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星期日

【151】本周最叫人振奋的事

首相委任的教育部长,大多数人都不认识。有人担忧他的宗教学历,尤其是人权律师西蒂卡欣更是直批其背景;也有人欢呼说他有华裔血统,会讲中文。这种表面的理解是不够的,我选择网上搜索。结果发现马智礼博士的资料多如牛毛雨。我择其要转贴在社交媒体,方便大家认识①。

其中有段视频叫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批评国内大学不该过度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②,哪个行业需要人力资源,大学就着重培训这方面的人才。这种偏差的确是叫人担忧的,不但短视且不知学术为何物。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文学科将逐渐被淘汰。

前朝政府为了贯彻这种方针,还制定了一套新的大学生评估制(iCGPA)。出身理工的高教部副部长叶娟呈就高调称颂:“这套评估制度将有助企业界聘请他们需要的员工。”③大学顿时成了人力工厂,通过一套完整的方案训练出标准的人才,以供应给市场。

这套评估制要求学生全面的发展。也就是说除了知识领域外,在态度情感与动作技能上也要兼顾。于是,各个科目在设定时,就得加上情感和行为目标,以符合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的要求。

令人不解的是当局只是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理论④制定教育目标。布鲁姆是在1956年提出教育的三大范畴:认知(Cognitive)、情感(Affective)、行动(Psychomotor),并把各个范畴细分成可以逐步提高的阶梯式学习。其中,认知领域的学习和评估获广泛接受,但情感和行动的划分法却被质疑。最重要的原因是情感和行动上的测量是否能达致客观,并且能如此层次化的测评。如果硬把情感和行动目标结合成果导向,希望在一门课的学习后就给予测量断定,这是叫人费解的。

要求大学编订课程纳入情感和行为目标,并要综合计算其成绩,这本就是外行人的意见;再加上一些编写程式的高手制定模板,要大家据此编订课程,最后还要由专家拿着清单(check list)进行质量评估,这恐怕是摧毁大专教育的惊世之作。

因此,当教育部长宣布大学可以不必依据iCGPA时,我的心情是极度亮丽的。

《星洲日报·东海岸》24/06/2018

注:
①:https://www.facebook.com/sb.wong.520/posts/10156604400753984
②:2013年,马智礼批评我国的大学教育失败,只是按市场需求培训,罔顾了大学生应有的素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kDuzTunB0&feature=youtu.be
③ 叶娟呈在好几个场合如是说。http://news.seehua.com/?p=302967
④:科普: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8%83%E9%B2%81%E5%A7%86%E5%88%86%E7%B1%BB%E5%AD%A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