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0日星期三

【佛158】佛教经书可以流通吗?

 “渐修顿悟”系列之158

30/03/2022



2022年3月28日星期一

【346】可以不要闻风起舞吗?

        脸书跳出一个视频,是一起媳妇和婆婆之间的纠纷。拍摄者是媳妇本人,录制过程不断在说明婆婆如何对她不好,还爆出其他家人如何如何的,长达数十分钟。最终是婆婆在情绪失控下被家人强行推进车里载走而落幕。

看了心情很沉重,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引发的后续问题。这起事件绝对没有赢家,只留给各个涉及人士的遗憾和悔恨。

没想到第二天多家媒体竟然把它当成“新闻”报道,还转发有关视频。当事人最初可能要出口气,却演变成让家庭纠纷公开给世人论断,而且是永不磨灭的画面记录,受伤害的何止是一两人?

这样的事情不断在社会中上演,我们从中学习了什么?又该做些什么?

去年年底,王力宏事件烧出了多少的网络判官、多少正义之士?结果又如何?人家的家事我们全听信一方面的说辞就做出判断,若是用以警惕自己还好,用以否定他人则太急进了。

我们是不是该冷静反思,在这“无边界”的世界我们该如何面对社交媒体,以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受到保护?

30多年前我偶然下听到电台午夜的叩应节目,辅导员在给听众解心锁。知名辅导员在节目中聆听妇女陈述家庭的纠纷后,给予劝慰。过程中妇女始终愤愤不平地讲述她的遭遇。可能是因为节目是直播,辅导员不断安抚她,却不自觉在“肯定”她所说的一切。

我对这样的辅导是产生疑惑的。其一,任何人在讲述自己的事件时,一定先设想好说对自己有利的话,以便以受害人的身份寻求安慰。其二,在寻求安慰的同时,又会不断寻求他人的肯定与支持,以确认自己是没有错的,甚至用来当下次争吵的“资本”。如果是这样,事情是否能解决?抑或是助长某方的气焰,却又激起另一方的自我防护意识,结果让事情往更坏的一面发展?最糟糕的是,结局还是让事情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话题?

以前只是电台广播,过去了可以不留痕迹;而今社媒普遍,不但痕迹不会被抹去,而且还把无数的吃瓜群众拉了进来。留言的一人一句,让事主承受言语的霸凌,成为众矢之的。这样带给各造的伤害岂不更大?

不累吗?我们何时可以改变这种风气?

注:

① 莫砺锋老师讲课时说过一个故事:古罗马时法庭审判一个盗墓者,定罪后,法官判词还规定不准任何一方写下被定罪者的名字。原因是罪犯没有资格后世留名。这起事件也是如此,不要再流传,所以我不提供链接。

② 事情发生在2021年12月17日,李静蕾全文“5000字毁灭王力宏”

《星洲日报·东海岸》20/03/2022









图片取自9GAG:Facebook has become the judge of going to heavenor hell nowadays...




2022年3月20日星期日

【345】一天到晚在吃饭

       小学读过一篇课文《一天到晚在吃饭》叫我至今仍还记得。大意是说:

有位学生向老师反映,邻居某某一天到晚在吃饭。老师问是怎么一回事,他说早上上学时,看到邻人在家里吃饭;中午放学回家,又看到他在家里吃饭;傍晚去打球,也看到他在家里吃饭。

课文大概就是这样写,没有多做评论,连老师的反应也没有。但这颗阅读的种子,却在我心里萌芽成长。

我们今天何尝不也常做类似判断,过于相信自己的耳闻目见,却忽略其他因素?

例如:我们倡议阅读教学不必紧跟“先识字、后阅读”的规律,却被说成我们提倡不教学生识字;我们批评说话教学过于注重遣词用句,忽略有效沟通的训练,却被理解成语文教学不必教听说

再以笔顺教学为例。我们不赞同把笔顺抓得太紧,告诉学生说笔顺错误就是错字,得誊写订正。我们没有说不教笔画笔顺。

其实,之所以持这种立场是因为儿童这段年龄,被强迫性地要求做到一些“规范”是颇困难的,“做不到”在学习心理上是一种挫败,影响着学习。所以我们看到大部分儿童都很讨厌重复性地写字,强迫地接过是消极性的抗议。再者,教师过于注重笔顺的教学,便要经常纠结在笔顺的“正确”上,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范书写,并通过测试来达标。例如“方”的第三笔是什么,“及”的起笔是什么等等。如果说笔顺错误就是错字,相信成年人至少有六成要重写两行

