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

【256】阅读教学的转变

2011年教育部推行小学标准课程,语文科就特别注重阅读,占课时的40%。这是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PISA和PIRLS先后推介阅读力测试①,作为引领青年学习的新方向。

他们发布的文件指出,阅读必须摆脱过去过于注重技术层面的习惯,要进入理解和深度理解的层面。技术层面的学习包括识字、积累词汇、发音、朗读、分析句和段等。深度理解则涵盖获取信息、推断解释、整体感知、评价鉴赏、联系现实等。

如果注重技术层面的培养,阅读材料不过是个例子,只要有文字组织成文,就可以利用。90年代我们培训老师,阅读课就按这样的规律教:默读、找生字、解词、造句、习写、问答、朗读。

现今谈深度阅读,教材就不能只是例子,它必须是值得一读再读、耐人寻味的文章。课堂上教的,也不是照本宣科,死抠课文,而是要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并培养他们成为热爱读书、喜欢思考的人。哪怕是一个字,一个句子的改变,可能也会误读文章。当然,这不是说每篇课文都要深阅读,有些时候浅阅读、速读也是一种乐趣。

最近我在网上搜索唐诗“枫桥夜泊”的教学视频,觉得大都犯上刻板解读或过度解读的毛病;要嘛解词、解句、讲大意,再不就是把诗讲得太绝对,像是自己写的那样。

其实,诗歌充满意象,读者可想象的空间是很大的,从“月落、乌啼、霜满天”到“寒山寺、钟声、客船”,从看得到的实物,可读出作者所在的地点和时间,还可思考时空是定点还是动态,然后去揣测作者的心情。

我试过让学生读了诗歌后,让他们看四幅图,问他们哪一幅图比较像读了诗后,浮现在脑际的画面?过后,我让他们先在小组讨论,才综合交流。这样的阅读,学生更加像是读者,直接参与到文本的理解和诠释中,体现更自由更自主的阅读活动。

注:
① 点击官方网站链接:
OECD's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PIRLS 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



《星洲日报·东海岸》28/06/2020


2020年6月27日星期六

【佛76】妓女也能证道

“渐修顿悟”系列之76
27/06/2020

2020年6月23日星期二

【255】鸭子不会飞是常态吗?

由于新冠肺炎,人类的生活常态被打破了。有幸活在2020年的人都见证了,原来天空可以那么蓝,河水可以那么清澈,公路上可以没有车子川行,不必打卡上班也可以挣钱,学校停课儿童照样可以学习……

近日,我国疫情暂脱离了紧张时期,政府也宣布防疫进入复苏期。虽然“新常态”一直被提起,但是更多人心中所想的却不是那样。大部分人认为行管令期间的一切是“非常态”,是会过去的,一切将恢复原来的样子。专家此前所说的“无法回复过去的常态”,不过是危言耸听。果真如此吗?过去的几个月,是上天赐予人类休息的时光?

美国病情放缓,但每天还有一两万人确诊,数百人死亡;南美洲如巴西,单日确诊人数突破五万;北京突告急,重开的学校又再关闭……我们真可那么放心“回复过去”?万一病情再爆发,是不是再放假?生活可以那么写意?

人类史上面对过不少类似的灾难。灾难过后,生活都会有改变,出现新常态。这告诉我们,人类不但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还善于调整;在逆境中不但求存,而且愈斗愈强。

“新常态”应该是“旧常态”的改进版。这是因为人类善于吸取过去的经验而改变,求取进步。

动物界可能就不如此。比如说,鸭子。今天我们熟悉的鸭子是经过长期驯化后,才被培育成肉用型、蛋用型的家禽。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些鸭子源自绿头鸭①,本来是会飞的,而且每小时可飞65公里。绿头鸭自由觅食,能振翅高飞,生活在野外本是生活常态。被人类圈养后,它们进入新常态生活。饭来张口的生活是写意的,适应了新常态的绿头鸭,变了家禽鸭。新常态比旧常态好吗?家禽鸭的结局如何,大家心里有数。

人类不同于鸭子,我们该更主动开创“新常态”,不能甘于被驯养。我们目前看到的新常态是被动的,病情逼迫出来的。这种新常态也许很快又会打回原形。

但若我们细心观察非常态时期的作息,敢于检讨旧常态中的恶习弊病,把正面的纳入新常态,生活将迎来更美好的阳光!

