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9日星期一

【130】两代人的观点

最近一位杏坛前辈写文章评论当前的教育,强调了“应试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考试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只有吃得起苦才能成才①。一位同侪表达了他对前辈的支持,并以“管制中学”为例,认为一些特定的中学定下入学的最低要求,才会促使众多小学生有奋斗的方向;自小有斗志,成功便有希望。

他们论述的主要依据是——我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我且依据这样的思路提我的看法:犹记得我升中学时,是被“管制中学”遗弃的,遗弃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成绩,而是政策的改变。那是1975年,我小六毕业,县教育厅不再依据五年级检定考试成绩分派毕业生的去处,而是根据住家地址调派学校。获悉将到一所被标签为“没有人要去”的学校升学,我犹如面对世界末日,哭了好长一段时间。若当年就此自暴自弃,还真不知是谁的错!

被遗弃反而给我走出另外一条路。反思这段路程,我深觉我并非什么出淤泥的莲花,而是荒地中的野草,凭着坚韧的斗志,与朋友们共同打造一片草原。我们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到了非管制学校②,给老师们注入了新的斗志,重燃他们的教学热情。可见早前的制度对这些老师是多么不公平。再从学生的角度看,由于没有“名校”的压力,我们不需要拼成绩,一切就在自然的教与学中成长,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之中不乏教授、教员、专科医生、工程师、企业家、成功商人……

长大后回顾,这样的学习背景,反而更加契合诸如皮亚杰、杜威、维果斯基、佐藤学等教育家的观念,尤其是杜威的“教育意味着成长”、“教育是目标而不是手段”等观念,更是这种不被过早定格定性,让孩子在环境中成长的真实写照。所以,我后来读到洛克、卢梭、蒙特梭利、朱自强等的儿童观,我更是心有戚戚,绝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可能,绝对可以造就,不要过早给孩子下判断。

从这个角度分析,我发现“读来的学识”和“靠自己的经历”来行事,还真是两代人的教育观。上一代希望通过教育改善生活,十年寒窗的努力就是他们坚守的原则,因此学校拼成绩,他们觉得是合理且有效的。教育因此成了一种手段,是为未来而做的准备。我的年龄虽然也该归类为“上一代”,但因为阅读,因为不断反思不同的做法带来的不同结果,总觉得教育应该还有更好的出路。社会不断复杂化,人心也不停地转变,我们将面对的未来是更为严峻的,功利的教育观是否还合时宜?我们的教育体制是不是需要更大的转变?

注:
① 王介英《大马教育正走向世界前列》
https://www.enanyang.my/news/20171229/%e5%a4%a7%e9%a9%ac%e6%95%99%e8%82%b2%e6%ad%a3%e8%b5%b0%e5%90%91%e4%b8%96%e7%95%8c%e5%89%8d%e5%88%97%e7%8e%8b%e4%bb%8b%e8%8b%b1/
② 1975年小六毕业的华联二校学生,蔡绣丝是全级第三名,潘强华第四名,我第七名,都被派到SM Puteri就读。1976年预备班的成绩,各非管制中学名列前茅的都是我班的同学。


《星洲日报·东海岸》28/01/201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