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届毕业生,我都会在佛学班给他们读印顺导师的《学以致用与学无止境》一文。内容既有劝勉的意味,也有警戒的成分,适合初出茅庐的新手。
劝勉的是将所学的用在修行、学问、兴福三方面,警戒的是要避开怪、慢、俗的作风。
我一直相信:教学即修行。学校本身就是我们修行的道场,上司、同事、家长、学生都是我们修行道上的同修。教师如果有崇高的理想,学校的工作则是修行道上的必须,不管是顺是逆,都是一种考验,都会导向我们成长,所以要虔诚看待和应对。修行是选择怎么样走这段路,而不是选择要走怎样的路,要让自己融合其中,尽量发挥自身主观的能动性。修行道上,不要把力气耗在证明别人是错的,该花心思做好本分,证明自己是对的,把自己的理想展现出来。身边的人都是修行伴侣,只有相互扶持才能共同成长。修行不是一条平坦的路,不止不要耽于顺缘,还要把逆缘当磨练,鞭策自己成长。
教学是终身的大学问,不要轻言知足。有机会进修都应该把握,不要计较是否有学位或文凭,即使无利于职称和薪金都无所谓,要抱着为他人而学习的观点。只有自我能力的提高,才能帮助更多人。
兴福即是给别人带来好处。活着本来就该如此,要让群体的生活因为有你而不同。哪怕是一株小草,也有它的价值,不要妄自菲薄。凡是能给社区、学校和学生带来好处的,我们都该尽量去做。
修行、学问、兴福要注意三戒。修行人不要“怪”,不要为了表现与人不同而标新立异。只有基于平常的修行才是真修行,无需花样百出。个性化往往表现出来就是“怪”,该有所收敛。求学问的人不要“慢”,以为自己学的最新最全而傲慢起来。躬行是知识不能代替的,自己要踏踏实实地做,也要尊重前辈教员所做的。要知道新手的资历毕竟尚浅,别因眼前多做了一两桩有成绩的便瞧不起资深教师,甚至搞小动作诋毁他们。教育肩负的是百年树人的神圣任务,踏入神圣的学府,不要把它“俗”化,变成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场所。一切商业化、私有化的作风都该避免,让教育工作单纯一点儿。
今年我们输送出两批毕业生,为华校增添了生力军。该做的我们已经尽力了,他们的表现会如何,还得各造的配合才能造就新一代的薪火传承人。祝福他们,也希望杏坛高兴迎接这批生力军,让他们得以发挥所学。
《星洲日报·东海岸》03/12/2017
印老原文:
https://www.dropbox.com/s/j8oclfj423ni50d/%E5%AD%A6%E6%97%A0%E6%AD%A2%E5%A2%83%E4%B8%8E%E5%AD%A6%E4%BB%A5%E8%87%B4%E7%94%A8.pdf?dl=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