注:
① 点击链接查看绿头鸭物种概述:
动物世界·绿头鸭Mallard

《星洲日报·东海岸》22/06/2020

2020年6月19日星期五

【佛75】真假佛陀

“渐修顿悟”系列之75
19/06/2020

2020年6月14日星期日

【254】水性和扬花

看好,我说的是水性扬花,不是杨。

“水性”和“扬花”是我最近两堂中学华文课的譬喻。第一堂在行管令前应吉隆坡中学华文教师联谊会邀请,给中二学生上公开课,读《太阳语》①;第二堂则是行管令期间的线上讲座,谈《诗经》②。

前者是直面学生,我用“水性”教学,不预设具体目标,顺应学生的反馈给予指导。我不用我的理解来讲《太阳语》,以免强塞硬灌,变成了物化教学,只传授知识。我让学生看单元收录的三篇文章,然后按序排列所喜爱的。过后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寻求共识,却不一定要有结论。在小组中学生是比较敢发言的,他们会企图影响他人赞同他们的选择。

有了这样的讨论垫底,我们才进入班级讨论。学生有话可说后,教师就得适时矫正、提点、启发,让学习的意义建构起来。这时候,教师若主导性过强,学生将失去发言兴趣;教师若随波逐流,什么都好,学生也会迷失。水性的教师,自身的内功要更加深厚,备课要更加严谨,预测种种的可能。

线上教学是开放式的,我选择采用单向式教学。“中文母语课堂”的目的是“带你游走生命画廊”,我得像天女般散花,让大众见证多彩的生命,所以我称之为“扬花”似教学。我的《诗经》课不会停留在一个点上讲解,我把中华文化的内容顺势带出,也把人类的历史、哲学、文学的常识带出,像摆地摊式地尽展精华,让顾客自己挑选所需。在技巧上,我不但讲,也广泛搜集和剪裁网上的材料播放,包括音频、视频和文字素材。美学家蒋勋、大学教授李山等,于是成了我的助教。

这样的方式其实是我的“母语课堂”的上课常态。特点就是内容丰富、烧脑。我故意避开可能给予学生的压迫力,不要他们处在“学习语文”的状态,而且之后还有很多功课“增强”。我要他们在很自然的状态中接受自己祖先的文明熏陶,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尊重古人,珍惜传统,继往而开来。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在直接示范学习的方法。学生听课后,都可以依样葫芦,从网络中获取学习资源,学会辨识真伪,判断好坏,把别人的精华转为己用。

注:
① 这堂课在今年3月8日假文冬武吉丁宜温泉度假村上。
详细报道
② 线上中文母语课堂从6月7日开始,讲座视频重播,密码可向法情版主获取:


《星洲日报·东海岸》14/06/2020


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

【佛74】悉檀一词的错译与诠释

为了讲“四悉檀对教学的启示”,我在优管搜索四悉檀讲座的视频。结果发现几乎所有讲者,都把“悉檀”解释为“普遍的施予”。大意就是说这是个华梵结合的词语,“悉”是汉语,意思是“普遍”,“檀”是梵语音译,“檀那”,即布施的意思。

可是,现今网络科普网站如维基百科,都说“悉檀”是梵语siddhānta的音译词,意译作成就、宗、理等。其中,维基还引用了陈寅恪的一番话说:“隋智者大师天台宗之祖师,解悉檀二字,错得可笑。好在天台宗乃儒家五经正义二疏之体。说佛经,与禅宗之自成一派,与印度无关者相同,以不要紧也。”陈先生是近代大学者,多篇佛教考证的文章都很有份量,如曹冲称象、华佗、莲华色尼等的考证都广受关注。因此,他如此嘲讽佛教界极为尊重的智者大师,可见“误译”和“错解”的问题是存在的。

“四悉檀”最早见于龙树所著《大智度论》,鸠摩罗什汉译,其后在中国影响极大,开创几个本土佛教宗派。由于有文献明确记载,四悉檀的内容是没有争议的,即:世界悉檀、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和第一义悉檀。

称“悉檀”是华梵结合出自《法华玄义》①,智者大师是根据他的老师南岳慧思所说。我觉得把四悉檀解为“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是非常好的一个说法,而且并不违背原文的意思,不管是南岳慧思也好,智者大师也好,他们并非信口诠释。

