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31日星期一

【104】大型公开课

2017年7月中旬,国内约1400名教师云集吉隆坡,参加了一个特别的课程。

这次的课程不是官方举办的,教师们是自愿且付费参加的。限于会场的容量,主办方婉拒了好些非教师的参与,还有很多教师因迟报名而向隅。主办方最后安排网上直播,据悉点击率高达30万人次。盛况可谓空前。

课程主要内容是观看教师上课。4个场次8堂课,每场分别由中国和马来西亚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课文选自本地二年级至五年级的华文课本。学生来自临近学校。

教师给予的热烈反应,反映了他们的需求。聆听理论性的演讲,收获有限;直面教学,不再空谈理论,通过实例反观自己,更有助学习。主办方还特地开放手机热线,让参与者通过短信评课,并由五人委员会遴选12则最佳评点颁予大奖。

根据书面反馈显示,有92%参与者非常满意这次的活动,96%愿意参加后续活动。课堂教学两相对比,中国老师的课比较受欢迎。

中国老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引领学生说话的能力,技巧非常熟练,使学生一直处在乐学的状态中。技术层面的操作,是相当值得本地教师仿效学习。例如本地学生朗读时的坏习惯,在中国老师的引导下,都得以纠正过来。他们没有诃责,没有劝告,而是直接示范引领,学生自然跟上。

反馈也显示,大部分出席者还是赞赏本地教师的备课能力。每堂课都紧扣文本,通过阅读引领学生领会文章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只是技巧不够熟练,时间掌控不好,临场应变能力偏弱,以致表现不若中国教师强。

参与者看课的角度也很好,他们不是从比赛的角度出发,只看胜负。他们的聚焦点也并不仅限于教师,同时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这符合教师专业水平的训练要求。

活动虽已落幕,但另一个学习却开始。由于教学有录像,教师们可以组织起来再看录像,反复推敲,讨论教学中的优劣,以求更全面掌握阅读教学。

感谢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咨询委员会和全国校长职工会办了这样一个课程。这样的活动,让我们为国内的语文教师的热情感动,也对他们的热诚充满信心和期待。我国的华文教育一定会做得更好!

《星洲日报·东海岸》31/07/20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