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1日星期三

【130】泰山、鸿毛之死

2009年12月的《咬文嚼字》收录了周文凯的《“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本义考》。我看了才惊觉原来我对“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的理解是错误的。于是我便按图索骥,翻查资料核对,发现周文是正确的。不过早在1984年的《史学集刊》,就有王同策的《“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究何所指?》清楚辨析了这句话的本义。

这句话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原句作:“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有人认为这句话出自《燕丹子》,但《燕丹子》究竟成书于何时还是个争议。那是因为《汉书•艺文志》没有收录此书,《隋书•经籍志》才有。汉人应劭《风俗通义》和王充《论衡》多次提到燕太子丹,但却没有引用该书,直至《文选》李善注才见引用。所以这部书到底是先于《史记》还是为后人伪造,还待进一步的资料说明。

《报任安书》和《燕丹子》引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重”与“轻”,是对不同作用、价值和意义的“死”所抱有的态度。人生于世,本来就难逃一死,但有的时候,要把死看得很重;有的时候,却要视死如归。例如面临那种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死,就要坚持生命是可贵的,不要做无谓的牺牲,对“死”该看得“比泰山还重”;反之,如果是为国捐躯,或面对死亡和正义的抉择的时侯,就应该视死如归,把“死”看得“比鸿毛还轻”。

可是,这句话传到了今天,却不是这么一回事。我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发现大家喜欢把重于泰山的死和轻于鸿毛的死作对比,乃至提出谁的死是重、谁的死是轻的。于是像司马迁、岳飞、文天祥、戚继光等人就要中选为十大“重于泰山”的死;而像赵高、秦桧、袁世凯、董卓等人,就要被判为十大“轻于鸿毛”之死了。

为何会这样?我且狗尾续貂一番,查找到了几条资料,显示到清代为止,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依然如上面司马迁所说的那样,是对死亡的一种观点,不管是轻死或重死,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死。

例如唐人白居易说:“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生或轻于鸿毛。’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李陵论》)

元人张养浩:“人之有死,犹昼之必夜……太史公谓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非其义则不死,所谓重于泰山者;如其义则一切无所顾,所谓轻于鸿毛也。”(《风宪忠告•全节》)

清人徐枋说:“贤者诚重其死乎?曰:非然也!贤者诚不自重其死乎?曰:非然也!吾死而重于泰山,则贤者视死如鸿毛矣!吾死而轻于鸿毛,则贤者视死如泰山矣!”(《侠士论》)

关键的反而是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课收录的《为人民服务》。毛泽东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看来,今人受毛泽东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才认为死有轻重的不同分量。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4/03/2010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