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9日星期二

【221】厦大学生的启示

某次我和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中国籍学生闲聊,才得知该校中文系只有49%的课程用中文教学,51%得用国语或英语上课和考试。

该校中文系自2015年开办,已经栽培了一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马来西亚学术认证局(MQA)确认其学位。全校学生约3千人,六成以上是本地学生。中文系学生约150人。

当我听到中文系得用英文授课,颇感惊讶。我问他们师资成问题吗?他们说不会,欧美很多汉学专家都用英文授课,海峡两岸三地也有不少双语专才。

我好奇地问中国学生何以到马来西亚念中文系,是不是国内大学申请不到才做的后备选择。没想到这个不太礼貌的问题却没有令他们尴尬,他们表示是以第一志愿到这里来,看中的恰恰就是我感惊讶的用英文教中国的文史哲。他们志在四方,来马来西亚求学,是希望用相对较低的学费修完学士课程,之后再到欧美读研究所,成为中英双语都行的汉学家。

我听了惭愧不已。我和许多国内的中文专才一样,只精通一种语文,若要我们用英文写论文或授课,便感委屈,仿佛被“欺负”了。还真比不上新一代的中国青年,小小年纪便放眼国际,希望构建更多东西方对话的桥梁。

回想我初到师范学院就职,因人手不足,经常就是忙于上课,少与其他同事沟通。某次轮值主持内部培训课程,秀了流利的马来语,同事因此另眼相看。他们以为我也像“桃花源”里的住户,只沉浸在自己的母语世界。其后二十多年,我在学院一直都参与主要的工作,并没有因我的专业资格而被边沿化,靠的就是还吃得开的马来语。有时我会慨叹,当年若学好英语,今天说不定我走向的是国际舞台呢!

厦大开了个新局面,让本地中文专业的学生得以和中国学生一起学习,视野相信会因此拓大。对此多元的发展,我是欣喜的。传统中文系也该加把劲,协助学生建立更高的视野,走向国际。

《星洲日报·东海岸》28/10/2019

【佛41】母难日岂可快乐?

为了写此文,在网上搜索资料。看到萧悦宁博士在2011的《东方日报》专栏写过这么一段话:“生日、诞辰是值得‘庆祝’的;‘父忧母难日’却只能‘纪念’而不可‘庆祝’——天底下哪有儿女大逆不道庆祝父母受苦受难的道理?身为佛教徒,我们应以身作则,停止使用‘祝你(父忧)母难日快乐’这种不伦不类的贺辞。①这正是我想说的话。既然有人提出了,就不再赘言。

何以佛教徒喜欢将生日称为“母难日”?且来溯源追究一下。

网上称源头是出自元·白珽《湛渊静语》卷三:“近刘极斋宏济,蜀人,遇诞日,必斋沐焚香端坐,曰:‘父忧母难之日也。’”

网上也称出自佛经,《大正藏》收录《佛说孝子经》,其中有段文字说:“佛问诸沙门:‘亲之生子,怀之十月,身为重病。临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难言。……亲恩若此,何以报之?’”没有注明译经人名,只写“附西晋录”。②我们相信这部经与《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一样,属“疑似部”,是佛教传入中土后要积极走入人群而编写。③这反映佛教和汉民族文化融合的其中一项重要元素是“孝”,而在倡导孝道之中,佛教特别提出“父忧母难”,“母危父怖”等说法,提醒大家要谨记父母之恩。

文献中正式出现称生日为“母难日”倒是在《西游记》。第17回,黑熊怪过生日请客时说:“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 ④ 小说采用很多民间流传的说法,例如称《心经》为《多心经》都是珍贵的民间习俗材料。因此我们相信将生日称为“母难日”的说法,应该是唐后明前。

我国继程法师早期写过一首歌词《含泪的感恩》,由凌克夫先生作曲:“那似乎是偶然的一天,你从温暖的室内,终于接触到室外的冷,你呱呱的啼声,表示内心深处,存在着对恩的感激。这不该是偶然的一天,你年年都会记住,终于又度过一个生日,你欢喜的庆祝,是否内心深处,已忘了对恩的感激?可曾知道,当两个生命,挣扎着生存,是痛苦与欢乐的交织,是呻吟与欢笑的交响,是含泪的满足?或许会有那样的一天,你终于体会到,世间最珍贵的母难日,是无可取代的。这是内心深处,充满着对恩的感激。可曾记得当母亲痛苦挣扎的时候,是生存与死亡的一线,是施恩与受惠的一刻,是含泪的感恩。” ⑤

