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星期二

【350】教师也得做研究

        提高教师学术水平是教育部的工作重点之一。十余年前,教育部倡议小学教师都要具有学士文凭。最初只是鼓励,教师得自掏腰包深造;后来发现离开50%的目标尚远,教育部已近乎奖励了,教师只要回复手机信息便可报读。也因此,2011年起,大量的教师读大学课程,国内公立私立大专和师范同步开班,盛况空前。

现今不具大学资格的教师已经是少数。下来当然就会鼓励教师更上一层楼,读硕博了。教育部每年都提供奖学金(HLP)给教师深造,名额还不少。为了确保教师是真的进修,教育部把关也比过去严格。拿了奖学金进修而未能如期考获学位的,还得赔偿违约金。

让教师进修,当然是基于“水涨船高”的原则,希望教师可以更好地栽培国家栋梁。教学是门艺术,却也不失其科学依据。多几分理性,教师将能更好执行任务,不会事事只凭“我认为”,“以我的经验”而行动。

师范学院升格为大专后,增加了“教育研究”(Penyelidikan Pendidikan)这门课,而且分理论和实践施行两个学期,6个学分。早期只是重视行动研究(Penyelidikan Tindakan)。行动研究是个新的概念,是专为上班族而设,一边做研究,一边还得执行工作,据说最适合学校老师进行。

行动研究的目标并不在成果,而是过程中的自觉。教师不能用“前测后测”证明自己的行动多成功。要知道,日夜对着一只猫,一段时间后猫儿也会跳探戈;对着一个人教学,只要耐心付出,也会有成果。行动研究可以是老课题,用XX法教识字,用YY法教阅读。重点是教师如何依据理论设计教学,又如何测试学习成果,如何鉴定自己教学上的得失。若发现失败,行动研究鼓励研究者再循环,调整策略再行动。

近年师范学院还扩大了研究模式,如实验性和准实验性、人种志、个案等质化和量化的研究法都采用,拓大教师的视野,也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最近我的学生采用人种志研究报道某校何以成功打造校园阅读风气。这是一项描述性的研究项目,必须实地调查、参与、观摩才能做到,间中不乏科学数据的支持。这比起过去把报告当论文的做法要务实得多

注:

教育部于2006年发布Pelan Induk Pembangunan Pendidikan (PIPP)2006-2010的工作文件列出的6大核心发展项目,提升教师专业水平(Memartabatkan Profesion Perguruan)是第5项。除了谈到提高录取师范生的条件外,也提到多项教师进修计划,包括Meluaskan dan meningkatkan Penyelidikan dan PembangunanR&D

国家宏愿政策Dasar Wawasan Negara 2001-2010列明至2010年,100%中学教师都具有学士资格,小学教师则是50%。为了落实这点教育部在PIPP推出后,在师范学院办Program Khas Pensiswazahan Guru (PKPG) 课程,让小学教师以假期班方式进行学士文凭。唯进度缓慢,目标难以达致。2011年教育部推出另一个计划Program Pensiswazahan Guru (PPG),让本地大专、私立大专和师范学院同步展开在职教师学士课程,至2016年终于落实60%以上小学教师具有学士资格。

那段时间我在学校视察时,一名教师出示手机短信,jawab ya atau tidak,就可以进修了。不过不是全职进修,得工读。

由于这是比较新的概念,大概在上个世纪末才被提出,很多人对这个研究法都感到陌生。一些地方的教育厅还鼓励学校教师做行动研究,把他们的报告当着瑰宝出版,说是让其他教师参考新的教学策略。这是不正确的。

师范学院已经出版的研究指南包括行动研究、调查研究survey/tinjauan、实验研究、人种志研究Ethnography、个案研究。

⑥ 我念硕士课程时,常听到学界批判许多学位论文只是一份报告,没有达到“研究”的水平。论文没有提出什么学术课题,也没有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只是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做一份详细的报道而已。这应该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事项。

《星洲日报·东海岸》17/04/2022





图片取自:isixlogistics




2022年4月15日星期五

【349】继往才能开来

        小时候我们学中文,是低着头的。讲英语的同学,身份比我们高贵。即使进了大学,图书馆架上进口的中文书,还带有黑笔涂画过的痕迹。

中六报考华文,有多少劝阻的声音?“没有前途”是最深切的关怀。一股傻劲推动我们伴随四书五经,沉浸于唐诗宋词的秋月春风,大有“虽万人吾往矣”的气魄。当时心里会抱着最坏的打算:挤不进狭窄的本地大学,就跟学长们一样,到宝岛侨大去。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万幸马大中文系毕业!毕业后到中学执教也教本科。虽经历过“表姐和阿灿”的年代,也看到长辈“祖国”回来只剩一身衣裤的窘态,欣慰的是学生还是受我们影响,热爱中文,肯在他人去祷告时跟我学中华文明发展史。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四书五经的发祥地突然强大了。学中文可以抬头了吧?事实却不如此!侠客喜欢的是维护弱小,强大的就必须打下去。精英们左一句胶,右一句强国,过去要委屈求全,现在变得理直气壮,理直气壮抗拒传统。中国文学变成华文文学,中文系变成华人研究系,说是要断奶,只有切割才能成长。

