还会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来撰写人物,在传记中,这称为“细节描写”。

例如,《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写:“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在《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又如此记载:“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同样见秦皇,两人的反应却是孑然不同。项羽的霸气,刘邦的沉着,被人称颂。

看到这个细节,我突然想到,如果易位而想,不说看的人的心态,而说皇帝给人的感觉,我觉得这两种态度确值得皇帝思考。如果一个皇帝一无是处,说话叫人发笑,给人一种“彼可取而代之”的感觉,那么这种皇帝还是趁早禅位比较好。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1/11/2012

2013年7月15日星期一

【260】书不尽的爱情悲剧

《伤逝》是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 写于1925 年10月。写成后没有在报章上发表,直接收录在他的小说集之中。

我的学生在讨论这部小说时,先是把鲁迅的背景和小说贯穿起来。这次的“背景”比较不同,他们搬来的是鲁迅写小说时正是他邂逅许广平的那年。而鲁迅早年接受母亲安排,娶了朱安为妻。据称,他一直想离婚,还朱安一个自由,但是却又多有顾虑,一直拖着。学生就是引用这点来说明鲁迅创作的动机,甚至说鲁迅是借助小说寻求自我的婚姻解放。

我不能接受这种观点。阿Q是鲁迅创作的人物,他不必再用自己演绎出活生生的阿Q出来。更重要的是:文学赏析不该有太多猜测的成份,硬把一些结论套在已经无法辩驳的作者身上,让他们瞎吹胡子。无法说实的事情,就让它存疑。作为小说,《伤逝》可以探讨的空间还是很大。

调整后,学生在分析作品时,看到了故事中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问题。学生把两个主人公的离异判断为:身份差距太大以及涓生的失业。我不清楚他们从哪看来的资料,说涓生是大学生,子君什么都不是,因为小说中只说明这两人都是新时期的新青年,有着超乎时人的个性解放意识。此外,涓生的失业固然让他和子君的生活受到了考验,最终还以离异结束,但这并不是两人离异的主因。如果只是这样的因素造成一场美满姻缘的破灭,《伤逝》也太庸俗,近于连续剧的情节了。

不过,作品分析可以有“读者之心”,就十多岁的孩子来说,能够这样分析,已经很不错的了。他们作了这样的结论:如果没有经济基础而贸然结婚,婚姻会经历很大的考验。

当然,我们还得引导学生再思考一些问题。

其一,注意小说的叙事角度。这部小说是用“手记”的形式写成,叙事角度介于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这样的叙事角度会否引发读者更为深刻的思考?小说开始就让我们知道涓生对子君的去世是悲伤的、忏悔的,所以才会伤逝。我们沿着这样的思路,要看到的是涓生到底醒觉了什么,醒觉的程度有多深刻?如果不从这个角度探讨,只是注意“故事”,我们则难以体会这部小说的价值。

其二,鲁迅把这部小说直接收录在他的《彷徨》小说集之中,必然也有他的用意。与其他小说一样,其价值取向应该是一致的:对现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困惑与反思。这部小说锁定的主题是“爱情”,鲁迅要揭示的问题真正是什么?

叫涓生倾倒的子君说的“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那句话,是“个例”还是普遍的说法?如果是个例,就是为了讲故事而说出;如果是普遍的,则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青年思想。他们追寻个性解放,敢于自主命运,为自己负责。这当然是叫人动容赞赏的!可是,过后呢?子君和涓生的结合,最终带来的是悲剧,不但离异,子君还在忧郁中死去。这当中的问题出在哪儿?

小说很形象地写了婚后的子君的改变。她不再像过去那样谈自由、谈民主、谈进步了,反而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琐事上面,养鸡遛狗,烧饭做菜的。她和涓生的渐行渐远,症结还是在这里。爱情和结婚毕竟是两回事。谁的错?子君的庸俗?涓生的自私?这里的思维空间其实很大。

我觉得只有这样去思考,我们才更能体会鲁迅在启蒙时代的清醒和孤独。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04/11/2012

2013年7月10日星期三

【294】小心轻舟驶过万重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李白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李白因投身永王李磷的幕府,卷入了一场政治斗争中,被肃宗流放到夜郎。李白还没有抵达被贬居之处,在白帝城便听到朝廷大赦的消息,惊喜交加,即由白帝城东下湖北回江陵。

诗歌表达了李白遇赦后释然解脱的心境。前两句点出了时间、出发地点和目的地,尤其是“千里江陵一日还”最叫人回味,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抒发了归心似箭的心情。后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轻快的小舟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把猿声留在后头。

古人提炼句子多有来处。《水经注》有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宿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加疾也。”又有:“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李白创作此诗,脑海中一定有这两段文字浮现。

解读诗歌,我们可以对证史料去揣测作者的创作意图,以意逆志地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也可以把文本当作一个客观独立的象征体,去挖掘其潜在的象征含义;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审美观点对文本作自由、灵活和创造性的解读。

