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星期一

【343】臃肿从何来?

甲部长在国会说:“工业革命4.0是当前国际发展的主要思潮。请问教育部在这方面做了些什么,以让我们的中小学生驾驭人工智能?”

乙议员附和说:“大数据、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都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术语,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有强调这些项目?”

教育部长回应说:“尊贵的议员,上述关键词语都在我们的课纲里。不但在总目标提到,还纳入了各个科目中,明确注明如何灌输,以及落实的流程。各级官员都以此为工作指标(KPI)。”

这是邻国发生的事。果不其然,之后教育部就设计各级部门落实工业革命教育的日程与方法。

镜头转向学校。校长发出指示:“我们接到教育部最新指示,从今年起,我们得灌输学生关于工业革命4.0的新知识。”

甲教师:“请问,之前的机器学习、应用程序、网际网络是不是还要传授?”校长:“当然。”

乙教师:“可是,我们的教学经常都带入最新信息,连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我们都会给学生讲解和分析,培养反战意识。工业革命4.0我们早就触及。”校长:“现在要的不是提及,而是真正在传授,给学生一个较全面的知识,最好还懂得如何操作和应用,跟上时代。”

丙教师:“之前从STEMSTEAM,后来我们得跟TIMSSPISA的理念,后来又引入NPDL,然后官方策划的PW30PKALT2.0……

丁教师抢着附和:“在理念上还有人权、两性平等、环保、心灵健康、圣洁……为什么就不能让我们好好教书,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素养,让他们具备能力去获取知识,辨析真伪对错。早期不是强调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吗?”

校长:“很抱歉,我也很无奈,我们听令行事。”

校长反映给教育厅,厅长说我们也无奈,听令行事。

厅长反映给部长,部长说我们也无奈,国会要求,我们得听令行事。

国会议员如何选出来?是受人民委托。

怎么会是这样的一个循环圈?如何解除重重的束缚?

还好,这是邻国,与我们无关,不必想太多。

 《星洲日报》27/02/2022








图片取自:网易


【佛157】沉默代表什么?

 “渐修顿悟”系列之157

28/02/2022











图片取自:佳人手机版


2022年2月22日星期二

【342】把围墙换成铁丝网吧!

        明天221日)是国际母语日。

我一向关注母语教育,但凡这方面的研究,都会吸引我。比如说2013年在曼谷召开的联合国第四届国际语文和教育热烈讨论的MTB-MLE教育政策,我觉得是迄今最理想的母语教育主张。

“以母语为基础的多语教育”(Mother tongue-base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MTB-MLE)既符合儿童的成长需要,又契合国家的发展利益。

自第三波工业革命以来,无国界的概念日渐成熟,人们的学习不再局限于一隅一语。学单一语文,肯定要吃亏;再保守的国家,也会提倡人民学习二语。“多语教育”是无需争辩的国际罕有共识。为什么又要提出“以母语为基础”?因为要考虑到主客观的因素,包括儿童本身的学习条件,以及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信息传达。若有一群人被忽略,对国家的发展都是一道槛。

我们向来以多元民族为荣,但国际上多少国家是单一族群的?菲律宾的“国语”政策失败,改为MTB-MLE,因为他们发现强迫国民学习国语,只会拉开彼此的距离,上情难以下达。这情况我们在封国期间应有体会。封锁政策颁布,孓然一身的老人家依然穿着背心短裤通街跑,因为他们没有获得信息。最终,警方用多语广播,动用义工传达,才收到效果。

有个漫画最能说明问题。三个小孩儿隔着围墙看球赛,矮个子当然看不到。于是有人提供他们木箱子站立。结果三人都看到球赛了。这是施政者最喜欢引用的漫画,名堂叫“扶贫济弱”。我们的思路往往也就停留在这里,认同扶弱是最好的途径。其实为何要有围墙?怕观众干扰球赛。但为何不能釜底抽薪地解决困境?漫画画成隔着铁丝网,矮个子不必站木箱子,也轻松看到球赛。

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乃至多方面的施政,不也如此?建了围墙,才来怪人家个子矮,再施予救济。如果政策妥当,又何须如此扶助?