这首歌正好反映佛教徒对“生日”该有的态度,不只是庆祝,更是对当年“母难日”的纪念和感恩。这一天多行善布施,肯定比“母难日快乐”要有意义。

此外,余光中也有《母难日三題》,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注:
① 2011年2月17日《东方日报•海东见闻录•06》,见檀香寺网站 http://thanhsiang.org/ch/node/2648
② 《大正藏》第16册。
③ 《父母恩重经》历来没有入藏,但其后敦煌、大足、黑水城先后出现文献,表示唐后这部经广传,深为民间喜爱,因此《大正藏》收录。
④ 《西游记》第17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igwJ9P1VIQ

“渐修顿悟”系列之41
25/10/2019

2019年10月22日星期二

【220】智慧比知识重要

小学五年级华文课本收录《智慧比知识重要》一文。原文出自中国培训讲师吴甘霖。文章提到孔子的马因误吃庄稼而被农人扣押,弟子们去索回的事迹。故事见于《吕氏春秋》:

“孔子行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 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

课文详细写了子贡索马失败,马夫却成功索回的经过;也写孔子给学生们解惑,解释何以子贡做不到的事,马夫却轻易做到了。课文带出的教育意义是——知识重要,智慧更加重要。

教这篇课文时,老师常总结成“子贡只有知识,没有智慧”。可怜孔门十哲以言语闻名的端木赐(子贡),从此背负了污名。这是浅层理解课文的结果。

其实,文中写孔子说:“最好听的音乐是韶乐,可是请飞鸟聆听,可能是噪音。光有学问和口才,并不能担保你事事顺利呀!”这段话其实是作者偷天换日的妙笔,把庄子的话让孔子给说了:

“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庄子表达的是他一贯主张的自然法则,养鸟就要用养鸟的方法养,让他们回归深林,遨游江湖,如果用养人的方法养鸟,鸟反而死去。课文写马夫对农人说:“你不在东海耕种,我不在西海牧马。但两地的庄稼却长得一个模样。牲畜难以驯熟,不懂得人事,怎知那是你的庄稼不该吃呢?”这段话颇有哲学意味,让学生好好揣摩,岂不有助更好理解课文的教育意义?

我们的社会也常犯子贡的错误。论学识,无人可比,辩论起来有理有据,语惊四座;可是放到真实生活,却常把事情搞砸,弄得神憎鬼厌。智慧比知识重要,因为智慧使行动有结果(行必果),带来胜利;知识则不一定如此。

《星洲日报·东海岸》20/10/2019

2019年10月17日星期四

【佛40】别太用力反外道

温金柯老师脸书发帖说:“上星期刚从马来西亚回来,亲身见识到马国佛教界一些人的见解和思维方式。今天又看到这个记者会的内容,不觉失笑。因为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个记者会根本就是在帮卢台长打广告,打知名度,会吸引更多人想去参加那边的法会。让卢台长还没有到马来西亚就给大家一个预告,造成未演先轰动的实际效果。”①

这是针对《星洲日报》新闻“佛教团体吁抵制附佛外道”的回应②。新闻说:“马来西亚佛教团体代表呼吁我国所有佛教徒认清附佛外道对佛教及社会造成的混淆及伤害,同时也希望我国所有佛教团体能一起抵制,坚持正信佛教的立场。”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有马来西亚佛教咨询理事会、国际佛光会马来西亚协会、马来西亚金刚乘佛教总会及清流论坛、终南山龙泉禅寺监院大弘法师、甲洞国会议员林立迎。他们“呼吁我国所有佛教徒及佛教团体,对附佛外道日益严重的问题采取行动”,而且“提醒我国的佛教徒能了解正信的佛教,不要被这类附佛外道混淆及受到影响”。

我的看法和温老师一样,所以多年来,我们都不肯走入误区,为他人免费造势宣传。温老师说这样的做法是“对假想敌出现不安、紧张、忌妒,还有无效的策略,纯粹是在发泄情绪而已”,确然,自家人出走,怎能只怪外来的诱惑,而不反躬自省,检讨自己的弘化事业是否做得有效?尊严是靠自强换取得来,不是靠声讨别人,召开尊严大会换取的。这样的做法,只会给人小家子器的感觉;犹有甚者,找上国会议员,给人试图寻求政治干预。这就仿佛像是小孩子吵架,请出大人或报告老师那样滑稽。这不但要给人笑话,而且会树敌,把更多人赶出佛门。

