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授课以外,我的教育工作还涉及多个层面。教育部各个部门的主要工作,我几乎都参与了,例如课程评价、课程编写、课程推演、教材、考试、培训、研究……
除了官方的以外,如果有学校邀请,我也会应邀过去主持课程或演讲。课程最少六小时,例如关于阅读教学、合作学习、专案式学习等的研习;讲座则是三两个小时的,如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生命教育等专题。此外,我自己也化被动为主动,通过其他管道邀请海内外明师来主持课程,并开放给全国教师参与。
除了口头传授的,我还书写。我给师范院校主持课程的编订工作,给其他大学中文课程编写纲要和教材,给报章写专栏,写论文,写研究报告。这一些大多都已经结集出版。进入信息时代后,我也充分利用网络,通过博客、微博、脸书等社交媒体传播教育信息,绝不用这些平台发泄个人情感。
朋友因此很好奇,怎么我会有那么多时间?
上帝很公平,授予每个人一天24小时。可是,人也不赖,有些人24小时可以做48小时才可以完成的工作,有些人却用48小时来做24小时的工作,都是违背上帝意旨的奇才。我属于前者。
能够如此,一方面是个人的兴趣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后天的锻炼得来的。我没有兴趣在旅游景点前面拍照、没有兴趣逛街走商场、没有兴趣在嘛嘛茶档口聊是非,这也没兴趣倒是给我赚取了更多的私人时间。我对人生短暂的感受是深刻的,我认同普贤菩萨警众偈所言“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因而确定了自己的生活观。
中学时期,为了确保自己好好利用时间,我每天都带着555的小笔记本,每隔半个小时就记录自己所做的东西,临睡前分析检讨,看看一天里头自己做了多少事,又浪费了多少青春。我曾经做过每隔15分钟的分析,压力太大,后来改为半小时较实际。至今,却还是常常感觉没有充分利用时间。
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转个念头,把握时间,做个忤逆上帝的逆子。
《星洲日报·东海岸》19/02/2017
2017年2月12日星期日
【80】我亦在其中
这一两年,我和光宏频频应邀到大陆上公开课。中国曹爱卫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评语:“你和光宏的课,都有这个特点——平等地对待学生,充满爱意地看着他们,至于知识本身,并不是你们的课堂里要急于传授的。”
在杭州上公开课后,当老师们获悉我并非一线老师,都很惊讶,他们说:“不是一线老师,怎么可能有这种教态,可以和初次见面的小学生达致这样融洽的交流?”
我对他们的惊讶颇惊讶,因为我自己并没有察觉。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人们见了觉得鱼潜水技能特好,鱼儿自己却没有这种感觉。
回想我的教学生涯,我的确是常和学生一起的。中学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合作办活动,打球跑步,假期一起出游参学,亦师亦友。即便是在课堂里,我也不颐指气使,用长辈的口气和他们说话。我们比赛作答往年试题,一起讨论时事,气氛总是融洽,学生上课趣味盎然。
离开中学时,罗江副校长不忘提醒我,到了师范学院,这种师生融洽的情形不会再现,因为师范生是成年人了,不会受这一套。可是,我到了师范学院,并没有感觉不同。我和学生还是一起办活动,一起学习。
究其原因,相信与我的佛教背景有关。佛说“我亦在僧中”,他也是僧团的一份子,一切遵循僧团的戒律生活,抱着共同的信念过日子。不管面对学生还是教师,我都抱着同样的态度:我们是平等无二的,我们都在学习生活,都在开创自己的人生,在学习道上,我们是同路人。我不过是痴长几岁,积累了较多经验的导航人,并不是辈份高高在上的尊者,得在上面如臂使指,要大家听从指令。
因此,在我培训教师的过程中,我会对实习生强调一定要先建立起“我也是一份子”的观念,与同事和学生一同成长。在课堂做报告,或者给学生上课时,不需要改变语气,使用“专业”教师用语,变成另一番发号施令的语气。学会用平常的语气和学生交流,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旧时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师者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学习共同体”方可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大家的进步。
《星洲日报·东海岸》12/01/2017
在杭州上公开课后,当老师们获悉我并非一线老师,都很惊讶,他们说:“不是一线老师,怎么可能有这种教态,可以和初次见面的小学生达致这样融洽的交流?”
