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学中文,是低着头的。讲英语的同学,身份比我们高贵。即使进了大学,图书馆架上进口的中文书,还带有黑笔涂画过的痕迹。
中六报考华文,有多少劝阻的声音?“没有前途”是最深切的关怀。一股傻劲推动我们伴随四书五经,沉浸于唐诗宋词的秋月春风,大有“虽万人吾往矣”的气魄。当时心里会抱着最坏的打算:挤不进狭窄的本地大学,就跟学长们一样,到宝岛侨大去。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万幸马大中文系毕业!毕业后到中学执教也教本科。虽经历过“表姐和阿灿”的年代,也看到长辈“祖国”回来只剩一身衣裤的窘态,欣慰的是学生还是受我们影响,热爱中文,肯在他人去祷告时跟我学中华文明发展史。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四书五经的发祥地突然强大了。学中文可以抬头了吧?事实却不如此!侠客喜欢的是维护弱小,强大的就必须打下去。精英们左一句胶,右一句强国,过去要委屈求全,现在变得理直气壮,理直气壮抗拒传统。中国文学变成华文文学,中文系变成华人研究系,说是要断奶,只有切割才能成长。
这时,你不得不信牛顿——作用力都有一个等值反向的反作用力。压力引发我们的反弹;压力解除了,我们便倾向惯性定律,不止停滞,可能还自我腐化。反中华如果是外来的,我们会更珍惜中华;反中华如果是内部引爆,中华就将被践踏。不信,看看百年前如何反儒,如何批孔老二。
中华文明不是只属于中国的,而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洪流,断代肯定受到时空的局限,不能一窥全貌。不需因噎废食,因个人的喜好而大肆鞭挞发源地,诋毁当地子民。管中窥豹很容易以偏概全。
庄子说秦失凭吊老子,哭三声就离开。人问其故,秦失说:“刚才我看到的场面是悲戚的,但是当中有很多人是不想哭而哭的,他们只是受到气氛的影响。所以我也哭三声。”放到今天的世界,秦失说的其实是“跟大队”才是时尚。秦失却认为这是迷失本性。
我愿当现代秦失。我希望守护初心,坚定中华民族身份,爱惜先哲留下的智慧遗产。
继往才能开来,没有根,枝叶再茂密还是受不起风吹雨打。所以,如果有人问谁还要说孔孟老庄,李杜苏辛,我会站起来说:Let me try!
《星洲日报·东海岸》12/04/2022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