我常也向学生讲佛法,从来我就只宣说正信的佛教,没有破邪,更不攻击异端。一些不同信仰的学生听了,没有因此改教,反而告诉我:“谢谢您让我了解真正的佛教,解除了疑惑;更谢谢您让我了解护教的重要,我会向您看齐,积极为自己的信仰做些事情。”信仰是个人的选择,不要企图去改变他人;但是真理却是普世的,人人都该追求。这里的真理,指的是导向人类更和谐、更健康的生活。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佛团如此做,恐怕更容易感受到“破邪显正”引发的反弹③。近年来,我总觉得佛团耗太大的力气“破邪”,仿佛击掌水面,水花虽四溅,于己却茫无一效④。把力气用在探讨应运新时代的弘法模式,岂不更有益?攻击异端徒害己啊!⑤

注:
①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6230872128261&id=1758808247
② https://www.sinchew.com.my/content/content_2132146.html
③ 参阅拙作“破邪才能显正”: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2012/11/214.html
④ 拙作“不要耽于学习小道”: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2012/11/215.html
⑤ 拙作“攻击异端徒害己”: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2012/11/216.html

“渐修顿悟”系列之四〇
18/10/2019

2019年10月13日星期日

【219】离地的言论

有位朋友好评时局,却总给人不着边际、脱离现实的感觉。网民笑称他“离地”。我还真不知离地是什么意思,上网查询才知是香港人创造的新词汇,指想法或行为脱离普罗大众,不能客观反映民间疾苦的做法。

我不禁想到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典故。《晋书》记载天下荒乱,百姓没有食物吃,很多人都饿死,惠帝竟然问:“没有米饭,为什么不吃肉粥?”①生活养尊处优的社会精英,实际操作的劳动者,是两个阶级的群体,彼此若不交往,仿佛活在两个世界,难以找到交会点。观点之离地,由此而见。

我的工作是培训小学教师,并非终日与小学生在一起的前线老师,论经验、论体会和感受,肯定不能与他们相比。我的言论分分钟会“离地”,被戏称为 “讲”师。我不喜欢如此,于是我化被动为主动,经常走入校园,多与前线老师交流,希望从他们那边获取反馈与宝贵的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让自己较为“贴地”。

古人强调“知行合一”,要知也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我的工作,让我在知方面占优势,倘若不化为实践,用在真实的教育环境,那么我的知恐怕便是空中楼阁,离地数丈。

《传习录》载王阳明先生的话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是非常赞同的。又说:“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一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确是真知灼见。

我常警惕自己:知而不用,就无法让知得到考验和印证,这样的知是无法深透的。即使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言论恐怕仅是揣摸,难免离地。离地还强行辩驳,离真知便要更远。反之,行不以知为基础,很快便要进入瓶颈,难以突破,甚至落入自设的经验框架之中,欺骗自己,也让自己拘泥在一小格局之中。知和行一定要并行,才有真知灼见。

注:
① 《晋书·惠帝纪》:“帝文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星洲日报·东海岸》13/10/2019

2019年10月11日星期五

【佛39】契机契理有先后吗?

印顺法师推行人间佛教,说这是契机又契理的佛法。他是这样解释契机契理的:“契机,即所说的法,要契合当时听众的根机,使他们能於佛法,起信解,得利益。契理,即所说的法,能契合彻底而究竟了义的。佛法要着重这二方面,才能适应时机,又契於佛法的真义。如专着重於契理,或不免要曲高和寡了!如专着重於应机,像一分学佛者,只讲适应时代,而忽略了是否契合佛法的真义,这样的适应,与佛法有什么关系!”①

这个说法给我很大的启发,也成为我从事宣教工作的指导思想。

后来,我学术上的导师张宏生教授告诉我们:“程千帆先生说两条腿走路,是要提醒我们兼顾文献学和文艺学的知识,扎扎实实做学问。作为初入门者,我觉得你们该先抓文献学,扎好这个基础,发表的言论有凭有据,便可立于不败之地。至于文艺学,现在推不上去也不急于一时,先把根基做好。”我遵从师命,博士研究便从文献切入,不敢发一家之言,先重视材料的爬疏、归纳、整理、概括。

我在想:契机和契理是不是也该如此?有没有先后之分?可以先契理再契机吗?又或者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若没有把握可以“入佛智”,就别“以欲钩牵”,以免欲火焚身,度人不成反被度?

