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5日星期六

【296】聪明的学生

文学篇章的解读,有感性的领会,也有理性的分析。

两者都得靠积累来不断提升,否则鉴赏将流于片面和主观。

一般来说,感性是很主观和个人的。但个人的主观感受还是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而拔高。单凭主观的感悟,会受到情绪和习惯的影响。如果我不喜欢现代散文,任何现代散文篇章落在我手中都将会受到排斥。经验的积累就是靠多阅读,多感受,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

理性则要客观和科学,并要有很强的诠释和辨析能力。罗马不是一日可建成,要有这种科研能力,也得通过训练和实践来达致。训练讲究的是方法,实践则重视积累,实践越勤则积累越深厚。

儿童理性思维不强,所以指导阅读时该重视情感的体验;成人理性思维提高,指导阅读则注重辩证和说理。但二者也要加以缓冲,才能取得平衡。

我曾经写过三篇辩析《论语•先进》收录的《侍坐》章。这是《论语》最长的一章,写孔子让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四人各述其志的故事。我要论证的是里头提到的曾皙并非是“洒脱高稚,卓尔不群”的人物。我相信我的资料还是足于支持我的观点。

最近再读这一章,抛开了理性的辨析,纯粹从感性切入,反而有另一番的体会。当然这种体会和我的生活经历也有关。

重读这一章,直接感受到孔子的学生太聪明了。孔子要他们各述其志,子路作为老大,当然先说。他信心十足地说给他治国,只要三年,他就可以富国强民,而且让他们有德行。孔子听了不免讪笑。这一笑打断了师生间的自由交流。孔子要点名,冉有才跟着发言。他也说给他三年,可以管人民富裕,但却无法训练他们有德。孔子不置可否,再问公西华。公西华善于外交辞令,顺着师兄的话语说:“我不是说我行,只是愿意学习。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够当个‘小相’,为国家主持典礼。”既阐述自己的观点,也照顾到师兄的颜面。孔子重礼乐教化,认为这样才能教出有德的人民。子路过于自负,孔子笑之;冉有治国重绩效轻教化,孔子难以认同;公西华只管礼乐教化,志向太小,孔子难免失望。

文章最精彩的就是对曾皙的描绘。孔子与三子交流时,他在一旁鼓瑟,等到三子说毕孔子请他说时,他还要委婉地说自己比不上三子,等孔子再请他说时,才说出一番“与民同乐”的理想。宋代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描绘与民同乐时,心里一定有《论语》这一章的画面。这是礼乐教化之后的太平盛世之景,所以孔子听后兴奋地说“吾与点”,表扬了曾皙。曾皙被表扬了还意犹未尽,待三子退后,还留下问孔子三子之志如何。

我最近频频给小学生上公开课,深切体会小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常常会言不由衷,说老师想听的话。例如问学生如何让偏食者吃他不爱吃的食物,竟然说告诉他食物很有营养,动之以“理”。由是,孔子和学生的一番对答,我也直接感受到只有子路最率真,最直接,其余三子“见风使舵”,顺应老师的要求,说了“理性”的“标准答案”。

孔子毕竟是名师。会后曾皙再询问时,说了一番微言大义,没有针对提问回答。一般教师可会警觉学生的“聪明”,接受学生配合老师需求而说的话语?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1/07/201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