我对他们的惊讶颇惊讶,因为我自己并没有察觉。就像鱼生活在水中,人们见了觉得鱼潜水技能特好,鱼儿自己却没有这种感觉。
回想我的教学生涯,我的确是常和学生一起的。中学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合作办活动,打球跑步,假期一起出游参学,亦师亦友。即便是在课堂里,我也不颐指气使,用长辈的口气和他们说话。我们比赛作答往年试题,一起讨论时事,气氛总是融洽,学生上课趣味盎然。
离开中学时,罗江副校长不忘提醒我,到了师范学院,这种师生融洽的情形不会再现,因为师范生是成年人了,不会受这一套。可是,我到了师范学院,并没有感觉不同。我和学生还是一起办活动,一起学习。
究其原因,相信与我的佛教背景有关。佛说“我亦在僧中”,他也是僧团的一份子,一切遵循僧团的戒律生活,抱着共同的信念过日子。不管面对学生还是教师,我都抱着同样的态度:我们是平等无二的,我们都在学习生活,都在开创自己的人生,在学习道上,我们是同路人。我不过是痴长几岁,积累了较多经验的导航人,并不是辈份高高在上的尊者,得在上面如臂使指,要大家听从指令。
因此,在我培训教师的过程中,我会对实习生强调一定要先建立起“我也是一份子”的观念,与同事和学生一同成长。在课堂做报告,或者给学生上课时,不需要改变语气,使用“专业”教师用语,变成另一番发号施令的语气。学会用平常的语气和学生交流,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旧时王谢堂前燕,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师者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觉,“学习共同体”方可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大家的进步。
《星洲日报·东海岸》12/01/2017
2017年2月5日星期日
【79】教总该做的事
报载华小入学新生的数字降低,并归咎华裔生育率降低所造成。
我感到困惑的是,人口应该是历年增加而不会减少的,除非有重大灾难提高死亡率。何以说华裔生育率降低,导致人口减少,并进一步造成入学新生锐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0年的人口调查显示总人口是28,334,135人,华裔占6,392,636人,百分比是22.56。2015年的人口预测是30,995,700人,华裔占6,620,300人,百分比是21.36。可见华裔人口降低的是百分比,也就是说增长率不比其他民族高,但人口总数还是提高。即使说华裔死亡率最低,人口的增长还是表示出生率并不低。国家统计局计算的人口,不包括外国公民的,中国人民要入籍成为马来西亚公民也困难重重,因此人数的增加也并非外来移民使然。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另一组数据颇值得关注。1970年,城市人口和郊区人口的比例是26.9对73.1,可是到了2010年,比例变成70.9比29.1,完全是成反比。数据告诉我们,人民大多移居城市,居住在郊区的华裔只占总郊区人口的6.4%。这个数据告诉我们,我们关心的“华小新生数据减少”不能笼统的理解,还得关注城乡学校的分别。
我国近1300所华小,许多是建在郊区的。过去报章报道,华教面对的问题是城市华小不足于容纳众多的新生,郊区华小却没有这个问题。现在媒体报道华小入学新生减少,是指城市学校还是郊区的?
如果是郊区的华小新生数字下降,这是非常正常的。郊区华小面对人口迁移的问题,许多已被定为微型学校,学生人数少过30人的不少。犹有甚者,好些微型学校是靠友族学生支撑着,学校是否还可以称为“华校”是受质疑的。
我国华教机构要协调的事务,是如何规划华校分布的问题。历来华校有个尴尬的做法叫“迁校”,不成文的规定华校不能随意增加,于是城市若要增设华小,郊区的某华小就得关闭,美其名曰“迁校”。郊区华小是否要关闭,牵涉许多复杂的问题。简单看待的话,则是生源的问题。华社不能只抱着“一所也不能少”的心态看待问题,要知道学校的其中一个功能就是让学生学会群体的生活,是青少年进入复杂的社会之前要面对的“小社会”,过少学生的学校,将无法发挥这个功能,对小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如果进一步探讨该不该迁校的问题,则牵涉更多的人事复杂问题了。类似的问题,华社领导若不严正看待,恐怕会是华教发展的一大挑战。
如果城市的华小新生数字也下降,那就迫切需要探讨原因了。近二十年来,华小的入学率都提高。即使是受英文教育的家长大多都选择把孩子送到华小,加上非华裔也有这种趋势。城市华小新生数字如果不增反减,我们岂能等闲视之?
我觉得在众多华社的领导团体,作为华教核心组织的教总在这问题上是责无旁贷的。教总该更积极收集数据,让华社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并谋求对策。
《星洲日报·东海岸》05/02/2017
我感到困惑的是,人口应该是历年增加而不会减少的,除非有重大灾难提高死亡率。何以说华裔生育率降低,导致人口减少,并进一步造成入学新生锐减?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0年的人口调查显示总人口是28,334,135人,华裔占6,392,636人,百分比是22.56。2015年的人口预测是30,995,700人,华裔占6,620,300人,百分比是21.36。可见华裔人口降低的是百分比,也就是说增长率不比其他民族高,但人口总数还是提高。即使说华裔死亡率最低,人口的增长还是表示出生率并不低。国家统计局计算的人口,不包括外国公民的,中国人民要入籍成为马来西亚公民也困难重重,因此人数的增加也并非外来移民使然。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另一组数据颇值得关注。1970年,城市人口和郊区人口的比例是26.9对73.1,可是到了2010年,比例变成70.9比29.1,完全是成反比。数据告诉我们,人民大多移居城市,居住在郊区的华裔只占总郊区人口的6.4%。这个数据告诉我们,我们关心的“华小新生数据减少”不能笼统的理解,还得关注城乡学校的分别。
我国近1300所华小,许多是建在郊区的。过去报章报道,华教面对的问题是城市华小不足于容纳众多的新生,郊区华小却没有这个问题。现在媒体报道华小入学新生减少,是指城市学校还是郊区的?
