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31日星期日

【287】教学要分辨文体吗?

         过去,我们把阅读当手段,识字才是目的,所以任何文章都用相同的方式教。具体的流程是找生字新词——教会书写和应用新词——理解课文。

现在,我们把阅读当目的,识字是手段。阅读就不能停留在理解,还要进一步诠释文章的内涵。流程是先初步理解,后深究。初步理解是引导读者进入课文,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深究则要进一步解读文章,解决“为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依据个别文章,可能是探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也可能探讨文章是怎样表达特定的想法。

要较好地诠释一篇文章,还得先判断有关文章属于什么文体。有些文体写实,有些却是虚写;玫瑰在诗歌中内涵丰富,但在记叙文中却实指一种花。

专家说:“研究文体特征,目的是要我们阅读时遵循文体法则。这些文体法则并非束缚阅读的框框,而是一种重要的审美规范,为自觉阅读所必需。”这是很值得参考的说法。判断错误,就要出现悖体的现象,难以真正从文章中获取养分了。

以大家熟悉的“愚公移山”为例。如果判断它是记叙文,我们就会注重教学生把握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深究时再用逻辑思维来判断事情的可能性,甚至去探讨其他可以解决道路被阻的方法。如果把它判为小说,深究时还要探讨人物的形象,辨析愚公的做法是不是正确的。著名作家席慕容的解读方式就很值得商榷,她认为“愚公移山很可怕,应当移出教科书”

但若把它判为寓言,则另有重点教学。

寓言是带出生活哲理的小故事,以简洁有趣的故事呈现,常有夸张的成分。和记叙文或小说不一样的是,它的故事只是截断面,并不完整,所以不适合用来辨析人物性格特征,也不以故事的逻辑为依据。重要的是要能够理解故事带出的寓意,以及它寓示些什么。

愚公移山要突出的是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高贵品质。以此转移到现实生活,这种精神给我们怎样的一种启发?这才符合寓言的奥秘。

 注:

① 曾祥芹《文体阅读谈概》,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页219。另,给大家介绍一些文体教学的参考书:

(a)王荣生《实用文教学教什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b)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c)薛法根《文本分类教学——实用性作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d)薛法根《文本分类教学——文学作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e)汪潮《不同文体教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f)周一贯《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② 参阅同名新闻报道

《星洲日报·东海岸》31/01/2021






2021年1月30日星期六

【佛107】福慧双修

 “渐修顿悟”系列之107

29/01/2021




2021年1月24日星期日

【286】多几分鼓励少责备

上个世纪初,“行为主义”(Behaviourism)成为心理学的主流。这个学派认为“行为”是环境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respondent conditioning, S-R theory),因此特别重视“惩罚与奖励”(reinforcement and punishment)的作用。“斯金纳箱”(Skinner box)更让人们看到惩罚会制止一种行为的操作,而奖励则刺激行为的不断重复。

虽然有很多主张否定这种以动物为对象的研究,但还是有很多人对“惩罚与奖励”趋之若鹜,奉之为圭臬。我们的教育就非常迷信这一套。分数、奖状、文凭是引领孩子学习的诱因;责备、体罚、淘汰则是制止他们不学习的手段。

我们真得跳出斯金纳箱的思维,因为生活并不受限于一个箱子,它更像是个万花筒,有着无限的可能。最高的奖励不应该是被预设的肯定,而是自己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惩罚则违背自由意志,它迫使我们遵守背后“黑手”的意愿,不敢尝试和创新。

YES因此成为最具魅力的话,使一个人在受到肯定后,更积极向上,这个我们非常赞同。但是NO却不该成为惩罚的咒语,断送孩子们探索的勇气。图画书《大卫,不可以》斩获许多国际大奖,就因它揭示了这个道理。调皮的大卫在连番的“不可以”后,是妈妈的拥抱和一句“我爱你”,化解他所有的眼泪和委屈。

成人都喜欢被肯定,不喜欢被责备。将心比心,孩子何尝不也如此?赞美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埋怨、挑剔、责备只会挫伤孩子的心灵,不但让他们失去自信,还常常引发抵触情绪,造成逆反行为。因此,对孩子该多些鼓励少些指责,多用力气引导少点否定和制止。

语文是孩子们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媒介,学习过程也不要尽往纠错的方向走。例如笔画要端正得多少度也讲究,笔顺要正确,读音要标准,词语要符合既定规范……这样只会使孩子长期处在战战兢兢的环境下学习,无法感受学习的情趣。与其长期说不对、错、重来、要订正,不如多打造应用语文的环境,让他们在活动中自然地使用语文沟通,享受语文生成的乐趣。大陆电视台开发的许多语文游戏非常有趣,有助大语文环境的打造。

 注:

① 所获奖项:★1998年凯迪克银奖 199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 1998年《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画书 ★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一百种图画书”(修订) 2001年第七届日本绘本奖读者奖。

《星洲日报·东海岸》24/01/2021



2021年1月23日星期六

【佛106】从这里开始

 “渐修顿悟:系列之106

22/01/2021



2021年1月17日星期日

【285】别让小学生当折翼天使

         我和朋友聊小学阅读教学。我说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从文本获取信息,还要教会他们解读文章,不能停留在文字的应用和表达而已。因此,给他们读什么非常重要。如果读的都是小学生信手就可拈来的,那可要成为折翼天使,不能高飞了。

我以三年级课文《一份特别的礼物》为例。看了课文,教师的思路是:在孝顺的前提下,怎样才算是最有意义的礼物。可是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她的文章只是告诉我们这一点吗?我不同意,相信赛珍珠也不会同意。

