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0日星期日

【181】给学生打什么基础?

北京大学漆永祥教授对中国的中学语文教育深感忧虑,日前发出忠告,劝请教师不要“一切向形式化、网络化、碎片化、浮浅化、空洞化、百度化发展”,要“坚决抛弃附加在语文课上的承载物,果断扔掉背在自己身上的无用物,解放手脚,降低高度,回归课文”。他提的十项建议,我基本上都同意,除了他的结语:“学语文最重要是打基础”①,我觉得有斟酌的必要。

不同身份,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岗位的人,对事情的看法会有不同。例如维基百科英文版诠释“语言教育”是“学习二语或外语的过程”②,中文版却诠释为“泛指任何语言的教导行为与学习行为”一样,反映出英语圈与汉语圈的人的不同看法。

我是中文系出身的,与漆教授一样是专攻文献学的。在南京大学读博期间,我深感自己的基础不好,所以去旁听武秀成教授给硕士生开的文献学基础课,也听从张老师的建议,把几部重要的古籍如《诗经》《史记》给浏览过一遍。《四库提要》则因部头太大,老来力有不殆,无法看完。

既然选择了文献研究作为自己的专业,我就该这样吃苦般地做,以扎实自己的基础。漆教授的呼吁,我不苟同,因为中学生的出路广,日后深造不一定选择中文系,更不一定会专攻文献学。如果让他们接受爬疏古籍的磨炼,恐怕没有多少人可以胜任,掉队的反而会更多。该给他们“打基础”是没错,但打什么基础却得谨慎。

剑桥评估2003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愉快地阅读是朝向有效学习语文的最佳基础。”③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愉快”,指向的就是要注重学习者的兴趣,才能给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当然,他们所谓的“兴趣”,并不会肤浅到只是投其所好的那种,而是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之美、意境之重要。

迎向人工智能的时代,国际教育圈倡导4C以取代过去的3R。3R即传统教育注重的读写算基础教育,4C则是交际、协作、深度思考和创意④。由此可见,即使是小学教育,也不能再理所当然地要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打基础,该注意他们学习后的满足感,以及激发他们不断探索的动力。

如果要我说中小学生学语文要打什么基础?我会说——多读书,多读几本书,多读几本好书!

《星洲日报·东海岸》20/01/2019

注:
① 人民教育出版社微信公众号,漆永祥《上好语文课的10条原则》
https://mp.weixin.qq.com/s/a_uq0bWwkuHV8ZbtqHGCDA

② “Language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process and practice of acquiring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nguage_education

③ “English is a subject in which reading for pleasure is fundamental to effective study and learning.”
What is literacy? An investigation into definitions of English as a subjec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lish, literacy and ‘being literate’
A Research Report Commissioned by Cambridge Assessment,January 2013

④ “4C Education”, which consists of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reative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helps children deliver their best potential.
https://www.gymboglobal.jp/en-column/135-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