如果是郊区的华小新生数字下降,这是非常正常的。郊区华小面对人口迁移的问题,许多已被定为微型学校,学生人数少过30人的不少。犹有甚者,好些微型学校是靠友族学生支撑着,学校是否还可以称为“华校”是受质疑的。
我国华教机构要协调的事务,是如何规划华校分布的问题。历来华校有个尴尬的做法叫“迁校”,不成文的规定华校不能随意增加,于是城市若要增设华小,郊区的某华小就得关闭,美其名曰“迁校”。郊区华小是否要关闭,牵涉许多复杂的问题。简单看待的话,则是生源的问题。华社不能只抱着“一所也不能少”的心态看待问题,要知道学校的其中一个功能就是让学生学会群体的生活,是青少年进入复杂的社会之前要面对的“小社会”,过少学生的学校,将无法发挥这个功能,对小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如果进一步探讨该不该迁校的问题,则牵涉更多的人事复杂问题了。类似的问题,华社领导若不严正看待,恐怕会是华教发展的一大挑战。
如果城市的华小新生数字也下降,那就迫切需要探讨原因了。近二十年来,华小的入学率都提高。即使是受英文教育的家长大多都选择把孩子送到华小,加上非华裔也有这种趋势。城市华小新生数字如果不增反减,我们岂能等闲视之?
我觉得在众多华社的领导团体,作为华教核心组织的教总在这问题上是责无旁贷的。教总该更积极收集数据,让华社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并谋求对策。
《星洲日报·东海岸》05/02/2017
【78】老师没有下班
中国朱西润老师说:“在授课之外,大学老师最主要的工作是知识创造与生产,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永远没有上班、下班。”他举例说半夜里醒来,还没有完成的文章有了思路,当然就会挑灯夜战,不再睡了;大年初一,收到审稿人的电邮,还不是赶紧打开电脑着手修改论文?他因此总结说:“大学老师的身体很少加班,因为他们的大脑从来不下班。”
是的,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没有下班这回事。据报道,中国土壤学奠基人侯光炯院士终年在实验室工作,一年就只有年初一休息一天,一直到他91岁去世。我在南京大学求学时,老师们几乎都不下班。某个大年初一,一位同学在古籍所碰到程章灿老师,感觉很惊讶,程老师却淡淡地说:“回来查找一些要用上的资料……”
大学老师如果真是奉献给学术,他们就像修行人一样,没有上班下班这回事,因为他们从事的是毕生才可以成就的事业,而不只是一份工作。若说沉浸在虚拟世界的现代人是宅男,那么学者肯定是宅男的始祖。
学者如此,同样劳心的教师,其实也近乎于此。如果教师把教育当成工作,准时上班下班,下班后完全不理会教育(不是学校)的事务,那会是一场灾难。
上课本来就是厚积薄发的工作,这和演员在台上演五分钟,台下却不知道要琢磨多长时间一样,需要时间准备。上课不等同表演,演出后鞠躬下台就了事,课间教师还要布置练习,让学生操练。这又是搬石子砸自己的脚的傻事,学生做一份作业,教师却要批改全班学生的作业,如果是四十人一班……
敬业乐业的教师,除了上课以外,还要为学生的成长设置更多的学习环境。可见,一旦投身教育工作,为人师者,大脑就不会休息。脑子里时刻为学生的成长盘算的,是明师;常为工作而费神的,是良师;只挂心薪金酬劳的,则要愧为人师。
教师是良心的工作,终日无不苦思冥想,希望把教育做得更好。所以有人主张教师不是一份职业,是不下班的工作。
《星洲日报·东海岸》
是的,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没有下班这回事。据报道,中国土壤学奠基人侯光炯院士终年在实验室工作,一年就只有年初一休息一天,一直到他91岁去世。我在南京大学求学时,老师们几乎都不下班。某个大年初一,一位同学在古籍所碰到程章灿老师,感觉很惊讶,程老师却淡淡地说:“回来查找一些要用上的资料……”
大学老师如果真是奉献给学术,他们就像修行人一样,没有上班下班这回事,因为他们从事的是毕生才可以成就的事业,而不只是一份工作。若说沉浸在虚拟世界的现代人是宅男,那么学者肯定是宅男的始祖。
学者如此,同样劳心的教师,其实也近乎于此。如果教师把教育当成工作,准时上班下班,下班后完全不理会教育(不是学校)的事务,那会是一场灾难。
上课本来就是厚积薄发的工作,这和演员在台上演五分钟,台下却不知道要琢磨多长时间一样,需要时间准备。上课不等同表演,演出后鞠躬下台就了事,课间教师还要布置练习,让学生操练。这又是搬石子砸自己的脚的傻事,学生做一份作业,教师却要批改全班学生的作业,如果是四十人一班……
敬业乐业的教师,除了上课以外,还要为学生的成长设置更多的学习环境。可见,一旦投身教育工作,为人师者,大脑就不会休息。脑子里时刻为学生的成长盘算的,是明师;常为工作而费神的,是良师;只挂心薪金酬劳的,则要愧为人师。
教师是良心的工作,终日无不苦思冥想,希望把教育做得更好。所以有人主张教师不是一份职业,是不下班的工作。
《星洲日报·东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