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5日星期日

【118】我们的中学华文课

我在关丹给中学生上华文课两年了。我虽频频出差,但即使我不在,也有老师代课。今年我们一共上了33堂课,每次2小时。

两年来,我们给学生上的都是阅读课。邱丽霞、关嘉豪、余碧音、周敏斐、林语嫣都是儿童文学协会的成员,都有能力引领学生阅读经典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给0-18岁的学生读的,中学生当然有适合的篇章阅读。黄美玲、黄爱梅本就是中学老师,带阅读也不成问题。

语文课以阅读为核心的理念是我们所坚守的。要从阅读获益,首先要谈的是兴趣。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不一定耽于学生原有的习惯。如果有好的读物,学生就有想阅读的动力;能激发他们拿起书来读,培养兴趣的可能性就提高。引导青少年阅读的首要任务便是给他们推荐优质读物。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阅读不但要从读物获取信息,还要能推断解释、整体感知、评价鉴赏、联系现实。个人平时的阅读,可以任凭喜好,各取所需;但进入课堂共读时,解读就要更精炼,不但要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还要分析其表达效果、评介其作品的价值。

第三,要照顾阅读量。要让阅读产生作用,做个会阅读的人,所读的一定不能少。阅读要做个“精明的消费人”,不要只听一篇文章的。“文本对读”(两个或以上文本放在一起读)和“群文阅读”是两个很有效的阅读策略。前者是深入阅读的手段,后者结合了精读和略读的技巧,以精读一篇为主,略读其他篇章为辅,深化感悟。

例如让学生读《战国策》收录的“冯谖客孟尝君”,我会让学生同时读司马迁《史记》中的冯驩,比较其中的异同,辨析主人公不同的形象,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读《庄子》,不只是看一篇,而是从《应帝王》《养生主》《秋水》摘取篇章,让学生感受庄子如何通过寓言表达哲理。父亲节,我让学生读七篇名家写父亲的文章,找出他们最喜欢的,并说明原因。我也参与评析。

学生若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具备阅读力,并有一定的阅读量,不但语文能力会提高,学习能力也会加强。

《星洲日报·东海岸》05/11/20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