综观佛团开办的佛学班,有些舍佛教经典不用,也倡导弟子规三字经的背诵。这是过于契机吧?有些却又一定要讲三归五戒,四谛八道,三十七品,百法明门样样来,没有一丝的现代教育技巧,这可又过于契理吧?印老说的“只讲适应时代,而忽略了是否契合佛法的真义,这样的适应,与佛法有什么关系!”不正是前者的毛病?而后者却又是“不免要曲高和寡”,如何吸引青少年到来学习?

我认为:就个人的修学来说,确该是重契理多于契机,爬疏经文,深入经藏,绝对有必要。但是要能续佛慧命,让正法久住,我们却不能如此要求所有人,尤其是对佛法一无所知的青少年。“善巧方便”肯定是要用上的,这可正是考验我们的智慧与慈悲的时刻。学佛后的工夫就在此刻彰显。

不兼顾契机和契理,佛法难以弘扬!

注:
① 语出《佛在人间》之“人间佛教绪言”。印老晚年著有《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收录在《华雨集》第四册,亦有单行本出版。

“渐修顿悟”系列之39
11/10/2019

2019年10月9日星期三

【佛38】佛陀是伟大的教育家

有次我给弘法人员上课,提到印老在《佛在人间》提出的观点:“释尊的祖国迦毗罗,如何富庶,如何强盛,在佛教的传记中,显然是夸大的。事实上,当时的迦毗罗,早已沦为波斯匿王的憍萨罗国的附庸。”我们无须强调释尊舍弃荣华富贵有多伟大,实际上如此的舍弃还真只是小儿科,何况释尊还面对更加严峻的挑战,他有更高的抱负和理想。导师说:“释尊悲悯众生如一子的心境上,因种族的歧视,互相侵夺而陷国计民生於悲惨的境遇者,又不止一个迦毗罗,不止迦毗罗需要正义的救济吧!这使释尊痛心众生的自相残杀,而有别辟坦途的必要了!因此,释尊在倡导佛教的解脱论中,没有忽略世间。这是对的,正确的出世观,是必然的配合着世间的净化。”

这番话给我很大的启示,所以我特别提出。没料到的是有学生因此而感到沮丧。她说释尊“别辟坦途”的说法难以接受,佛陀本就为第一大事而出家、修行、解脱。她的反应,使我更体会印老提倡人间佛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印老同部书中也提到:“释尊曾慨叹的说‘我此甚深法,无信云何解?’‘我宁不说法,疾入於涅槃!’在‘五十七日’的长期思考中,度着独善的生活。最后,决定创设一种适应时代文明,深入而浅出的宗教。但不单是适应,在这适应浅化的里面,显示出释尊的本怀。”这也叫一些佛弟子感到不可思议和沮丧。佛内心还会“挣扎”吗?

印老被誉为当世三藏,熟读经典,他的说法是有根据的。《法华经》载:“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於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於涅槃。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英国广播公司BBC根据巴利圣典拍摄的佛陀纪录片,也特别提到佛成道后留守当地数周。

我关心的是:佛沉浸在禅悦中是作何思维?面对当时候大众的错误认知,他该如何启迪他们生起正见?现今的佛教诞生实从佛说法后算起,他是如何度化众生,以致归信者日增?

后世画的佛陀说法图,大多像大型讲座般人群围绕,恭敬聆听。但是佛说法四十余年,更多时候是一对一感化众生,对象有社会各个阶层的人,而不只是修行人。老人、病人、妇女、儿童、善人、恶人都有。若把佛度众生的事迹加以探讨,不难发现实际上佛是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知道如何向众生宣说契理又契机的教义。

“渐修顿悟”系列之38
04/10/2019


2019年10月7日星期一

【218】师范与大学

马来文报章日前报道“21所师范学院将关闭”,震惊各界。教育部长迅速回应,指这是假新闻,并指责报馆很不负责任,把前朝的议程张冠李戴,误导国民。

风波引起我的回忆。我是在马大教育学院(Fakulti Pendidikan UM)修读教育文凭(Diploma Pendidikan)后,才成为合格的教师。一年的课程,学习半年,实习三个月,还来不及适应便被送到学校就职①。若非自己的学识还足以应付,到学校难免有捉襟见肘的窘境。