我给朋友讲述原文《圣诞节的早晨》。虽然不是教师,但敏锐的他马上抓到原文传达的重点——向父亲证明自己已长大。父亲感受到孩子传达的信息,深情的那一拥抱,正是孩子半个世纪不会磨灭的记忆。

其实,一旦出示原文,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看出这一点。是教材框定了孩子的思维。我们习惯以成人本位去判断孩子能够理解到什么程度,量身为他们制定教材,框死了他们的思维。

十多年前,我的学生引用大陆教师的说法,指出教材可能是童心的刽子手,引起一些反弹。风波平息后,大家在各自岗位努力,开发新教材,拯救了许多折翼天使。

前些时候,我给学生看两幅图:一是课文的插图,画着一群学生背着书包快乐上学;另一是绘本《大卫不可以》的一页,大卫在客厅打球打破花瓶,独自躲在墙角。我问哪幅图更适合作为说话教材。

认为图一的原因是画面一看就懂,是学生每天生活的经历,有话题可说;认为图二的是因为画面隐藏很多信息,可以在讨论中说出各自的看法。反对图一的原因是画面框定了学生思维,只能在定格中说话,话题不能开展;反对图二的原因除了认定图画传达负面信息外,更多是认为学生看不懂画面。

他们的说法,是不是让您联想到折翼和插翅?

儿童有权利接受更好的教育,给他们会飞的翅膀吧!不要折了他们的翅膀,又怪他们不会飞。

《星洲日报·东海岸》17/01/2021




2021年1月15日星期五

【佛105】接班人

 “渐修顿悟”系列之105

15/01/2021



2021年1月10日星期日

【284】从研课到课研

师资培训课程较大的一个转变,是加强了实践(hands-on practice)。

过去,我们注重教学原则、内容和方法的传递,让师范生打好理论基础,冀望日后可以付诸实践。可是,师范生毕业后投入职场,大多是应运服务单位的需求调整,强调务实,抽象的理论成了可有可无的。若然,师资培训课程何须五年?直接到职场插队,边做边学岂不更实在?

强化实践后,我们引进了不少新概念,“研课”就是其一。

研课分组进行,二到三人一组,选择课文后,共同分析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这包括辨析文体、整体感知、评价鉴赏等。成员必须在小组中达致共识。这之后才备课,确认教学方向,厘定目标,选择方法,组织教学,务必使教学有清晰的脉络、针对性强、有可预测的学习成果。

“研课”的高潮在“说课”,即向其他同侪汇报小组的讨论成果,包括对课文的解读和教学的构思。同侪会参与议课,通过互动交流对教学的构思进行精致的辨析,提高其可行度和效度。

“课研”则是课堂教学的探讨,是“课例研究”(lesson study)的简称。课例是完整的一堂课的教学,有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全过程。它可以是教学录像,也可以是文字的记录。过去,教学录像如凤毛麟角,大多数课例是从网上下载的教学实录。随着公开课的普及,教师的胸襟日渐开阔,乐于提供教学案例让大家评议,优管可以下载很多课例作为研课的素材。

参与课研的同侪,都以平等的身份对话,共商课例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效果。细致可再划为教学构思与教材的一致性,目标的针对性,内容的合理性(包括提问的技巧和问题的适合性),教学脉络的清晰度,实践上的应变能力,以及教学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他们学习的成果等。

在研课之后,我们再提出课研,主要是让师范生的实践更具真实感(authentic),避免纸上谈兵,隔靴搔痒。如此培训,应该可助提高教师的专业程度。

《星洲日报·东海岸》10/01/2021



2021年1月8日星期五

【佛104】东坡居士懂佛吗?

 “渐修顿悟”系列之104

08/01/2021



2021年1月6日星期三

【283】闲话师道

提起师道,不得不提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几乎是汉语圈无人不晓的名句,明确界定了教师的职责。

韩愈是唐代大儒,他追寻的是先秦儒家之“道”,重视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道”是人人都要寻求的,过程若起惑了,就需要老师指点。老师的角色何其重要。不过,韩愈所谓的老师,并非固定的个体,只要对生活有深入体验的,都足以为师。

可惜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人们不是这样看待老师。他们把师道降到只传授读书写字而已,所以只关心为孩子求老师教导,自己却不探索生活之道。技术上的,人人急于拜师学习;人生之正道,反而碍于身份而疏于学习。这岂不本末倒置,“小学而大遗”?

五百年后,明代宋濂写了《送东阳马生序》,进一步诠释师道。宋濂不说教,他以自己的经验来说明学生该如何对待老师。他请教老师时,是“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他对老师的恭敬明显可见,即使老师生气叱骂也绝不反驳,等到老师气消了,又复请教。

宋濂这种虚心向学的态度,并非封建思想。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并非告诉我们不必尊敬老师。能为人师,必有一技之长;我们亲近他们,就是要学他们的长处。如果一直心存成见,不肯空掉原有的观点,一心只图老师给予自己肯定,那是无法学习得到老师的真传。

我在南京求学时,对张宏生教授就是毕恭毕敬,虚心求学。有次例常师生见面,老师斥责我们不够精进,学习太被动。突然他连名带姓直呼我,说我从师以来甚少发言,要我当即报告学习进度。我不敢不从,战战兢兢把自己思考的点加以阐述,祈请老师给予指导。这一刻,我想到的就是宋濂。

不空掉自己的主观想法,则无法从师学习。

注:

①  韩愈《师说》:链接

②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链接 

《星洲日报·东海岸》03/01/2021



2021年1月1日星期五

【佛103】圣诞快乐

 “渐修顿悟”系列之103

01/0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