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师,这段话特别吸引我。如果常态是如此,而您体会到的“真谛”与常态是不一样的,您会不会坚持去改变常态?改得好您带动了新常态,改不了您就要被判为变态。所以大多数人是选择安于常态这个“舒适圈”(comfort zone)。
释迦成道时期的古印度,不管是宗教观念和行持都非常丰富。修行的习惯略可概括为苦行和祭祀。佛陀体悟的涅槃寂静,却源于对缘起的深刻体会,是生活的一种内省和观照,有违一般“修行”的观念。要改变常态吗?佛曾有“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①“辛勤我所证,显说为徒劳”②的慨叹。但是最终还是“莫忘初心”,前往鹿野苑对五比丘说法,并由此展开了长达四十多年的说法生涯,使佛教流传世间。
这段开悟后的“挣扎”记载,其实是非常具启发性的。祖师们大都提到,藏经收录也很多,可是在我接触佛法后,甚少听达者提及。若非看书,还不知道有这个典故。最近在网上看英国BBC拍摄的释迦牟尼佛纪录片(documentory),竟然拍摄了这一段,可见他们也异常重视这个典故。
紧跟着,我们关注的就是佛陀的决定会辅于什么行动。他会如何说法,跟众生说些什么,怎么说?由是,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佛陀的伟大。
佛对五比丘初转法轮,《转法轮经》有流传下来。其时阿难未出家,因此如何流传是一个疑问。我觉得南朝求那跋陀罗翻译的《杂阿含·转法轮经》要比后汉安世高的《佛说转法轮经》要好。杂阿含相等于南传佛教流传的《相应部》,应该较契合原始佛教的精神。
佛初转法轮,讲的就是“四圣谛”。可是,如果佛只是说“苦集灭道”,也不过是知识性的,五比丘的知识架构里可能本就拥有。我更加重视佛的教学法,他说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劝行和见证。所以佛不是一转,而是再转、三转。一转是“此是”,告知世间和出世间的道理;二转劝要实践,“当知、当断、当证、当修”是情感认同后的奉行;三转劝体证,告知弟子我“已知、已断、已证、已修”,言必信而行必果。
前两转揭示了佛法本就是要解行并重,才不会沦为说话的素材。第三转不但提到了修,还要有所证。这也正是我们现今不太注意的。很多知识我们搞懂了,但是因为欠缺躬行,考验不够,无法转识为智,始终还是停留在话头,以盲导盲的成份依然浓厚。
我告诉你的,不只是我知道的,还是因为我曾经就是这么做过,而且亲身体证了其真实性的。这是佛教的存在价值。
注:“渐修顿悟”系列之77
① 《妙法莲华经》卷1《方便品》(CBETA, T09, no. 262, p. 9, c16)
②《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15《第三分初受戒法上》(CBETA,T22,no. 1421, p.0103,b22)载:(释迦)过七日已,从三昧起,作是念:“我所得法,甚深微妙,难解难见,寂寞无为,智者所知,非愚所及!众生乐著三界窟宅,集此诸业,何缘能悟十二因缘,甚深微妙难见之法?又复息一切行,截断诸流,尽恩爱源,无余泥洹,益复甚难。若我说者,徒自疲劳,唐自枯苦!”
03/07/202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