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当今教育的一个普遍理念。它提醒老师不要只是供应学生知识,要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自己去获取知识。
我觉得除了这个理念,教育还得“授之以欲”。欲,就是欲望。对学生而言,就是要有学习的欲望,有学习的冲动,用孔子的话讲,是有志于学习。
国家法律规定,儿童到了指定的年龄,家长一定要送他们入学。学校因此成为儿童长成大人之前,一定会经历的地方。这是大人想出来的把戏,名义上是为儿童好,可是,就儿童本身而言,入学就是前途有保障了吗?前些时候,7名原住民小学生集体逃离学校,甚至不惜饿死荒野也不屈服,这反映了什么问题?
我们思考问题,一定要站在大人本位吗?对换身份思考是不是会把问题看得更加全面,思考更加透彻?
儿童这段年龄,是好动的。到了学校,却得在指定的一段时间,而且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完全听从大人的指示,枯坐在四道墙壁封闭的空间里头“学习”。他们都爱“鱼”吗?如果鱼都不爱,教他们“钓鱼”的方法又有何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孩子到十二三岁还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做老师的要为他担忧,担心他长大以后对什么都漠不关心,成为一个平平庸庸的人。”我们同意这个说法。一个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是很难有成就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的首要任务。如果我们抱着理所当然的态度看待儿童,认为他们来学校就是该读书、写字、考试,不照顾他们的心理需求,不想方设法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怎能成才呢?
教语文的,可以利用语文本身的优势,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多让低年级儿童吟诵儿歌、朗诵诗歌,利用儿童都爱听故事的习性给他们多听、多读故事等,都可以激发学习的热情。
梁启超有篇文章《学问的趣味》写得很有意思。开篇便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零了。”可见,能让一个人贯彻始终、终身学习的,就在于“兴趣”。没有了兴趣,学习便成了贫乏、枯燥、形式化的东西了。
《星洲日报·东海岸》27/03/201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