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7日星期六

【佛111】不要去大团体办活动?

 “渐修顿悟”系列之111

26/02/2021



2021年2月24日星期三

【290】哪个作文考题最好?

        我问学生以下三个作文题目最适合作为UPSR考题:我最敬爱的一位老师,最后三分钟,还是防范疫情之我见?

选第一题的原因是:题目很明确,考生都能作答。他们说考题不该难倒学生,应该是他们熟悉、有东西可以书写的,因为作文考核的是书面表达能力。选第二题的原因:考生可以自由发挥,内容不会跑题;批改卷子的看了也不断有惊喜,不觉千篇一律。选第三题的原因:学生都经历过疫情的肆虐,可以把真实的经验写下,这样更可以考核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

他们所说的不无道理,不过我觉得作为考题,还应该考虑两大方向:一、作文该是出自考生内心的话语;二、要考虑考试的导向作用。

我也曾经主张过作文题目越普遍越好,我的自述、我的爸爸都是好题目。学生写后,老师自可透过作文判断考生的语文能力。如果考可能误解的题目,跑题了并非考生语文能力不好,而是诸如紧张、疏忽等因素造成,这就成了不公平的语文测试。后来,我发现在实际操作上,想法不能那么单纯。

其一,考试会助长人的功利心,不但学生会考前做好准备,教师也会协助学生答题。如果题目都是可以猜出的,宿构、套用等手段必将层出不穷。母语测试不只是看语文的通畅力(作文如果是背出来的,将会是文从句顺的),还要看学生会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要避免学生背作文,考题就应该是猜不中,却又不脱离生活,甚至看不懂要求的。考试局这几年的努力值得表扬,我最想发明的东西、我期待、我想改变自己等都是出乎预料的题目(下表附上近5年的考题)。

其二,要考虑考试带来的长期影响。学校一般奉“怎样考就怎样教”为金科玉律,因此考题一定会成为来年的教学和备考的依据。如果考题太普遍,教师便会协助学生背一些可以宿构的片段,以套用在考题之中。背优秀的写人文章,可以写成我的爸爸,也可写成我的老师。这样一来,作文就无法贯彻“我手写我心”的理想。长期下来,学生被训练成会应付考试的写作,却无法很好的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所思所感。

小学基础教育要训练儿童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作文是其中一个很好的手段。除了平时的教学和练习,考试造成的影响也很大。考题如果不是容易猜中的,平时的练习也就不会长同样一个模样了。

 《星洲日报·东海岸》21/02/2021



2021年2月20日星期六

【佛110】一年工作365天

 “渐修顿悟”系列之110

19/02/2021



2021年2月16日星期二

【289】躬行孝道的长者

     虽然官方的训示来得晚,佛教会还是以信众的意愿为先,新年开放让大家进来拈香拜佛。

疫情已蔓延一年,大家都高喊新常态,但我们可有严正看待何谓新常态?防疫若只有居家一个途径,疫后的局面要如何收拾?更何况疫情还不见有结束的迹象,为何不做更好的规划去面对?

穆斯林朋友告诉我,不管客观环境如何,他们还是会坚持履行日常的宗教责任,礼拜不能免。所以星期五清真寺继续开放,大家自律防疫。所以他支持庙宇新年允许开放,只要把关严格就好。

除夕和初一这两天我都在大门前站岗,确保信众遵守作业程序。信众到来的目的,大多是祭拜先人,其次才是佛前上香。这是一种慎终追远的优良传统,过年过节忆念故去的家属,带食物来追思先人在世时的点滴。其中好些还是上了年纪的耄耋老者。由于官方规定70岁以上的长者不能进入,我们只好安排古稀者留守在凉棚。

耆老的表现给我很大的启发。为了给故去的父母上支香,他们是欢喜到来。被阻拦后,虽然脸上有失望之色,他们还是从容坐下等候,让随行的年轻家属入内祭拜。他们或许并不抱有什么崇高的想法,但他们的行为却表现着敦厚的民风。

文化的传承,要靠思想的维系;但传承文化,却不一定靠思想家。像这些老者,他们依然情牵祖上,定时拜祭追念。他们不需要什么理论来支持他们的行为,但他们的行为却充分展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这种行为,比任何拥有思想理论的人来得更鲜明,也更为坚定。

如果去除掉了这种坚持仪式的行为,我们的优良传统是不是还可以延续,还是会变得毫不在乎?这是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

我由是联想到教育界,也有那么一群默默耕耘的老师在奉献。他们未必精通理论,但就是本着一种责任感,严守岗位,一直为了教育而服务。他们没有追寻富贵的欲望,也不期待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们只是忠于职守,奉献个己。他们才是教育界的点灯人。

《星洲日报·东海岸》14/02/2021



 

 

2021年2月13日星期六

【佛109】行到水穷处

 “渐修顿悟”系列之109

12/02/2021



2021年2月10日星期三

【288】识字也讲科学吗?

         今年学院因为讲师不足,我们都得兼课,给非穆斯林学生上道德教育。

在谈到道德教育的学派时,学生从既有的资料分析了自然主义、情感主义、直觉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思想。他们对前三者都持否定的态度,并提出“纠正”的建议,例如认为自然主义就是安于现状,不求改变。

可是,自然主义的倡议者是法国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他的名言“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确实是发聋振聩,不但开创了崭新的儿童观,还影响了日后的教育。与其去纠正卢梭,不如明白为何他提出自然的教育主张。

理性等于科学,科学代表真理,真要抱着这样的观点处世?也许《呼啸山庄》(Wuthering Heights)该被列为必读之书,让学生去了解情感、直觉的作用,体会理性的盲点。

在分析自然主义的意义时,我想到的是语文的学习。中国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一部语文教材中,总共有多少个印刷符号?有多少成语?词汇量是多少?出现频率是多少?……我们的语文教学,吃亏就在于没有科学性,没有真正地深入调查研究,随意性太大。”

就因此,曾有学者在努力往科学化教学路向走。他们通过语料库收集儿童常用语,企图为之按年级区分各年级该学的词汇。一直到1990年代,研究论文依然显示这种分级识字的做法在实践上面对多种问题,不易突破,难以有效执行。

真要先定下词汇,才来教儿童识字吗?我对此是很怀疑的。清代龚自珍曾写《病梅馆记》,反对人们按固定的审美标准来栽种梅花,特购三百盆梅树,边流着泪,边为这些梅给予解放,立志要在五年内还梅树以自然面貌。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束缚孩子们的学习?

儿童学习第一语文是习得的,是在没有计划下,在自然能的环境中生成的。如果他们所处的环境语文的运用更为广泛,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也就相应提高。这是更加类似实证主义,靠实践而生成。只有第二语文的学习要讲究科学,要理出一套系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为什么我们不多用力气给孩子们打造更好的语文环境,而要他们跟着标准走,当机械儿童?

回到各个学派的伦理观。我不能苟同用一个学派的思想来涵盖学习。学习应该是很自由自在的,学派的观点有可取之处,但却该明其就里,让它们各自归位,明其然亦明其所以然,才有利于学习。

注:

① Naturalism, Emotivism, Intuitionism, Rasionalism是伦理观的四大流派。

②"God makes all things good; man meddles with them and they become evil." Emile by Jean-Jacques Rousseau.

《星洲日报·东海岸》07/02/2021



 

2021年2月6日星期六

【佛108】我在队伍中

 “渐修顿悟”系列之108

05/0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