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1日星期日

【326】十年不变的可与不可

如果您听到人家说您十年不变,且莫高兴,因为这句话可能是褒义,也可能是贬义。

听到这句话特别有感触的第一次,是在初中时期。佛学老师说:“你们当学生的就好了,每年都升级求学;我教了十年书,年年都在二年级,教着一样的内容,重复又重复……”

当初听了深有同感,一方面感到无奈,一方面又很钦佩老师为教育所作的牺牲。

教中学时,有次和学生闲聊。这些学生有些毕业了好几年,有些则还在学。谈到某位老师,他们不约而同说起相同的话题,仿佛要印证所说的是否同一人。结果大家宛然失笑,那位老师分享的趣事,竟然十年不变,仿佛是今日优管所录制的。

相隔十年的学生提到老师,竟然可以找到共同话题,这反映什么?也许依然可以套用我中学时期的感触。身为老师后我增添了几许的警惕:我不要我的学生也这样说我,因为那表示我在原地踏步。同样的笑话,可以说上十年!

十年在同一个岗位,所做的必然有重复性。如果像机械般的操作,那是对人的一种羞辱。知识是积累的,随着时间必然增加深度,也拓宽涉及面。十年依然说着相同的内容,表示自身的学习是停滞不前的。

大学时期,郑良树老师曾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们,他立志十年磨一剑,希望每十年都会学好一样新事物。他的确是这样努力着,所以后来会看到他写人物评传,更尝试创作历史小说。以训诂成名的他尚且如此,我们岂能不思齐?

十年不变,指的是对理想的坚持,长时间经营而不知疲累,不轻言放弃,且始终抱有初心。行动上,却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层次,重复性操作。

从事教育的人,对此更加要保持敏感。日新月异的今天,五年便可造就一代学子,他们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都不断在改变。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乃至教育方法,又岂能停留在过去?

 《星洲日报·东海岸》31/10/2021






图片取自:https://youtu.be/dqTTojTija8

【佛146】梁国兴《心航》读后感

 “渐修顿悟”系列之146

29/10/2021



2021年10月29日星期五

【325】我教长文的经验

    朋友在电话中告诉我,现在的小学华文课本太难,不说课文比过去长,即连老师提的问题,他也答不上。孙女才四年级!同样的话,我也听过一位马来文教授说过。她说女儿二年级,竟问了她也答不上的问题。

二者同中有异:前者说的是阅读,后者说的是语法;前者是因为自己的习惯没有调整过来,后者是跟不上新的语法专用名词,被陌生的术语吓到;前者要调整的不只是观念,还要再学习,后者只要知道新的术语问题就迎刃而解。

教育是动态的,我们不能不与时并进。PISA深具远见,测量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力,看的是该国15岁少年的阅读力。他们认为阅读素养才是决定个人成就。乃至国家发展的关键。

华小华文做出了适当的调整,给学生及早进入阅读,而不是停留在过去,教材只为了教知识。如果您对印象依然是教课文时,老师会问词语的意思,习写生字,用词语造句,誊写优美句子,回答理解题,说出价值观,对不起,您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如果这要进入阅读,读长文是免不了的。要促进阅读力,文章的好坏是关键,不是长短。我15岁读完110万字的《倚天屠龙记》,却看不下课本中110字的校园小故事。因为前者激发我内在的阅读动机,后者却味同嚼蜡,毫无趣味。课文只是为了教语文知识,就不必太长。长期下来,我们的学生只能看短文,写篇500字的短文,就要提醒大家“文长慎入”了。

我第一次教小学生读长文,是在中国,而且以初生之犊的形态在三千人面前试教。课文是六年级的《最后一头战象》,共有1762字。主办方安排三人同课异构。大陆何捷老师上的课,重在传递文章的感情,所以偏向朗读;台湾葛琦霞老师上的是指向写作的阅读课,引导学生仿写。我则重视引领学生就不同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

课文很容易读,学生看了就懂,没有多大障碍,不需要老师逐段讲解。我按行文结构引领学生进入课文后,让他们思考第一个问题——这故事是真实的吗?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辨析这是实写还是创作。

