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7日星期日

【108】爱搞名堂的教学

在一个饭局的谈话中,台湾林文宝老师说:“大陆的老师就是爱搞名堂,什么诗意语文、情趣语文、童真语文的。”《语文教学通讯》主编裴海安先生回应说:“我就任期间,也允许过十来种用定语来限制语文的文章发表。我当时的想法是:教学要有创意,有个性,有人研发新的主张,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

裴主编的说法我基本上同意,但还有一些事项值得思考。要把语文教学的经验,提炼到一个理论的高度,不只是要具备相关的知识,还得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才可凝就;如果欠缺教学的深度理解,就给自己的语文加个模糊的抽象定语,不过反映了个人的浮躁奢华。再者,一个新主张不过只是冰山之一角,不要放大到一切都该如此,否则将得不偿失。

“搞名堂”仿佛刮风,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反反复复,难有建树。季羡林教授曾无限感慨说:“不断搞改革,今天搞一个名堂,还没开好头,一个新名堂又来了。如此反复,一个领导一个法,下面的思想自然混乱。”我想我们的情况也不遑多让,政治上如此,教育也是如此。

我曾据此和南明教育集团干国祥校长讨论,他如此评论“搞名堂”:“这只不过是一个‘理论界’的词语,无论词语怎么变,真正不变的,是听说读写,是理解和表达。”确然如此,根本上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抓紧,“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就是这个意思。教育不能像风向标那样,随风摆动。

林文宝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甚有意思,或许因为他身处台湾,知道那边的人爱搞名堂,爱立山头,自立门户。犹记得约20年前我赴台师大进修,抽空到佛学会与主事者讨论佛法,还真有“乃不知有‘佛光’,无论‘法鼓中台’了”之慨。是不知,抑或不想知?教内尚且有“老死不相往来”之风,真不可思议。宗教事务尚且如此,竞争更为激烈的教育界肯定亦然。

我自幼就很抗拒山头,只推崇“但开风气不为师”。“风气”是共同的理想,不过是一种理念;要如何落实,则任由八仙过海。可以偏重一家,但不宜罢黜百家。

我们接受各种新的主张、新的概念;但不要只推崇一个,然后无限放大。

《星洲日报·东海岸》27/08/2017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