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星期五

【228】孔子如何预见未来?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2.23)

、朱熹说:“王者易姓受命为一世。”这是因为孔子回答子张时提到“夏、商、周”三个“朝代”,而朱熹所处的“宋朝”,还可以再排列出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等异姓王统治的“朝代”,所以很自然联想到“王者易姓”为“一世”。按照这个说法,“十世”就是“十个朝代”,孔子是否预见他以后的中原会有不同朝代的诞生?这是有待商榷的。

钱穆说:“一世为一代,古称三十年为一世,十世当三百年。”按照这个说法,子张问“十世可知”,就是问未来三百年的事情是否可以预见。李零也附和这种解说,所以他不忘调侃孔子说:“‘百世’是三千年。孔子死,到现在,还不到三千年。现在的事,他做梦也想不到。”

李零的说法似乎又太过了。孔子不是说可以预知未来的一切,而是说预见未来的“礼”,皇侃说“礼变则制度改易也”,也就是说孔子所说的“礼”,实际上是一种制度,或说是“政治体制”。所以孔子预见的是未来的政治体制。

未来的体制如何得知?从汉人以下,都在说“三纲五常”,“文质三统”。朱熹有为这些词语做注释。他说“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文质”是“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而“三统”是“夏正建寅为人统,商正建丑为地统,周正建子为天统”。朱熹进一步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也就是说孔子预见的是“三纲五常”是永恒不变的,可以变的只不过是实行时的一些细节。

不过,“三纲五常”、“文质三统”的说法都是孔子以后才提出的,何以现在把这些概念放在孔子的话语之中?

更为玄妙的是汉人还把“三统”之说解释得更加神奇,什么颜色的交替都出来了。朱熹显然看到这些弊病,所以说:“圣人所以知来者盖如此,非若后世谶纬术数之学也。”朱熹接受“三纲五常”的说法,是因为他认同这些内容就是孔子所讲“不变”的内容,所以虽然后出,还是可以接受。
在解释孔子的说法上,李零的说法很清楚。他说:

“古人研究历史,主要靠因果链,往是因,来是果,鉴往知来。占卜、赌博,靠归纳胜率,也使用类似的方法。孔子看历史,主要看三代损益,即后面的礼比前面的礼,增加了什么,减少了什么,除去增加减少的东西,就是始终不变的东西。他是靠这种加减法预测未来。……孔子认为,只要掌握了历史的加减法,在连续中控制差异,就能做长程预测,不仅三百年的事可预测,三千年也行。”(《丧家狗》)

其实,较朱熹早的邢昺也点出了孔子和学生这段对白的重点。他说:“此章明创制革命,因沿损益之礼。”也就是说后来的统治者一定会吸收前人的经验,去芜存菁,把好的留下来,把坏的剔除,这样就能够使礼制更趋完善,政权也因此更加巩固。

孔子所言是“理想中的世界”。现实是:一个政权或会延续前朝的腐败风尚,变本而加厉。按孔子的“理想”,出现这样的情况,难免就要有十世、百世了。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5/03/2012

2 条评论:

  1. 礼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没有健全的教育制度,即使满腔热血也是镜花水月。无法承先启后。则民族精神枯萎在即。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