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星期五

【佛155】真的回到以前最好吗?

 “渐修顿悟”系列之155

31/12/2021





图片取自网络


2021年12月29日星期三

【334】教材研究二三事

(三议华文教材)

对华文教材的讨论,不只是民间,也包括学术界。最近我就听了三份研究华文教材的报告。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探讨儿童教材中的成人观那篇。我一向推崇杜威的童心论,相信儿童的教育该回归儿童,从儿童本位思考,所以对这课题特留上了心。

研究者发现我国华小华文课本的选文内容是很丰富的,不过大多都经过修改。他提出我们的教材有四个倾向:课文主题的成人化、叙述视角的成人化、童话语言的成人化、原著改编成人化。原因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华文儿童文学缺少关注、儿童观念上的偏差。

我不否定上述的说法。不过,自2007年开始,我们的师资培训课程内容是包括儿童文学的。“儿童观”则是我们在探讨儿童文学时必须深究的课题。确立这个观念后还可延伸到教育领域,像教材的编写,也需要有正确的儿童观,要不然就会出现像研究者所说的那样,以成人为本位去教训儿童了。确立儿童观,对儿童文学的审美意识也跟着提升,对教材的编选就更到位。

关于主题成人化的问题,其实过去的教材更严重。课文常常出现一条尾巴,就像《伊索寓言》被编撰后加上的“这故事告诉我们”那样多余。这种“只注重成果,不注重过程”的编写方法,是基于对儿童的不理解,不相信儿童在阅读中会得到启发,硬要作者跳出来点破主题

研究也发现我们的教学过于注重孩童对字词句的认知,忽略了内容的整体把握。这是阅读教学上的问题,间接影响了我们教材的编订,把教材当成是语言教学的材料而已。

我很欣赏这样的探讨,对教师很有启发。相对的,“研究”若只发现我们的教材选文太过偏重国外的,缺少本地作品;发现我们的教材过于以男性为中心,忽略两性的平衡等,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核心议题了。

教材要编得好,就要回归儿童,多注重语文的元素,不要用非语文因素干扰。多用本地作品,多写女性,恰恰是成人本位的增强,不但无助于教材的编写,反而添加了更多的行政干预。

注:

① 杜威在其著作《学校与社会》第2章第51节提到学校的一切措施应该围绕着儿童设置,这就好比银河系的行星是绕着太阳转一样。他强调“儿童为中心”的观点,和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是同等重要的。原文可看链接

② 我们今天看的《伊索寓言》,故事结束后都有“这个故事教训我们”The moral of the story is...这是比较后期的版本才出现的。伊索寓言本就记载的就是一些简单的小故事。可参看John Horghan 的 Aesop's Fables  

③ 我称这种结尾为画蛇添足,可参阅我2013年写的文章的结尾

 《星洲日报·东海岸》27/12/2021






图片取自:搜狐

2021年12月27日星期一

【佛154】舍利弗阿毗昙论是哪个部派的?

 ”渐修顿悟“系列之154

24/12/2021




2021年12月26日星期日

【333】阅读是目的不是手段

(再议教材的争议)

以前课标说“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认识字词……”,所以教课文就是教字词。

我在90年代培训师资也是根据这项指南。每篇课文先教生字新词,力求学生做到四会:会认、会读、会写、会用。具体操作是:出示字卡、根据汉语拼音朗读、讲解词义、构词造句、习写生字,最后交待学生默记,明天听写。

这套教学模式把阅读当手段,识字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当时,我们都相信学语文要先打好基础。“先识字后读书”,字词就是读书的基础;这好比盖房子要用到砖瓦,字词就是砖瓦。我们深信只要学生多积累字词,就会学好语文。

阅读若是手段,教材就不过是个例子,用以教词语。因此课文写什么,怎样写,不是重点,规范就好了。有些教师会教学生赏析课文,不过大多限于欣赏优美的句子。只要用上积极修辞的,就是含金量高的句子,值得传颂,有感情朗读、誊写、背诵是必须的。

这一套教学横跨近三十年,影响了几代人。我们该反思的是这样的教学是母语教学吗?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此而提高?语文基础就此扎实?更重要的是,他们因此爱上华文吗?上了中学,去除了“必修”的镣铐,他们还会继续修华文吗?

再说,多少位被如此训练过的学子还记得中小学读过的课文写些什么?还能够背诵以前背过的句子?

KSSR做了调整,强调“尽快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以便“实现独立阅读的目标”。识字成了手段,阅读才是目的。因此,课文的内容和写作手法,必然更加受到重视。“我家前面有什么,后面是什么”般的课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了。篇章的可读性优先受考量。

当阅读成为目的,学生在阅读中得到什么就成为焦点。阅读不再只为获取知识,还得感受不同的人文情怀,去认识大千世界,感受心灵的悸动。能激发儿童主动阅读,就等于培养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识字将会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生成。

注:

① 这句话原出自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见附图),流传之后,往往被误解。

《星洲日报·东海岸》19/12/2021



2021年12月24日星期五

【佛153】轮回的主因是什么?

