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0日星期日

【249】华文课上说方言

我的学生某次上公开课时,在课堂语中夹杂了一句方言。细心的老师听到了,交流时提出质疑。我的学生反问老师,有没有想过课堂上为什么不可以用方言?然后略述了当年“讲华语运动”对方言的杀伤力。

课堂是教育最常见的平台,师生必须在此构建良好的互动关系。有共同的密码是沟通的有效方式,这密码只要一提出师生便会心一笑,彼此都懂,旁人却不会有同样的那种感觉。这种用语可以是口头禅,可以是俏皮话,当然也包括不同的语言、方言、象声词。它或是云出岫无心,或是花落水有意,却为大家熟悉,无需赘言,就直通其意。例如我国首相在宣布行动管制时,一句ke sana ke sini便胜过千言万语。

若往上推,这种密码的凝聚力,可以上至一个民族。日前我给学生读《登楼赋》,我这样引起动机:今天你邀约阿里去登楼,他未必想去,邀约木都也是如此。但是,如果你邀约一个读过中国古书的人去,他即使行动不便,爬也想爬上去。为什么?王粲登楼慨叹“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勃临阁歌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知烙印在多少文人心中,使登楼带有了不同的意境。

可惜这种文化密码随着反典故、反文言文而逐渐消隐。说“苛政猛于虎”,说“不能与不为”,说“醉翁之意”,新生代恐怕没几人听懂。这是一个民族离散的危机。

密码也是师生打造课堂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密码的文化含量,则代表着这群人的内涵。试想孔孟、李杜、苏辛、梁陈王赵,林吉祥魏家祥,哪些是我们的共同密码,就反映着我们的文化认同感,以及思维的定向。

课堂上偶尔用方言,可增添情趣,乃至提高学习效果,但却不宜放大到要借此而捍卫方言。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从不局限人们的口头语言,强如始皇嬴政也只谈“书同文”。语言放运自然就好,说什么语言是各家的权利,但到了特定的场合,就要行使共同语。官方场合用国语,地方马来语暂搁一旁;华文课中使用标准华语,粤语闽语权且不用。这不但符合多数人的需求,也是对少数人的尊重。

不要太贪心,怕说华语会使方言被灭。看清场合,明白需要才为之。我国华社有些人对中共反感,进而反中国、反普通话,宣扬普通话是中共的政治武器,还真叫人摸不着头脑。

过之犹不及啊!

《星洲日报·东海岸》10/05/202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