学习一个语文不是一两天做得到的。要能够通过一个语文获取正确信息,学会思考,养成终身学习的态度,更不是一两年做得好。自小让孩子用熟悉的语文学习,注重培养能力岂不更加关键?学习态度和能力建立起来,多语学习不会构成障碍。强迫一个族群学习一个“新”的语言,不但事倍功半,还早就许多掉队者。这是国家建设过程不能承受的代价。

注:

① 详细报道可以参阅UNESDOC Library

② 不要理解成不需要国语。国民沟通有个共同语言是重要的。但人民的学习(思考)却可以用任何语言。从教育的角度看,母语的学习最为有效。

《星洲日报·东海岸》20/02/2022







图片取自:Diffen


【341】少对孩子说“不”

电台有两个学好语文的节目。一个是专捡用错语言的例子来谈,告诉大家国语不可以这样说,应该那样说才对;另一个是说一段小品,里头穿插一些学好语文的知识,可能是字的意思,也可能是词语的正确用法

或许是职业上的习惯,我比较喜欢后者。

一般人以为教师的责任是“教会”学生,也就是从不会到会,从错改成对。因此,老师的口头禅是“不可以这样”,“这个不对”,“这样不行”。这是个刻板的印象,过时了!教育有更正面的指导意义,就像奥运口号一样,引领学生走向“更高、更远、更快”!所以教学设计要有起点,也有终点,前者要参考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能力,后者则是课后想落实的目标。

教育学常提醒我们,不要在学生犯错之前告诉他可能犯的错误。易言之,就是尽量从正面去引导,收效更大。

以识字为例:教师教庆祝新年的“庆”字,可以告诉学生这是由“广”和“大”组合而成的一个字。广大就是盛大的意思,盛大的欢聚一起是为了“庆”祝。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记得这个字。如果进一步写字,可以让学生就按着广和大一笔一画书写。过去,教师用心良苦,会在学生习写后提醒他们,不要把广下面的字写成犬,犬多了一点,庆是没有点的,厌才有点。

这个“好意”往往收到相反的效果,下回学生书写时,会记得老师曾经提醒过,但就是忘记到底是要点还是不点。这就好比家长要出门,却又善意提醒孩子别去碰桌上的东西一样,不说还好,说了反而提醒孩子,激发他的好奇心要看看桌上的到底是什么。

中学时为了应考,我们常做“改正错字”的练习。做久了也就习惯,猜到一个句子中哪些字是常会犯错的,如“己和已”、“既和即”、“未和末”。于是,这类习题可以很快答题。但这是出于习惯,猜到句子中哪个字错,将它改为另外一个就行了。是否真掌握“既”和“即”的用法?则有待验证。这是我们要的学习成果吗?

绘本《大卫不可以》叫很多人欣喜,就是因为切中教育新观念,不要一直对孩子说“不”。多从正面引导,孩子更乐于学习;犯错后才予以纠正,效果更加好。

“天南地北谈华语”是爱FM的老牌节目。自从李璘博士撰稿后,我非常喜欢这个节目,相信它可以引领大众学好母语。

注:

① 这个节目是爱FM的“天南地北谈华语”。可以看其中一集:youtube

 《星洲日报·东海岸》13/02/2022



【340】国家教育哲理——一份重要的指导文件

        国家教育哲理如是阐述:

 “在马来西亚,教育是一项持续性的事业,它致力于全面及综合地发展个人之潜质。在信奉及遵从上苍的基础上,塑造一个在智力、情感、心理与生理方面都能平衡与和谐的人。其目标在于造就具有丰富的学识、积极的态度、崇高的品德、责任感,并有能力达致个人幸福的大马公民,从而为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和谐与繁荣作出贡献。”(马来文版看附图)

1988年发布的这个指标,提到几个主要的教育概念。

其一,教育是“持续性的事业”,要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态度。可惜的是一些教育机构把考试当目的,学生被训练成只为考试而努力。

其二,“全面及综合”发展个人的“智力、情感、心理、生理”(JERI)。这个理念和民国倡议的“五育并重”相似,“德智体群美”和“智力、情感、心理、生理”共通。

我是在初中时听老师提过五育,过后我就扩大学习的层面。例如去参与佛教活动,提升对“德、智”的思考;注重锻炼身体而每天跑步,经常打球是“体”育;积极投入学校的课外活动和佛团的活动,为了“群”育;摄影、音乐、文学等爱好则是“美”的追寻。

现今学校走的路向与我当年不一样的是过于偏重智力,而且是每个学科都要求智力的平均发展。回顾我的中学生涯,各个学科有不同的偏重点:科学增长理性思维,数学加强逻辑推演,历史扩大视野鉴古知今,语文深化人文思考……但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平衡”发展这种智力。学校应是面镜子,让人处在其中知道自己的长处。科科第一,才算精英,我对此是存疑的。

其三,“达致个人幸福”和“作出贡献”,正好和PISA的理念一致。“贡献”是我们的教育操作中较少强调的,所以我们培养出的一些专业人士是很专业,但是职业操守却缺缺,少了奉献的精神。

教育工作者应以这份教育哲理为指南,培养新生代。

注:

① 曾经有大学毕业生在同学向他推荐儿童文学读物时反问:“你还要读书啊?还读不够啊?”这不能视为个案,而是有普遍性的意义。他们是考试制度下训练出来的“产品”,所以才会有“为考试而读书”的想法。君不见很多大专生会在学期末“拍卖”过去一个学期读过的书籍吗?考完试了,这些书还有用吗?

