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9日星期日

【7】可以改变的

福州的黄如湜老师来马上示范课。她选择教儿童写童诗。我提醒老师这个教学难度很大,因为小朋友会因陌生而不敢发言,影响表现。果不其然,小朋友一开始表现出抗拒的态度,不愿意参与。可是,黄老师锲而不舍,始终没有放弃多加引导,最后创作出来的作品充满童真和灵性,竟叫黄老师感动得哭了。

我不在现场观摩,但听了黄老师的转述,也是动容。

儿童这段年龄,学习能力最强,创作意识也最高。但是,由于大人的无知,这种天赋常常被扼杀了。儿童不但被抹杀了天赋,还要承担起罪名,被说成是条件不好、程度太差。

本地一些专家更绝,说华文教学要“符合国情”。所谓的国情,就是指本地的儿童的素质。按照他们的看法,本地儿童要学习三种语言,加上种种客观条件的匮乏,是不可能把母语学得像中国大陆或台湾儿童那样的水平。这种自我矮化的想法,我是极不赞同的。

年初,同样来自福州的何捷老师在淡马鲁启智上公开课。他更加大胆,一堂课就要教完全不认识的儿童写童话。一开始,小朋友也是不知道老师要唱什么戏,楞柯柯地头也不敢抬。何捷毕竟是名师,充分发挥他带动的能力,最终小朋友抛开羞赧的姿态,和老师互动完成了童话。小朋友的表现叫人激赏。

我始终相信,只要给予小朋友足够的机会去体验,他们是可以表现出固有的潜质的!我们在国内倡导的课内外阅读,更叫我们肯定这点。

我常提醒学生,不要否定小孩子,也不要低估他们的能力,要坚信“可以改变的”。与其埋怨,不如多想如何打造更优质的语言学习环境,如何恰当引导,我们将会看到马来西亚的儿童一样“能”的!

《星洲日报·东海岸》09/08/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