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星期五

【84】刘邦孝顺不?

有关汉高祖刘邦孝顺与否,历来多有争论。

持正面意见的会搬出刘邦当了皇帝后,还“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家臣劝说刘父身为人臣,不该再接受皇帝如此大礼,于是刘父在刘邦来时执帚倒步而行。刘邦知道原委后,尊其父亲为“太上皇”,以名正言顺地向其父亲施礼。刘太公是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传为佳话。

持反面意见的,会认为楚汉相争时,有一回项羽威胁刘邦再不投降,便活烹他的父亲,刘邦竟然回答如果真的烹煮,“幸分我一桮羹”。这是因为项羽和刘邦曾经“约为兄弟”,刘邦认为他的父亲,也就等同项羽的父亲;如果项羽要烹自己的父亲,他乐于和他一起分享。

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谁敢说出口?

纵然如此,还是会有人为刘邦的说法开脱。他们认为那时候是形势使然,刘邦不得不这么说。总不成刘邦就此投降?更何况,当时候刘邦审时度势,项羽绝对不敢烹煮其父,所以就狠下心如此说。刘邦这种“为天下者不顾家”的做法反而得到赞许。

另有一件说明刘邦“不孝”的事,却比较少被人提及。话说刘邦当上了皇帝,建好未央宫,便设宴欢庆。有三分酒意的刘邦举杯问他的父亲说:“你最初认为我无赖,不事生产,比不上二哥。请问现在我的成就跟二哥比起来如何?”结果“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如此当众奚落父亲的“无赖”做法,孝不孝读者自行判断。

我更关注刘邦对待父亲的另外一件事。那是刘父去世后,刘邦特别为一座城市命名为“新丰”。有关新丰城的由来,《史记》三家注之一的《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说:“新丰故城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四里,汉新丰宫也。太上皇时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不乐。高祖乃作新丰,徙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原来刘邦的父亲虽然当了太上皇,富贵享之不尽,却始终闷闷不乐。老人家出身清寒,平生交游多是贩夫走卒,喜欢街头斗鸡,巷尾喝酒,一旦居于深宫,再大的富贵还是让他快乐不起来。刘邦因此特别开辟一个新镇,将他父亲的故友全部安排住到那边去,一来可以满足其父亲的需求,二来又可以顾及皇帝的尊严。刘父去世后,这个新辟的城市就称为“新丰”。

我由此联想到最近有部深受民间喜欢的电影——《钱不够用2》。电影情节极尽夸张地突出了孩子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忽略老人家的事迹,以呼吁大家行孝要及时,反哺要亲为。但是在现实之中,恐怕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些人立志反哺的做法就是要挣多多钱让老人家享用,孰不知即使是“太上皇”也难以为富贵而满足。刘邦是皇帝,有足够的条件去满足父亲,一般人却不一定能够如此。自己的生活也顾不好,如何兼顾老人家?

老人家要的不只是富裕,更是心灵的慰籍。如何安顿老人家才是重点。刘邦做到了,你呢?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07/02/200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