跟着我让学生看作者沈石溪先生写作的背景和目的。沈先生说他要借助他在云南小镇上看过的一头大象,写出“崇高”这个价值观。于是,我让学生再次思考,通过这头曾经在战场上驰骋的老象,他们感受到“崇高”了吗?我让学生在小纸上回答,然后再口头说出看法。

有趣的是,现场观课的老师为此哗然。他们说“万一学生写没有感受到,那该怎么办?我的课不是白上了?”阅读该重视学生的感知,不是强行要他们接受作者或教师的想法的,不是吗?学生虽然惯性的说他们感受到了,但我还是让他们再看原文,让他们在比较中感受哪个写法更可以带出“崇高”的价值。

我的初试啼音获得认同,因为过后我受邀到北京和云南再上这堂课。

《星洲日报·东海岸》24/10/2021

附件:沈石溪《最后一头战象》课文原文


 

 

 

2021年10月24日星期日

【佛145】佛友之家

 “渐修顿悟”系列之145

22/10/2021








照片取自:马大佛友之家脸书

2021年10月20日星期三

【324】老师的老师

 

一位朋友在社媒发帖说:“师范讲师是老师的老师,更该在这段期间作出积极的回应,带领教师在学校关闭期间继续带学生学习。如果你们也加入埋怨一族,只会使情况更糟糕。”

所言极是,我乐于受教。所幸这段期间,我确实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工作。最初采用谷歌协作平台(Google Site),只是把平时的口语交际改为文字交流;后来用谷歌课室(Google Classrrom),采用视讯教学(Meet);再后来各种应用程序(Apps)也用上了,算是跟得上时代。

朋友的说法是正确的。师训学院改名师范,就是因此。过去培训师资,重点在传授技术,把授课、考试、管理等技巧传给学生,故名“师训”;后来教师素养愈受重视,除了原本具备的素质以外,还要靠进入学院后所受的熏陶,提高个人品质,包括外表形象、操作能力、知识结构、道德品质等涵养,故易名“师范”——堪为人师的模范。

技术训练,“装水”的理论便成立。教师本身要有水,才能给学生装水。素养的培养,则要靠“点火”,点燃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重要,勇于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因此以身为范的教学理念非常重要,否则难成师范。

水再多,也有枯竭的时候;火被点燃,却会越烧越旺。所以,我训练教师,从不要他们学我,跟在我后面走,毕竟我学力有限,可以传授的知识更不多。我只是指路人,点出大方向,大家各自跑,脚力健的跑在我前面更佳。被学生抛在后头的老师,更有成就感。

素养是自身先培育起来,才足以影响他人。外表形象得重视,至少不要让人见而远之。操作能力必须有,即使不是最精最强,但却不断展示进步。知识结构要能确立,即使偏于一隅仍足于为人师,自己能力所不殆的,可以给学生推介名师。道德品质当然要有,但不是停留在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那种形而下的,而是那种锲而不舍,坚守理想的崇高品质。

老师的老师该当如此,学生的老师岂不也是如此?

 《星洲日报·东海岸》18/10/2021



 

 

 

2021年10月18日星期一

【佛144】大专佛青社区服务

 “渐修顿悟”系列之144

15/10/2021




资料来源:“大专佛青”网站

2021年10月13日星期三

【323】绘本教学的不同课型

      “课型”即一堂课的类型。它可以按不同的目的划分,如按内容可分文学课、语音课等;按目标可分新授课、复习课等;按形式分讲授课、讨论课等。

在培训教师时,我喜欢按技能把语文课分为口语交际课、阅读课、写作课。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训练目的,主次分明。比如说,阅读课以培养阅读力为目的,说话、写话只是手段;口语交际课可以用阅读材料,但是却成了手段,说话才是训练的目的。

我的学生之中,有好些常用绘本教学。图画书故事性强,创意十足,可以刺激学生“有话可说”,用来训练学生说话或写话很有效。经典图画书不止叙事,还包含深刻的生活哲理,若作为阅读教材,则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力。

最近一名师范生用了《朱家故事》上了一堂口语交际课。口语交际课是让学生彼此交换看法,以达致交流为目的。它的性质应该是开放性的,可以自由抒发想法,同时聆听他人的意见,做出适当的回应。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反驳他人以捍卫自己的立场,也可以接受别人的不同意见而调整自己的见解。