这时,你不得不信牛顿——作用力都有一个等值反向的反作用力。压力引发我们的反弹;压力解除了,我们便倾向惯性定律,不止停滞,可能还自我腐化。反中华如果是外来的,我们会更珍惜中华;反中华如果是内部引爆,中华就将被践踏。不信,看看百年前如何反儒,如何批孔老二。

中华文明不是只属于中国的,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洪流,断代肯定受到时空的局限,不能一窥全貌。不需因噎废食,因个人的喜好而大肆鞭挞发源地,诋毁当地子民。管中窥豹很容易以偏概全。

庄子说秦失凭吊老子,哭三声就离开。人问其故,秦失说:“刚才我看到的场面是悲戚的,但是当中有很多人是不想哭而哭的,他们只是受到气氛的影响。所以我也哭三声。”放到今天的世界,秦失说的其实是“跟大队”才是时尚。秦失却认为这是迷失本性。

我愿当现代秦失。我希望守护初心,坚定中华民族身份,爱惜先哲留下的智慧遗产。

继往才能开来,没有根,枝叶再茂密还是受不起风吹雨打。所以,如果有人问谁还要说孔孟老庄,李杜苏辛,我会站起来说:Let me try!


《星洲日报·东海岸》12/04/2022

 


2022年4月6日星期三

【348】教育要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主张

   他说:“知是的主意,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虽然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不过便于理解,我们还是会划分二者:“知”是虚的,要通过“行”来落实;就因为“行”,所以可验证自己的“知”,使知更为完整。

何以要提出这个主张?王阳明说:“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一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近代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本名文濬,因欣赏“知行合一”的说法,故改名行知,并据此推广他的教育主张。

我认同教育不是“做就对了”的事业,要有一定程度的认知⑤。历来专家所提的教育理论,我们要“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不要“懵懵懂懂任意去做”。这个说法是对前线的教育工作者而说。

教育也不是“知道就好了”的事业,不是因为你把握多少新的教育主张、教学理论,能言善道就好。没有躬行实践,这些理论也只会让自己“茫茫荡荡”不感踏实。这是偏向教育官员而说,当然也包括我们师范讲师。

回顾我的教学生涯,很感谢命运的安排,让我一直朝向“知行合一”的道路。初执教时,对教育理论不甚了了,因为大学提供的教育文凭课程时间过于仓促,半年就完成。中学教学四年,靠的还真是“做就对了”的蛮劲。

进入师范学院,面对五花八门的教育理论,仿如刘姥姥进入大观园,方觉自己对教育依然多有不解,实属门外汉一个。亡羊补牢未为晚,恶补一番还是跟得上。此外,培训师资也不能只是空谈理论,还得实践,要不然师范生难以接受我们的“指导”,会认为我们只是“讲”师,但懂理论上的正确而已。因此我们也要沾湿双脚,和实习生一起下水,示范教学。最初我不便在学生实习时参与教学,怕违反职业守则,挫败实习生的士气;后来找到“公开课”一法,才可以和学生一道钻研课例,寻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就这样一步一脚印,不知不觉也走了二三十年,希望可以影响后来者注重教育的“知行合一”,不要“懵懵懂懂”,也不要“茫茫荡荡”。

注:
① 难易、先后与合一是儒学“知行论”发展的三个重要议题。“难易论”早在先秦就已提出,“先后论”则是宋儒所论述,“合一论”则出自明代王阳明。

② 以上一段话出自《传习录》,是王阳明的讲学语录,由他的学生徐爱、薛侃和钱德洪等收录编辑而成。今收录在《王阳明全集》,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第1卷。网络版可以看链接

③ 出处同上。这原本是王阳明回答徐爱的提问而说,前面有句“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回应徐爱认为“知行”有先后的疑惑。

④陶行知原本改名“知行”,即因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缘故。后来他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为“行知”。这已经不是“知行合一”的哲学讨论,是教育理想中所持的一种立场。 

