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某校要六年级考生宣誓在会考中要考获8科A,引起各界议论。
一如既往,好事者在社交媒体讨伐肇事者。所幸好些老师挺身出来说这个仪式在他们学校也进行,不是新鲜事。可见这个问题不是个别的事件,学校不该成为被指责的对象,我们不要习惯性的找祸首,该思考事情背后的事情,鉴往而知今,反思今天寄望将来。
教育是服务工作,要考虑我们的服务对象,不能只是执行上级的指示而已。当然,上级会要报告,以交待工作的进展,我们不能违背,但执行的过程却有很大的自由度。一位退休校长说:“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官员一意孤行,并且发出指示:你们一定要服从,不要质疑,有做就好,做错了不算错,没有做才是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家回到岗位应付着了。后来官员凭着优异的数据升级了,事情也就告一段落。现在是死灰复燃。”这点出了我们可悲的教育生态。
我们该关心的是,要孩子们这样宣誓,会起着什么效果。我尝试引导大家易位思考,在网上发布说教师也来宣誓,如何?许多人马上反弹,说这是羞辱教师,打击教师的专业,增添没有必要的压力。宣誓到底是激励还是施压,立马辨明。
成人和儿童的心理承受力是不一样的。真要老师宣誓,老师可以不当一回事遵照指示做;儿童则不然。一位朋友看到宣誓画面,很激动,扬言“谁敢这样对我的孩子,我跟他闹上报章头条”。有贤人劝告说没有必要搞到这样,却不知道动怒者是有感而发,他的一位朋友就是因为儿子因考不到A自杀死亡,让这位朋友一直无法释怀。
如果我们把宣誓当一回事,搞得越像样,给孩子增添的压力就会越大。考不好自杀是极端的表现,更多的孩子会在失败后有挫折感,犹有甚者,孩子们会因为添加在他们身上的无形压力而逃避、厌学。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告诉孩子宣誓不过是那么一回事,没有什么的,做了就算,恐怕也是不对的。难道我们要灌输孩子可以随便宣誓,日后一纸婚书、一张合约,都可以随便?
至于那些习以为常,认为都做了那么多年,没有什么关系的人,更加要警惕。例如柔佛州少年骑士八人被撞死事件,并非偶然,事件早就该引起关注,可以预防。但是,此前大家见怪不怪,觉得不过是一群小屁孩的娱乐,不必太在意。习以为常的不一定就是对的,习惯了更可能付出惨痛代价。
教育该人性化一点,物化儿童、数据化成绩,是摧毁人性的工作,不是教育。
《星洲日报·东海岸》26/02/20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