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8日星期日

【75】不要只提概念

中国特级教师蒋军晶讲课时,点出教育界的一种现象,老师们就是爱谈概念,缺乏实际的操作思考。过后,在一场座谈会中,以蒋老师为首的与谈人大谈他们对语文、语文教学、语文测评的看法。一名与会者在发问时间,不忘调侃蒋老师,说他怎么也只是谈概念,不谈操作。

我觉得这是犯上概念混淆的错误。蒋老师谈的“概念”,并非指专业术语而已,老师要做的并不只是实践,也要懂得教育理论、语文理论,也就是说必须读通许多专业领域里的“概念”。这是基础,不搞好,难以走远。至于蒋老师所谓的“爱谈概念”,指的是一种类似口号的术语。被一些专家或官方引用后,铺天盖地成为流行语,仿佛在这个圈子里的人必须挂在口中才算入流。早期的如“素质教育”、“语文素养”等,现在的如“翻转教育”、“微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室革命2.0”等,泛滥不已。教育部搞21世纪新教育,也罗列了一大堆的新名堂,不喊上几个教师可就不入流了。

这种爱喊概念的陋习,官方和民间都喜欢。本来这些概念是专家的思想结晶,是一种智慧产品,可是沦落到只剩口号的时候,就成为一线教师的紧箍咒,一听到就要头痛。例如90年代教育部从美国引进思维技能教学(KBKK),推介了十多种思维技巧以及思维图。从那个时候开始,教师每堂课的设计,都要注入思维技能元素,才算达标。可是,真正掌握这种技能的内涵的有多少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吗?最终演变成清单式的教学(Check-list),只要有进行貌似的活动,就算过关。

为何会如此?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培训人员本身对概念认识不够,只是鹦鹉学舌般地传达指示。我曾请教过培训官,结果发现他对某个思维技能的理解还真限于官方提供的材料,莫说不能举一反三,就连多一个例子他也说不出来;另一方面一线教师也有责任,大家已经习惯了“喂养式”的教学,总是期待官方提供完整的讲义(最好还是课件)以便应用,虽然网上资料很多,从不愿意下功夫跟进探索,以搞清楚新的概念。

蒋老师批判的现象——只谈概念的确是陋习。一个概念提出时,最初一定是热腾腾、火辣辣,你说我说大家说,最终却难逃冷却的结局。可是,像KBKK这样的概念,真的是一无是处,只是口号吗?有必要像一般事物求更新,而用新的爱丁(I-think)来取代?又或者是我们对这些概念消化不来,不懂如何加以贯彻使用?

《星洲日报·东海岸》08/01/20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