最近看一篇中国人大博士生的文章,提到“借由‘释名’而赋予名相新的意义,逐渐成为了僧人诠释经典、阐扬己意的津梁”,我非常赞同。作者对南北朝时期的翻译做了详细的爬疏,并说“天台智顗对译词的重新界定和灵活运用,既呈现了汉译佛典中对siddhānta的翻译状况,也体现了不同解释背后的意图”。

作者的结论是:“四悉檀对于智顗来说,并非只是《大智度论》里对八万四千法门的解释框架,更是还原佛法契于听法者的根性,使众生‘随类各得解’的重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智顗所倡导的siddhānta新解,虽然不符合梵语原本的语意, 却贴切地反映了智顗释经和立教的根基。”因此,作者认为译师们的努力,“既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佛教理解的成熟和完善,也张显了一个异文化宗教在中国扎根、发展和壮大的过程”。

我同意这样的一种考证和结论。陈寅恪先生的说法,不过出现在《与妹书》③,并不像他考证莲花色的文章那般论述严谨。将这种“闲话”出版,我觉得是对逝者不恭敬的做法。至于现代讲四悉檀的大德,我觉得该说清楚词语的原意,不该过于“俗讲”。

注:
① 天台智者大师说《妙法莲华经玄义》卷一:“南岳师,例《大涅槃》,梵、汉兼称。‘悉’是此言,‘檀’是梵语,悉之言遍,檀翻为施。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言悉檀也。”
② 向慧《对悉檀(Siddhānta)一词的翻译与解释——以南北朝时期的讨论为例》,刊于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宗教研究》2015年6月。
https://www.dropbox.com/s/y6hpn6khqyfkp26/Siddh_nta.pdf?dl=0
③ 陈寅恪先生《与妹书》收录在金明馆丛稿二编第356页,三联书店2001年4月北京第一版。

“渐修顿悟”系列之74
12/06/2020

2020年6月7日星期日

【253】华文不只是一个科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3年小学毕业生469,079人,其中约两成是华小毕业生,有93,020人。2018年报考SPM华文的考生有52,754人,除了辍学、另谋升学出路之外,约有半数的华小毕业生是不报考华文的。

主客观因素都有,错综复杂。我们不谈中学生不能决定的因素,只从学生的自由意志来说。他们何以放弃学习华文?

有人说是因为华文考试很难。我对此颇感纳闷,华文科考试怎样才算容易?是否要问猫是不是有一张嘴,两个耳朵,四条腿?还是理解题找关键词照抄?又或是作文考常见题目如海边野餐记?该如何解决学生宿构的问题?再说成绩在哪个等级,也不是考试分数决定的,何以怪华文科难考?

华文太难该是个假议题。年前有高官还向兔子开枪,结果考试局召见我们时解释说:“我不知道华社在吵什么,华文在我国华小是媒介,不是一个科目。我们要对比参照的是大陆、港台等地的华文水平,不是新加坡。”这位马来官员的说法,我至今一字不忘。

也有人说华文很枯燥、乏味、不好读。如果这个论点成立,我支持华文被遗弃。那么没用的东西留着干嘛?可是,现实却是我所接触到的中学华文老师,大多都很努力编订更好的课纲、教材、评价方式,甚至还致力改进教学,以让华文的学习更加实用有价值。如果不去看这些前线工作者的努力,却抱着20年前的观点评定华文教学,无异桃花源内的村民。

中学生不报读华文,将直接影响华小的师资。去年师范学院要招千多名华小师资,人数竟然凑不足①。此时此刻,我们还在高喊什么政治打压的,恐怕是浮泛无根之言。

培训华小师资,近年来都是根据科目培训。师范生按申请时的主修科定位(如华小科学、华小体育),然后再自由选择一个副修科。如果师范生不了解华文在华小是媒介语,也朝华文很难、很乏味的说法看齐,在学期间不选修华文,不止也成了避世的秦人,日后教学恐尚得历经浮沉。

华文在华小是媒介,不只是一个科目。

注:
① 新闻见链接: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nation/2019/04/16/287152

《星洲日报·东海岸》07/06/2020



2020年6月5日星期五

【佛73】念念不忘唐僧西行

“渐修顿悟”系列之73
05/0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