以上我做的是探讨作者的原意,通过文本解读诗歌。下来再用“读者之心”诠释李白的名篇。

我尤其喜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两句。猿啼本是凄凉哀怨的,但是诗人这时候轻舟快船,一忽儿便滑过了这股哀怨,留下啼不住的猿声在林边。回首望去,对走过的还是会有无限唏嘘。

几个月前我曾针对关丹独中风波写了“二桃杀三士”一文,含蓄地提醒各造不要像先秦武士般为了分桃而厮杀,落个两败俱伤。没想到几个月过去,争论不但不停息,而且还不断升级。我欲再发言,胸中浮现的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黄集初老师最近为文批评了“成文主义”者,倒是点中了问题的关键。诚然,按照1996年教育法令第7部第74条,所有私立中小学都必须采用国家教育课程,并为学生准备教育部所规定的考试。同样的条文也在第4部的第18条和第19条中阐述,明确指出国家教育体系包括私立学校,而所有学校都必须奉行教育部长所指定的国家教育课程纲要和统一考试。

易言之,在1997年杪通过的96教育法令,全国独立中学已经是排除在国家教育体制之外,是“非法”办学,“违法”考试。可是,过去的十多年来,独立中学却越办越兴盛,统考文凭也越发有它的价值,这说明了什么?

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中,一边是坚持要办校,一边却抬出民族教育大旗来阻止。两方不断通过媒体隔空对骂,“情绪凌驾于理性之上,争论就只有越来越激烈,以致不可能调解”,让亲者痛、仇者快。“两岸猿声啼不住”的当儿,新的教育蓝图却悄悄执行。《星洲日报》社论说:“大蓝图漠视多源流学校生存的权利……对华教的未来构成不利影响,让华社深感失望和忧虑……”恐怕是空谷之音了。

我担心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07/07/2013

2013年7月5日星期五

【259】拒绝比接受更需要勇气

《晏子春秋》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传记文学书籍。《四库提要》称它是“传记之祖”。这部书以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生平事迹为依据,又辑缀了有关他的佚闻轶事两百多篇,构成了栩栩如生的完整的晏子形象。

晏子比孔子年长三十多岁。孔子年轻时到齐国见景公,晏子正在当地任相。孔子最初看不起这个人,认为他不过是巧言令色的外交家,甚至在景公面前说他有“三心”。这是因为晏子曾经辅佐过齐国灵公、庄公、景公治国。可是,后来孔子承认自己失言,并向晏子道歉,还赞他“善于人交,久而敬之”。

晏子不是儒家代表人物。有人说他是墨家,也不尽然。《晏子春秋》一度被认为是伪书,影响了其价值。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汉墓,有《晏子》残简三十多片,与流传的本子相似,因此《晏子春秋》再受到重视。晏子的思想、品格、功绩再受到学界重视。

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二桃杀三士”就是出自《晏子春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都是齐景公的勇士。某天晏子经过,三人对他视而不见。晏子于是告诉齐景公说:“这样的勇力之士,没有君臣、长幼、内外之分,这种勇士会危害国家,应该除去。”齐景公一向对晏子言听计从,但却又顾忌三人的勇猛,表示为难。晏子于是使计要景公赏赐他们三人两个桃子,要他们论功分桃吃。公孙接、田开疆自恃功高,都独吃一桃。古冶子看着没了桃子的空盘,诉说自己如何舍身救过景公的事迹,按理也该独吃一桃,但是被公孙、田氏二人抢了先,该当如何?公孙接和田开疆无比惭愧地说:“论勇,我们比不上您;论功,我们也及不上您。我们先拿了桃子,是贪的缘故。犯了这样的大错,不死是无勇。”说完,他们都拔剑自杀了。古冶子见了,说:“你们都死了,我如果独自活下,是不仁;夸大自己以羞辱他人,是不义;后悔自己所做所为,不死,是无勇。”于是,他也用剑刎颈自杀了。

对于这件事,有人因此批评晏子工于心计,用诡计除掉了得罪他的人。但是,综观晏子的一生,为国为民,可是赤胆忠心的汉子,并非那么小心眼。我们只能说他是处在封建时期,忠于君王,维护贵族地位,所以才有这样的行动。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件事,则看出这些所谓的勇士,其实不过是草包之流,有勇无谋,软弱而不辨是非。他们自恃勇士的身份,骄傲得不敢对齐景公赏赐的桃子说“不”。他们有死的勇气,却没有拒绝的勇气,最终只落得悲剧收场。看来,拒绝比接受更需要勇气!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流传很广,一些企业界也用以警惕,以免本是奖励员工的好事变成坏事。政坛上,当然更常用于除去政敌。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丹独中事件,由于涉及的各造我都认识,一向都钦佩他们是为国为民的热心人士,可是事件的发展,总叫我想起晏子的计谋。希望这只是我的小人之心。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30/1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