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5日星期二

【98】辛弃疾的村居

那天观赏了一则中国教师的示范课,教材是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其词曰:“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是脍炙人口的诗作。
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教师很有条理地讲解,把教学重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不过,我对其中的两点是质疑的。其一是老师说词作描绘了农村的一个五口家庭的和谐生活。二老带点醉意地坐在门前彼此“媚好”,大儿子在溪东豆田里锄野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小儿子最潇洒,躺在溪边剥莲蓬。其二是老师说:“这首词描写了农村的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这是作者所向往的生活,因此更会激发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

我对这“五口之家”的怀疑是因为“翁媪”是否还有稚龄儿子?辛弃疾或许是以一个“旁观者”身份写作,没有把自己写入里头。虽然写的不是作者本人的家庭,但却勾画出“老有所养少有所依”的温馨场景。作者自小受儒家思想影响,这种生活正是他所向往的。因此,文中所写的老人与小孩儿,当是相隔了两代的亲情。

“醉里”的解释也待斟酌。老人家何故无端喝酒?辛弃疾的词作常出现“醉里”,例如名句“醉里挑灯看剑”(《破阵子》),“醉里却归来,松菊陶潜宅”(《生查子》)等,就是那么一个“略醉的人”听到吴语的温馨,看到老有所养少有所依而感欣慰。

至于说这是辛弃疾的理想生活,也得仔细讲述。这种温馨的场面也许不过是个苟且偷安的写照。若说这样的场景可以激发他抗金复国,这是有点牵强的。但若说这样的温馨场景使他向往和平,厌恶战争,倒是顺情顺理。可是,这绝非辛弃疾的性格和理想。要知道,辛弃疾自幼怀抱恢复大志,一生戎马中度过,希望的就是能够一洗靖康之耻,回复大宋河山。他和主和派水火不相容,是不会苟同于偏安的局面的。

为什么他又会写如此的农居生活?

辛弃疾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他的作品流传至今的有六百二十多首,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风格之多样,都是两宋词坛中的佼佼者。其中,抗金复国是辛弃疾的作品的主旋律。至于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世情民俗的作品,数量也不少。何以这两种矛盾的心理会集中出现在一个文武全才的爱国诗人身上?

这恐怕是时代的局限了。南宋偏安苟且的政局,统治阶级内部的派别斗争,朝野上下的疲弱无能,使作者的满腔热血难以舒展。因此,南归后的辛弃疾其实是苦闷的,所以常会抒发类似“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满江红》)的情怀。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3/06/2009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