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4日星期一

【347】我这样教《草船借箭》

我曾在大陆给六年级学生上《草船借箭》。整堂课“没有学生和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没有历史人物的深度挖掘,没有天马行空的大胆想象,也没有学生精彩的课堂发言。”

我略述了故事的梗概后,便让学生细读课文,各自写出一道他对课文感困惑的问题。过后他们在小组中讨论,尝试解决同学提出的问题。小组要从中选出一个他们认为最“好”的问题,也就是阅读课文和讨论后仍无法回答的问题。问题要贴堂,然后全班一起讨论。这时候有老师的参与了。从中,我们再挑出最“好”的问题。

个人提的问题,在小组中往往得到解答。如“曹操为什么不用火箭?”“曹操调动六千弓箭手,为什么却有一万人射箭?”贴堂的题目也有一些是他组回答得来的,例如“周瑜给诸葛亮十天造箭,为什么他只要三天?”但也有一些是难以回答的,如“为什么鲁肃要帮诸葛亮?”

针对没有办法从课文中提取信息回答的问题,我让他们阅读原文。他们就如我设想的一样,可以从原文找到答案。原来改写疏忽了重要的情节,造成了破绽。我这样布置教学,除了想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提高阅读力,也想让他们亲自感受到“阅读经典”的重要。经典是一座座高山,要善于从中汲取养分。

我的课,还有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一艘草船承载五六千支箭,怎么还说离去时是‘船轻水急’呢?”这是一个好问题!我顺势带出“演义”小说和历史的差异,创作的想象还是会有纰漏;史籍反而不会出现出问题。

这样的一堂课,看课的老师似乎不太懂,看不到激情四射,太平凡。一位随行的评课专家三个月后这样评论:“黄老师追求语文学习的本真,没有站在教师的角度给学生设定‘小疑’‘大疑’,而是把这个皮球踢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分享着,体会着,不论多少年后,他们依然会想起这位来自马来西亚的老爷爷交给他们这个读书方法。难道这样朴素而富有深度的课没有它独有的味道,不让人拍案叫绝吗?”真叫我有知音难觅的慨叹!那一声“老爷爷”倍感亲切。

   我们常说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他们当学习的主人,但是真要落实,还真不容易。这堂课,我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师者”只是从旁协助,引领着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早阅读中发现问题,再通过文本对读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构最终被发现,是非常值得欣慰的。

注:
① 2018年6月15日,我受北京市延庆区教育委员会出席国际儿童阅读教育论坛,上了这堂公开课。报道链接。其后,三个月后,又受邀参与“云南大课堂”给学生上同一篇课文。报道链接

② 这段话引自隆阳区板桥镇中心学校的董会平老师在微信上发布的课后观感。

③ 原文写周瑜派鲁肃去见孔明。孔明一见鲁肃就说恭喜,因为曹操中了周瑜布下的离间计,杀掉了精通水战的蔡瑁、张允。孔明要求鲁肃回去后,不要告诉周瑜他知道这个计谋,但忠厚的鲁肃回去还是说了。这是周瑜想杀诸葛亮的主因——这个人太厉害了,于我军不利。课文一开始说周瑜妒忌诸葛亮的聪明,有点太过了,缺少“剧情”的张力。诸葛亮答应三天内交箭后,周瑜又派鲁肃去探听虚实。诸葛亮一见鲁肃就说鲁肃害我,让鲁肃深感有愧,于是过后才在不损己方利益下帮助孔明,包括不照实禀报、借船只等。毫无疑问,这样的情节安排是非常巧妙的,不但面面俱到,而且人物的形象更加突出。改写的课文失去了这些神韵。

④ 经典不是平地冒起,也不是吹嘘出来的。学生如果不阅读经典,只是看改写过后的文章,不但无法感受原本的故事的巧妙,也错失体会名家的神来之笔。这是非常可惜的。幸好就是有改写的篇章,让我们有机会借此引导学生去看原文,通过比较感受原文的珍贵处。  

⑤“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虚构的情节。不过,这个虚构有迹可寻。《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草船借箭”的故事原型。主人公是孙权,“大船”受箭尚且“偏重将覆”,要调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可见草船是无法承受五六千支箭而又轻松离去的。

⑥ 这篇评论可参看注②的微信号链接。我真的很感动董老师看懂我的课。邀请我到北京去的吴琳老师,以及之前希望我可以到云南给教师培训的俞群老师,似乎都没有看懂我的课。吴琳老师说我失去了《最后一头战象》时期的魅力,向大陆老师看齐了;俞群老师说她还是喜欢《最后一头战象》。我自己倒觉得《战象》有点哗众,踏实度不如《借箭》。
 
《星洲日报·东海岸》27/03/202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