可惜的是师范生经验不足,立“发表对男女之间的刻板印象”为目的,预设了立场要学生说出妈妈不一定只是洗衣煮饭,也可以走出去修理汽车。同侪议课时说:“转移经典的主旨,降格为说话的素材,我觉得是对经典的亵渎。”真是发人深省的反思。如果用《母鸡萝丝去散步》来引导说话还好,因为绘本本就没有微言大义。

又有学生用《你好灯塔》为阅读教材。当老师提出“守护”这个主题后,学生跨越老师的预设,说出绘本中可以守护的对象。丈夫妻子的相互守护肯定比家长的守护有意义,而灯塔守护大海、守塔人和他的家庭,更是主题讨论的深化。

本来这是挺有意思的,但备课时该了解这绘本是2019年凯迪克金奖的作品,不但享有盛誉,还富有许多人文信息,备受器重。预设答案引导学生等于挖坑引猎物入彀,并非好的阅读素养培训。如果引导学生观察绘本的细节,应该可以看到更多的信息,不但感受到一个时代交替的表象,还体会个中的得失。末代工人的生涯,离开岗位前后的故事,都在画面中一一展现,这是作者隐藏着的许多信息,值得探究。

把绘本作为阅读教材,就别急着找主题思想,留意细节的精彩处,更是阅读的必要素养。固定的主题,只会庸俗化了经典。

《星洲日报·东海岸》10/10/2021



2021年10月8日星期五

【佛143】汉译佛典有很大的问题?

 “渐修顿悟”系列之143

08/10/2021



【322】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网上说是21世纪青少年的重要素养之一,因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具有本土情怀与全球意识,做个真正的世界公民

不过,我在80年代参与活动时,就知道这个口号,当时叫“扎根本土,放眼全球”,是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最先喊出,目标是建设大马佛教90年代,马华文学也提出类似的口号,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后,还出版了论文集《扎根本土,面向世界》

有人问我,口号喊了近半个世纪,大马佛教长个什么模样,马华文学又有何独特性?我还真答不上来。一切还在努力中吧!

我想之所以要放眼世界,是因为人类本就是个生命共同体,相互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学术说法是它“强调个体和群体的有机关系,使个人对所属共同团体产生荣辱与共、祸福相依之道德责任的政治哲学思想”;接地气的说法则是人类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你坏、我坏,大家也坏的。最近我们经历冠状肺炎的大流行,不由你不相信人类真是生命共同体。

既然是共同体,那么对于世界的变化,我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和了解,研究后还得给予适当的回应。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无疑是画地自牢,不求进步的做法。但放眼世界而不注意脚下,难免要离地,所以我们还得立足本土,进行适应本土大多数人的需要,同时进行扎根的工作。

如果把“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当成是因果关系,就要争论孰先孰后的问题,难免就要纠结一番。如果把它视为并列关系,二者就可以共存。

例如中国民间发起的儿童阅读运动,会大量阅读绘本。大多数的优秀绘本都是外来的,却不见他们抗拒。这是文化底蕴深厚,一如过去中华文明曾接受的考验般,融合后再开新机。如果再往前推,从西学东渐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也归结到中西融合吗?何必担心孰先孰后?只要心怀本土,放眼世界必然促进我们的成长。

不过,我还是担心我们会忘了本土的“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文化底蕴不足的缺陷,过于放眼世界而忘了立足本土。例如在捍卫母语教育时,也跟着喊“华语文”的口号,不但要质疑我们的母语是什么,还要放大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俨然一刀切。有时又因害怕方言断根,矫正“多讲华语”运动而两头极端游走,过度放大方言的地位,这又会开创出怎样的格局呢?我们的民情不同,是没有条件像台湾人般斗争,也没有这个必要。

放眼世界的当儿,还是要立足本土。

注:

① 可参见链接

② 具体时间忘记了,印象中是1984-5年间,马佛青总会在太平主办“为大马佛教开拓新境界”学术研讨会提出的口号。

 研讨会的论文集(1998)可以从马华文学电子图书馆下载

 这是《国语辞典》的诠释,可参阅汉典网络词典。

《星洲日报·东海岸》02/10/2021



2021年10月2日星期六

【佛142】勇于承担,敢于负责

 “渐修顿悟”系列之142

01/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