② 有关五育的源头,一般认为是始于蔡元培校长。但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提的是“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世界观、美育主义”。后来在各造不断的阐述下,台湾于1969年制订的《国民教育法》明文规定:“国民教育……以养成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之健全国民为宗旨。”大陆则迟至1995年出版的《素质教育全书》才写道:“迄今社会对人的各方面要求,都可以分别归入到德、智、体、美、劳五类中去。”

③ 某次听郭史光宏在座谈会的发言,提到数学、美术等科目,也要培养孩子具有“数学家”、“美术家”般的思维,还举例数学讲师林家骥提过现今数学教学,不只是要演算,还要学生知道数学的原理,在生活中处处发现数学的实用性。我不禁想起我在中学教数学时,培养学生对演算的乐趣,是不是走错了方向?我还告诉过原住民学生,不可以用9+9+9+9逐步的加法来理解为何9x4=36。那时我的想法是原住民学生也许不善演算,但他们的体育可胜过其他同学,这何尝不也是教育的目的——让人知道自己的长处而不断提高。

④ PISA引起一些人的诟病,主要是因为它测试后,往往被有心人拿来攀比。因此2015年的工作文件说:Relevance to lifelong learning, which does not limit PISA to assessing students’ curricular and cross-curricular competencies, but also asks them to report on their own motivation to learn, their beliefs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ir learning strategies.这是一个更大的测量意义,以个人的Well-being(幸福指数)为目的。中国学界对此有更详尽的辨析。可参看学生幸福感从何而来

《星洲日报·东海岸》06/02/2022



2022年2月5日星期六

【339】魔高一丈

考试是很难防作弊的,自古皆然。

监考官都会打醒十二分精神监视。比如来回走动巡视,偶尔闪亮转身,看看背后考生是否作怪。即便如此,诚实的考生事后会泼冷水,告知你转身无效,输了!更糟的是考生还可投诉你走动太多起干扰。

如果监考官各守一隅,搬张椅子坐着,眼观四方,耳听八处,以为有效,那还是错了。盲点区还是太大,就那么一疏忽,考生就可作弊。

无限量的索取答题纸张、不能禁止的上厕所时间、答题时间结束后考生书写编号……这些都会是作弊的良机,防不胜防。

当高阶思维被倡议时,我看到转机。考题上若真下功夫,不考记忆题,考生必须从自己的知识库提取答案答题,是无从作弊的。当然阅卷也必须跟着调整,找答案给分的时代已过去,整体打分是趋势

可是这两年,考试转为线上进行,又有新的考验了。考官无法知道线上另一端是谁作答,尤其是那些作答时间较长的考试,更难免有枪手。有人倡议考试开镜头,有人规定答题一定要手写,有人试图缩短考试时间,但始终还是斗不过有心作弊者。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若心不正,再好的防范措施,还是有办法突破。

比如说大专考试近期把检测论文原创性的应用程序(Apps)搬到线上考试来用,以防考生从网络照搬答案。考生知悉后,又有过墙梯了。不知从哪里学来,他们在句子中故意加上一些连接词,如“严格来说、众所周知、追根究底、仔细地看”等,甚至连“因为、所以”都来,据说加上这些词语后,就可瞒过检测。

可是,这么一来他们连最基本的句子流畅度,句和句的衔接性都照顾不到,病句连连,如何得分?难道考生不知道整体性评估要看的不只是“答案”,更要看表达能力?更叫人沮丧的是,一样的答案却换上不同的关联词,企图瞒天过海,这又反映什么?是相互沟通后的成果,还是出自同一个枪手?

如果考生要当“魔”,魔法是取之不尽的。道只高一尺,哪里应付得了一丈之魔?最终还是回归到自己的良知,个人的诚信。特别是在教育界服务的为人师者,更不得不以身示范。已身不正,如何育人?