⑤王阳明所谓的“知”含义较广,包括良知的知。我这里是偏向陶行知在教育实践中所倡导的“知行合一”论述,不是哲学上的讨论,所以把“知”锁定在“知识”的“知”而已。

《星洲日报·东海岸》03/04/2022




2022年4月4日星期一

【347】我这样教《草船借箭》

我曾在大陆给六年级学生上《草船借箭》。整堂课“没有学生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没有历史人物的深度挖掘,没有天马行空的大胆想象,也没有学生精彩的课堂发言。”

我略述了故事的梗概后,便让学生细读课文,各自写出一道他对课文感困惑的问题。过后他们在小组中讨论,尝试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小组要从中选出一个他们认为最“好”的问题,也就是阅读课文和讨论后仍无法回答的问题。问题要贴堂,然后全班一起讨论。这时候有老师的参与了。从中,我们再挑出最“好”的问题。

个人提的问题,在小组中往往得到解答。如“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曹操调动六千弓箭手,为什么却有一万人射箭?”贴堂的题目也有一些是他组回答得来的,例如“周瑜给诸葛亮十天造箭,为什么他只要三天?”但也有一些是难以回答的,如“为什么鲁肃要帮诸葛亮?”

针对没有办法从课文中提取信息回答的问题,我让他们阅读原文。他们就如我设想的一样,可以从原文找到答案。原来改写疏忽了重要的情节,造成了破绽。我这样布置教学,除了想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提高阅读力,也想让他们亲自感受到“阅读经典”的重要。经典是一座座高山,要善于从中汲取养分。

我的课,还有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艘草船承载五六千支箭,怎么还说离去时是‘船轻水急’呢?”这是一个好问题!我顺势带出“演义”小说和历史的差异,创作的想象还是会有纰漏;史籍反而不会出现出问题。

这样的一堂课,看课的老师似乎不太懂,看不到激情四射,太平凡。一位随行的评课专家三个月后这样评论:“黄老师追求语文学习的本真,没有站在教师的角度给学生设定‘小疑’‘大疑’,而是把这个皮球踢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分享着,体会着,不论多少年后,他们依然会想起这位来自马来西亚的老爷爷交给他们这个读书方法。难道这样朴素而富有深度的课没有它独有的味道,不让人拍案叫绝吗?”真叫我有知音难觅的慨叹!那一声“老爷爷”倍感亲切。

   我们常说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他们当学习的主人,但是真要落实,还真不容易。这堂课,我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师者”只是从旁协助,引领着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早阅读中发现问题,再通过文本对读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构最终被发现,是非常值得欣慰的。

注:
① 2018年6月15日,我受北京市延庆区教育委员会出席国际儿童阅读教育论坛,上了这堂公开课。报道链接。其后,三个月后,又受邀参与“云南大课堂”给学生上同一篇课文。报道链接

② 这段话引自隆阳区板桥镇中心学校的董会平老师在微信上发布的课后观感。

③ 原文写周瑜派鲁肃去见孔明。孔明一见鲁肃就说恭喜,因为曹操中了周瑜布下的离间计,杀掉了精通水战的蔡瑁、张允。孔明要求鲁肃回去后,不要告诉周瑜他知道这个计谋,但忠厚的鲁肃回去还是说了。这是周瑜想杀诸葛亮的主因——这个人太厉害了,于我军不利。课文一开始说周瑜妒忌诸葛亮的聪明,有点太过了,缺少“剧情”的张力。诸葛亮答应三天内交箭后,周瑜又派鲁肃去探听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鲁肃害我,让鲁肃深感有愧,于是过后才在不损己方利益下帮助孔明,包括不照实禀报、借船只等。毫无疑问,这样的情节安排是非常巧妙的,不但面面俱到,而且人物的形象更加突出。改写的课文失去了这些神韵。

④ 经典不是平地冒起,也不是吹嘘出来的。学生如果不阅读经典,只是看改写过后的文章,不但无法感受原本的故事的巧妙,也错失体会名家的神来之笔。这是非常可惜的。幸好就是有改写的篇章,让我们有机会借此引导学生去看原文,通过比较感受原文的珍贵处。  

⑤“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情节。不过,这个虚构有迹可寻。《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型。主人公是孙权,“大船”受箭尚且“偏重将覆”,要调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可见草船是无法承受五六千支箭而又轻松离去的。

⑥ 这篇评论可参看注②的微信号链接。我真的很感动董老师看懂我的课。邀请我到北京去的吴琳老师,以及之前希望我可以到云南给教师培训的俞群老师,似乎都没有看懂我的课。吴琳老师说我失去了《最后一头战象》时期的魅力,向大陆老师看齐了;俞群老师说她还是喜欢《最后一头战象》。我自己倒觉得《战象》有点哗众,踏实度不如《借箭》。
 
《星洲日报·东海岸》27/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