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学生讨论小学五年级课文“童年的发现”。
学生说: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童年的发现,展现了孩子求知若渴、大胆求知、想象力惊人的特点。文章采用了倒叙手法,先交代自己9岁便通过独立思考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接着详写发现这个规律的过程:从发现自己会在梦中飞行,到请教老师而引出“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的困惑,最终在不断观察和思考下,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数年后,生物老师讲解胚胎的演化过程,正和自己当年的“发现”不谋而合,禁不住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轰出了教室。作者因此安慰自己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先钻研教材,把握文章的重点,才来思考如何教学。”这是我们一向遵守的原则。基于上述的解读,我的学生建议先帮小学生梳理课文内容,以把握作者发现胚胎的演变过程。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提示,下来可能就会探讨“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了①。还好他们没有这样想,而是把重点聚焦在“笑”上面,因为作者开头就假设性地说“笑”,后面又以实际发生的一次“笑”来呼应,是个值得思考的点。
我同意他们对课文重点的看法,但我不太赞同花太大的力气去梳理课文。这是因为即便是梳理,对作者想说的“发现进化论”还是无法参透的,这本来就不是作者写作此文的重点。他只是交待一些背景而已。如果为了了解进化论而去搜索更多资料,这就不是在指导“阅读”,也脱离了“语文教学”的重点。
我问他们这个背景的交待,很难理解吗?他们说不是,但就是内容写得不详尽,所以之前大家研课时,参与者大多表示对这个过程感到模糊,所以建议先梳理。
我对此提出异议。我认为这是惯性思维使然。就像我们常说不先教生字新词,就无法读懂课文一样,结果常常“无限上纲”,把词语解释得太全面。学生做到四会②,却没有进入文章的阅读。这篇文章的结构其实并不复杂,没有必要多加梳理。用关键词语引领学生讲述课文大意后,把焦点放在深层的解读应该更有意思。从阅读力的训练看,这不只是提取信息,更是推断解释和整体感知的层面。
至于说文章展现孩子“求知若渴、大胆求知、想象力惊人的特点”,我也不认同。这是作者的回忆录,他没有必要吹嘘自己小时了了。他是要借助一个小发现,说明另一个大发现。小发现是胚胎发育的规律,大发现却是在小发现之后引起的风波。前者因而略写,如果教师因此多找资料补充,就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后者用了文学的手法,把“笑”写得耐人寻味,且趣味盎然。尤其是后面一段说“自我安慰”的理由,更是有趣③。
学生有所领悟,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多次的“笑”来揣测作者著文的目的,整体感知文章传递的信息。我很期待教学的火花。
注:
① 课文眉批的重点依序是:我是个喜欢思考的孩子,渴望弄明白事实的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弄清真相的痴迷,被老师的说法证实,不但发现科学道理同时也领悟人生道理。最后发问:“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② 识字教学要求做到四会:会认、会读、会写、会用。
③ 前面写上课时,本可以交待教师的讲解就是,作者却有意强调教师的身份——年轻的女教师,原文还特地直陈她的名字,这是颇为有趣的写法。作者说的“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会带来“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是不是实写?自我安慰还是自我调侃?
《星洲日报·东海岸》25/07/2021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