后来我转换跑道,到师范学院当讲师②。最初的一年,主任安排我教现代汉语和文学,这是因为同是中文系毕业再修教育文凭的他知道,从中学过来的老师还没有能力教导教学方法。那一年,两位同道给我介绍了多本关于语文教学的书,让我恶补。可是,学生出外实习时,我还是得到学校视察。这时候我往往左支右绌,内心惶恐不安。还好学生年龄和我相仿,容易打成一片,不但接受我,还乐于和我一同成长。

这段经历让我感受到大学提供的教育课程,和师范学院有很大的落差。大学是学术机构,偏重认知的学习领域,以培养独立治学能力为重点;师范却是个职业培训所,不但注重认知领域,还重视情感和行动力的培养。大学虽然也提供教育课程,但时间太短,学生得到的仅是知识,无法感受到教育的原生态。师范则不然,学生在三五年的培训期中,身置教育环境,亲身感受教育生态,常会思考教育的有效方法。因此,师范毕业的教师相对较快融入学校工作,有效执行人师的责任。

此外,大学录取讲师的最低资格是学术文凭,师范教师却必须有若干年的服务经验。前者因此偏重传授知识,却无法培训师德和交流教学经验,理论的阐述会予人离地之感;师范却不同,讲师有中小学教学经验,熟悉学校的操作,师范生也有很多机会直面中小学生,在不断地接触和熏习中,心理上和能力上都比大学教育课程占优势。

因此,我觉得师范学院有其生存的价值,报馆捕风捉影的做法应该被谴责。

注:
① 1988年初我在增江北区中学实习,5月毕业后上金马仑苏丹阿末莎中学执教。
② 1991年12月2日到关丹德伦敦师训学院报到。

《星洲日报·东海岸》06/10/2019

2019年10月4日星期五

【佛37】你会去劝说他们吗?

上个星期天,我给彭亨马来西亚大学(Universiti Malaysia Pahang, UMP)学生讲“佛陀对众生的爱”。

讲座中,我给学生看印顺导师《佛在人间》的一段话:“在四十九天中,运用智力、悲力、无限的精进力,从一切障碍中获得解放,彻底体悟了人生的真谛,成为人间的佛陀。释尊体悟的人生真谛,与实践的轨则——道,在祭祀生天与苦行解脱的印度时代思潮中,显然是格格不入。释尊曾慨叹的说‘我此甚深法,无信云何解?’‘我宁不说法,疾入於涅槃!’在‘五十七日’的长期思考中,度着独善的生活。最后,决定创设一种适应时代文明,深入而浅出的宗教。但不单是适应,在这适应浅化的里面,显示出释尊的本怀。在波罗奈的施鹿林,开始为五比丘说法,推动了不共世俗的四谛法轮。”

我问学生:“如果你们是佛陀,经历那五十七天的思惟后,你们会去说法,让世人了解修行的真相,走向正道吗?”结果有近20人举手说会,没有人举手说不会。我再问:“你们是用常识回答我,还是用内心的声音回答我?”他们一脸愕然,不知道我说什么。

同样的话题,我搬到学院问我的学生,结果是近10人回答不会,只有1人回答会。您看到差异吗?UMP的学生和我初次见面,他们不了解我,回答问题时很自然用常识回答;我的学生早习惯了我的教学方式和为人,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的教育何尝不也如此?学生被训练得用常识或知识回答问题,to play safe,不是用内心回答。

我跟UMP的学生解说:“当你的认知和观点与群众不一样时,你有两个选择:一是努力去劝说众人,改变他们的想法;另一是保持沉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知道,如果你决定去做,那是一条充满荆棘的路。你们不妨设身处地想想,香港的事件,假设您通过严密的考察,弄清了事情的真相,有了个明确的立场,请问您会选择对持另一个立场的人说明吗?我可以相信你们刚才举手是真诚的,这很好,表示你们也有佛的‘本怀’——慈悲,也就是你们所说的爱!”

佛爱众生的表现就在这里。五十七天后,他开始说法,先对五比丘,然后一直扩大到恒河两岸,度众无数。要改变大家既有的想法,是很不容易的。佛陀45年的说法,正是他的智慧与慈悲的具体表现。

“渐修顿悟”系列之37
27/09/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