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0日星期六

【261】彼可取而代之

秦朝末年,项羽和刘邦争天下的事迹,流传千古,为人津津乐道。

对于这段历史,后人知之甚详,归功于司马迁的《史记》。

不过,司马迁对于楚汉相争,情感却是偏向项羽的,以致后人常说他有“抑刘扬项”的倾向。不过,这只是司马迁整合人物形象造成的一种差异,他忠于史实的态度,还是叫人称许的。

司马迁这种态度,后人大多认同。例如唐代杜牧有诗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看似批评项羽的不能屈伸,但却流露更多的惋惜与崇敬之情。宋代李清照也有诗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的崇敬赞美之情,更是毫无掩饰,直说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敬他当年宁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东的英雄气概。

也因此,项羽成了历史上一个很特殊的英雄形象。司马迁把他的事迹编入记载皇帝生平的“本纪”之中,率先为“不以成败论英雄”做了诠释,并充满感情地塑造了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

然而,对于历史,司马迁还是坚持如实报道的,绝不扭曲。例如对于汉高祖刘邦最终称帝,他记载了一段重要的说话,说明刘邦的成功并非偶然。刘邦称帝后,要群臣说说他成功的原因,高起、王陵说是因为高祖体恤属下,并可与人民共享富贵。高祖直言:“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是的,刘邦的天下是靠张良、萧何、韩信打下的,所以他说:“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反观项羽,司马迁在《淮阴侯列传》借韩信的口说:“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蔽,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可见项羽的“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实在是致命伤。

读《史记》就是如此,不能偏于一隅,只看一章。同时期的历史事迹,在不同的传记对读中,我们才惘然大悟,知道司马迁的历史眼光和睿智。
司马迁有时候还会通过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来撰写人物,在传记中,这称为“细节描写”。

例如,《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写:“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在《高祖本纪》中,司马迁又如此记载:“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同样见秦皇,两人的反应却是孑然不同。项羽的霸气,刘邦的沉着,被人称颂。

看到这个细节,我突然想到,如果易位而想,不说看的人的心态,而说皇帝给人的感觉,我觉得这两种态度确值得皇帝思考。如果一个皇帝一无是处,说话叫人发笑,给人一种“彼可取而代之”的感觉,那么这种皇帝还是趁早禅位比较好。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1/11/2012

3 条评论:

  1. 黄讲师,我不是中文系或历史系的本科生。
    但对中国史素有兴趣,打算几年后出国修读中国史硕士。
    我想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做好准备,研读史书,充实自己。
    但史书众多,如二十四史或二十六史、资治通鉴乃至一些文史笔记等,种类繁多,让人不知从何下手。
    读过您之前的文章《踏入学术的门径》(http://wongsienbiang.blogspot.com/2011/10/137.html)
    治学的两条腿是文献学和文艺学,而文献学是基础,而要把握好文献,就得先学习目录学。
    那么,研读中国史书,要知其目录书,是不是也该从程千帆先生的《校雠广义》开始着手呢?
    谢谢。

    回复删除
  2. 目录学是一切学问的入门,您可以先接触。目录学陈列的书籍目录,包括经史子集,对通览学术概况很有帮助。

    回复删除
  3. 好的,谢谢!!
    如有疑问,再询问您,感恩..^^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