 “渐修顿悟”系列之153

17/12/2021



2021年12月16日星期四

【332】教材的争议

        前些时候《星洲日报》刊登“华小课本是一场悲剧”一文,几天内点击量破20万,反映读者对华小教育的高度关注。

作者指出了多个学科课本的问题,我想就华文谈谈我的看法。文中指出课文错把阿凡提的故事当成《伊索寓言》,这是“硬伤”,没有什么可辩,编审的确是疏忽了。不过,若说这个错误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造成PISA排名落后,尚有待商榷。作者再发文号召志同道合者共同设计“更合理、更正确、更容易吸收的一整套补充内容”作教材,这是值得期待的。

教师教学必须依据教育部发布的课程纲要,课本只是方便教师的资源之一,却不是绝对的。上个世纪80年代,教育部曾计划不提供课本,由教师根据课程纲要自由编订教材。但计划最终宣告失败,因为教师未做好准备,无所适从,以致各州、各县教育厅号召资深教师编订教材,若然,倒不如中央统一编撰更好。

不过,自此以后,师范学院课程多了“教材的管理、应用与开发”(Pengurusan Sumber)一门课,让教师对教材有更全面的认识,以便能更好“用教材”培养孩子的能力,而不是“教教材”。课本若有错误,教师是可在集体确认后,在不违背课纲精神下,妥善地“调、改、删、换”。

课本毕竟是官方发布的,学生人手一册,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家长关注教材的适合性是正确的。教育部倡导专业学习共同体(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LC),就是希望教师和外界有更好的平台,共同为新生代的教育做出贡献。若家长对教材有疑惑,是可以和教师洽商理解。

教材的编写是项大工程,涉及者必须具备专业素养,不可只是想当然,或从自己的视角编订。若是面向儿童,儿童本位更须被重视。简言之,怎样才是好的教材,尚需各造虚心学习,细心求证。

PISA的影响下,“阅读力”被视为当今个人的重要素养。网络普及的今天,可阅读的已经不是汗牛充栋可以形容,简直是浩若繁星了;如果不具备阅读力,依然停在过去识字写字的阶段,孩子要如何面对书海,汲取有用的信息呢?

我国的教育跟上国际的步伐,“阅读力”的培养也被摆正居中,小学语文课,约40%的时间会用在阅读力的培养。因此,读什么,怎样读,是现今小学语文课最为重视的。民众关注教材,首要思考的应该是教材是不是具备条件提升儿童的阅读力,包括提取信息,文本理解,评价与反思的能力(见附图)等,而不是用自己的认知与经验评论教材。

注:

① 见《星洲日报》09/11/2021《言路》版读者观点

② 见《星洲日报》11/11/2021《言路》版,作者发布的“等待奇迹——华小老师的背水一战》。 

③ 课程纲要马来文称Kurikulum,教育部约10年会调整一次课程纲要。最新的依据是2015年发布,2017年开始实施的小学标准课程(修订,DSKP Semakan   

《星洲日报·东海岸》12/12/2021






详细信息可参阅法情论坛

2021年12月10日星期五

【佛152】八关斋戒是什么?

 “渐修顿悟”系列之152

10/12/2021










照片取自:佛弟子文库


【331】教育是大伙儿的事

       这个话题并不新鲜,我也针对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写过文章,家教合作才可确保教育成功。不过,我觉得还可聚焦在校内成员的合作讨论。

世间是因缘凑合的,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起着特定的作用,无需攀比,也不必厚此薄彼。尤其是在组织中,更是如此。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就是一个成就。

教育家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诚然,盖大楼容易,大师的出现却罕见,因此衡量大学的强弱,往往看其教师的素质,尤其出现学识丰厚的大师,更可以撑起整个大学的名誉。可是,如果细想,一所大学标榜一名大师,那其他老师怎么办?总不成退位让贤,让天下给大师吧?即使甘居幕后,也对大学的发展没有助益。

这时,个人的心态很重要。不要妒忌大师,也不要否定大师。吹捧出来的受不起时间的考验,受得了考验的肯定是真才实学者。我们不但该认同,还要小心呵护大师。不是人人当得了大师,如果行政当局以大师为标准,要求人人都如此,那才叫个苦。更何况大师还得靠众多小师中师才建立得起他的信誉威望,我们何不甘于当小师?螺丝钉在机器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呐!

有大师是好的,但是牡丹还要绿叶陪衬,所以非大师不必妄自菲薄,教育这片江山是靠大伙儿才能办好的。当今学校也是如此,不要只是聚焦在个人能力很强的校长,如果他建立不起团队,他的发挥还是有很大的局限。

教中学时,我们几位华文老师志同道合,协同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华文学习环境。学生很喜欢,课后还常到我们家里来琴棋书画。一位朋友看了说:“这样做不对,学生因你们而爱这个科目,他们会因此不喜欢其他科目了。”幸好有这个提醒,我们不但自我警惕不要边沿化同侪,也常警惕学生不要比较,更不可贬低其他老师,因为大家都有角色扮演,有强处也有弱点,只有相互配合才可以成就事业。

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要同款的,共存共荣才有多姿多彩。同一标准的一体化,只会带来平庸。这是我后来一直坚守的信念。

不但要相互配合,有时候,为了配合其他同事的发挥,我们还得当上丑角。例如学生被过于溺爱,被训练成温室里的小花,视老师为慈父慈母;这时我们不得不化身金刚,严厉对待学生。在学生眼中,也许我们因此成了“坏人”,但从长远看,这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学生因此得到更平衡的发展,不至于被训练成绵羊。

        有时候,一些学生您花了几年时间也教不好,因缘巧合下,一名新老师反而把他带上去了。您无需懊恼,学生得以成长您肯定可以居功,因为若非您为他打下基础,他不会突然冒尖;新老师也不需为此而自豪,您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该做的事,不完全是您个人的功劳。

         只有大家相互配合,教育工作才可以有成就。做您该做的,那就是最美好的。   

注:
这句话是梅贻琦在1931年12月2日就职清华大学校长时说的一句话。

② 例如民国时期清华大学就因四大师(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闻名。


《星洲日报·东海岸》05/12/2021










图片取自:前瞻网


2021年12月7日星期二

【佛151】深入经藏

 “渐修顿悟”系列之151

03/12/2021












照片取自:法鼓山全球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