注:

 ① 例如过去问“植物生长的六大条件是什么?”这是靠知识,考生必须背诵记忆才可应考。现在问“植物生长必须有水分、光照、温度、空气、土壤、养分,是论述这六大条件是不是缺一不可?”考生无从背诵,只能靠自己的理解阐述。

② 若批改人按照评分标准寻找答案,这些“答案”一般按类划分。我们称之为analitic的批改方式。倘若整体观察,我们称之为holistic的批改方式。

③ 一些大学及中学会购买Turnitin的软件即服务(SaaS)的许可证,并提交文件,以便与数据库和其他网站的内容进行比对。Turnitin会对每个提交的文件生成反馈报告,标记与其他资源相似的内容,确定是否存在抄袭行为。

《星洲日报·东海岸》30/01/2022








图片取自:每日头条


2022年2月4日星期五

【佛156】奉献与牺牲

驾车时收音机播放熟悉的旋律:“只有欢喜和感恩,只有奉献与牺牲。追求清净和提升,追求无限与永恒……”这本来是佛曲,当年(大概是1987年)继程法师为居銮普照寺写的主题曲。普照寺的建立一波三折,历经折腾终于看到一些眉目,师父一时感触写下这首歌①。由于歌词没有“佛”字,电台把它当成励志歌曲播放,主播还特别强调了“奉献与牺牲”的重要。

其实“奉献与牺牲”很容易提出,但真正要做到还真不容易。它尤其需要很强大的心力,不但最初的动念如此,还要持之以恒,对所做的事情完全不计较成果,不计较回报。

世间上有很多这样的“奉献与牺牲”,只是被忽略了。

例如“每天工作24小时,随时候命;没有固定工作范围,遇到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周休假,没有病假,没有年假;就连酬劳也没有”的伟大母亲,不是人人家里都有的大菩萨吗?只是因为她就在我们身边,每天为我们毫无条件地服务,穿衣吃饭、屋檐下的安全起居、出外的交通载送,样样都有她!享有着,习惯了便理所当然起来。往往都要等到失去了,才惊觉母亲的“奉献与牺牲”。

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促成了极为自然的“奉献与牺牲”。若没有血缘关系呢?一些服务行业,相信也会“傻傻”的“奉献与牺牲”,比如教师。教师为了教育,真会像父母般付出,他们工作虽然不至于24小时,18个小时应该有。没有上课的时候,教师也在工作,他们要备课,要批改作业,要构思教学。不但要应付学生,有时还要应付家长。这些都不算在“工作时间”内的。即使不是非正规的“工作”要去做,教师也在努力自我提升,或是参加课程,或是阅读,以便提升自己的能力,做出更好的贡献。这么一来,他们的付出也近乎“全天候”。

至于义务的工作,也会有“奉献与牺牲”的。比如宗教信仰上的大众服务。我听过一位青年领袖说:“我很钦佩主讲人,他当时头痛,却也坚持上课,给我们讲了两小时的佛法。”是的!这的确是一种“奉献与牺牲”,感受到的。就像有时候我们得到一些人的协助,会有“再造之恩”般的“感恩戴德”,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感谢过母亲一样。他也许忘记,还有很多人都付出是这般的“伟大”,是这样的不被察觉。

教内的服务其实很不简单。它就像承担了一个家庭的责任,而且是超大的家庭,成员有时候是谁也不知道的那种。作为一家之主,他得确保家人都安全、快乐、幸福。他担当的已经不是一人或几人的责任,而是毫无条件地为大众而奉献自己。上天给予大家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这些“异类”仿佛有天赋异能,一天拥有超过24小时使用。他们无偿服务,无怨无悔;他们随时候命,大至屋顶漏水,小至小狗随地大小便,他们都要管;他们不计成果(其实往往也没有什么成果),服务的对象通常也仅是过客,人过不留影。

是的!认识我的人应该察觉到,我不是在表述我想象出来的内容,我是在作经验之谈。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像已故何居士,现任彭亨佛教会会长周帅玲居士,前任拿督蔡文英居士、何奕莲居士,执行秘书林秀霞居士,他们都是这样一路走来,脚步还没有停止,仍在走着。

受着身边的人影响,我也这样做。我没有三头六臂,作为孩子的父亲、学生的老师、佛教会的领导,我尽量做好自己的职责,但谈不上牺牲。我为我的奉献而高兴,那是我多世修来的福报,才可以得行菩萨道。只希望若我无法陪大家喝茶聊天、游山玩水、唱歌看戏,请多多包涵,那是我的损失。

注:

① 有关普照寺的建设过程,可以参阅马佛青官方网站

 “渐修顿悟”系列之156

28/0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