笔顺重要吗?重要!不懂笔顺,我们还真不知从何起笔,在哪收笔。不信您拿一行汉字给不谙华文的人书写,他“画”好两个字时,你已写好整行了。笔顺帮助写字是毋庸置疑的。但要不要要把它当成不变的规律,方的最后一笔一定要是撇,错了就要订正?我觉得没有必要。这就像学驾驶,为了应付考试,您会跟足教车师傅的指示。但过后开车您还是会有很多自己的习惯,并不能说这是“错”的,或会造成车祸。

2001年,我们到北京师范大学上课程时,去旁听了汉语老师授课。学生写字时,我们都起哄了,因为学生写字没有依据笔顺。过后问教授,教授笑言:“如果我教笔顺,到今天他们还不会写字。”果不其然,我们今天给海归上课,他们写字都不按笔顺书写,但因为常写也便有一定的速度。他们错了吗?

我们倡导的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等笔顺规则必须知晓,且是给予正面的指导。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笔顺错了也就算了,那是一种习惯,并不影响写字的速度,更不影响字体的美观

注:

“先识字后阅读”是针对学习一个语文的正常规律,母语是儿童自小就习得的,不一定要按照这样的规律。阅读才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内驱力,使他主动学习。识字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积累。可参见我早期写的“先识字后读书?

我们倡议基础教育应该是4C,其中包括有效地口头和书面沟通。因此教学的重点是激发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想写。母语是他们已经习得的,到了学校不应该是从零开始学起,而是加强应用,所以我们的“听说”应该在课堂上自然生成,不是刻意指导遣词用句。有关说话教学的论述,可参阅我早期文章“说话教学该长什么样?

有关写字教学,我曾写过“教写字也要得法”,可参阅。

“方”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 、撇”,相信大多数人写成“点、横、撇、横折钩”;“及”的笔顺是“撇、横折折撇 、捺”,起笔是撇,相信大多数人写成“横折折撇、撇、捺”。

对于写字,一般要求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我们的课标写的则是:“写字教学最终要让学生写起字来能做到正确、美观、迅速。笔画、笔顺的教学应予重视,正确笔画、笔顺是字体美观的基础。到了高年级学生须加快写字速度,写字难免点画牵连,楷中带行。未能以正确的笔画和笔顺来写字的学生,到了这个阶段会面对写字速度赶不上的问题。”前面的说法,我很同意,但是后面一句“速度赶不上”的说法则待科学的考证了。最近我和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的教授同台讲课,有听众问起小学生该具备的语文技能,教授直言“过去是听说读写,现在应该是听说读打”。这虽然是戏言,但却有一定的根据。现今人写作还写稿纸的还有多少人?

《星洲日报·东海岸》13/03/2022



2022年3月14日星期一

【344】老师也下乡

        上周受邀谈“大专佛青社区服务”,我是这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最初的计划书是我草拟,应该够格谈这话题。

  “佛青社区服务”不是原创,而是改良,是参考80年代兴起的“下乡服务”而策划。

发起大专生下乡服务,主要是拉近城乡的教育差异,不管是对教育的认识或实践。这是场教育醒觉运动。

我们遵循这样的理念策划,改良的主要有两点:一、为了提醒大专生不要自抬身份,把“下乡”改为“社区”;二、只是寄宿在某个家庭,取消“被领养”的仪式。

后来因为一些因素,我没有参与1987年的大专佛青社区服务。多年后(2000年),我却在师范学院发起这活动,让师范生也走进社区。

为了应付上周的讲座,我召集当年的参与教师社区服务的营员线上聊天,以获取反馈。意外的是时隔二十多年,大家对这活动还是回味无穷,并认为它对就职后的教学有很大助益。

其一,为了办这个活动,当年他们用了三个月时间筹备,接触了不少社会的精英,给予他们启蒙。抱着共同的意愿筹办活动更增强了凝聚力,共事更有默契,以致在毕业后,他们还可以组团协助学校办活动。

其二,因为他们对教育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孩子共处的时候,更清楚要做什么,不只是到乡区“服务”而已。当年我们以“写作”为主要目的,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扣紧所接触的事与物思考、沉淀、表达。结束前的村民聚会,不是文娱表演,而是孩子们的文字飨宴。参与者都表示,这一次的活动,让他们更知道如何教作文。

其三,由于活动期间的融洽气氛和共识,致使后续活动在很自然的情况下进行,无需刻意安排。二十多年后,听着当年的参与者报告他们接触的“家庭”的概况,分享着谁当了教师,谁出国留学,谁事业有成,是最大的告慰。

今天,这样的活动是不是还有存在的价值?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尤其是现今的孩子已经习惯“足不出户知天下”的生活方式,更加需要有“外人”走进他们的生活圈子,帮助他们成长。

《星洲日报·东海岸》06/0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