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日星期一

【113】失焦的年代

常有人问我要如何当一名华小教师。我告诉他们师范学院招生的要求后,有些人还是不相信地说:“是这样咩?”也有些人相信了,却还是要补上一句:“故意刁难华社。”

教育部多年前就强调转型(教改),涵盖方方面面的改良。可是,华社对此却不敏感,对于横跨12年(2013-2025)的教育发展蓝图(Pelan Pembangunan Pendidikan Malaysia, PPPM),就只是悲情地高呼“不公平”,要“灭华教”,签名反对,但对其内容却不闻不问。许多转型计划已经迈入第二波,不再是起步,而是巩固期了,但华社依然不知不觉。

就以录取师资的条件来说,蓝图早就强调未来师资来自SPM毕业生,而且成绩是在前30%的。当局根据成绩统计,定下了最低标准,必须是考获至少五科特优才可以申请。网络线上处理,凡是不符合资格的都无法登录,这也避免了过去靠人事关系的申请。

当局这么做,是要提升教师的素质。也许你会质疑这样的标准不是最好的,但你却没有办法否认这是目前比较好的一个办法。门槛提高了,申请的人和过去一样多,依然是僧多粥少。因此,当局对转型更具信心,短期内不会改变入学要求。

很多华裔依然停留在过去“师训学院”(maktab perguruan)的时代,依然想着没有其他出路了,才来申请当老师。其中还有抱着有“终南捷径”的思想的,认为可以通过当临教晋身当合格老师。

时代真的不同了。不与时并进,就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华社领导争取统考文凭(UEC)受承认,希望独中毕业生也可以成为华小教师。当局还真附顺民意,放宽了录取条件,接受统考文凭的申请。可是多年来,申请的人却不多,被录取的更是十根手指可以数尽。

在这样一个失焦的年代,我们到底要什么,要如何争取,似乎都失去了方向。但是若要内斗,却很在行,狠得仿如有不共戴天之仇。

师范学院早已转型,现在的正确名称是“教师教育学院”(Institut Pendidikan Guru, IPG),不但培训未来教师,也负责在职教师的进修课程。华小教师也不再像过去那样,都是主修华文的,一些不爱母语却爱在华小服务的师范生,他们在五年的受训期间可以满愿,五年受训期完全不接触华文。日后毕业,学校会有办法让他们爱上华文,传递民族香火。

《星洲日报·东海岸》02/10/20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