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星期五

【288】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中学时读过一篇文章——朱光潜的《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文章很长,不是必读篇章,但是收录在华文课本里,我们还是悄悄地把它读完。

朱光潜(1897~1986)被称为美学大师,是中国美学学会的第一任会长。他先后在英国和法国获取硕士、博士学位。由于学贯中西,所以他的视野广宽,贯通古今;由于善于美学,其作品在平实的生活中取材,让读者在平凡中看出不平凡。《朝》这篇文章就是典型的朱光潜美文。我高中后懂得立志读书,敢于在生活中奋斗,追逐自己的理想,多得这篇的文章的启发励志。

文章开头作者先说自己的经历。他说他创作诗词,往往就是兴之所至,挥笔成文,写好后看着高兴,自我感觉良好。有一回朋友直接批评他的诗词,叫他震撼。朋友指出:“你的诗词都来得太容易,你没有下过力,你欢喜取巧,显小聪明。”这一番说法,叫作者捏了一把冷汗,发现自己的创作太过随兴,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的一种游戏之作,不是千锤百炼之作。

从这样的开场白,作者引导读者切入他的写作目的:“从这种失败中我得到一个很好的教训。我觉得不但在文艺方面,就在立身处世的任何方面,贪懒取巧都不会有大成就,要有大成就,必定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作者跟着对自定的题目做了更深的诠释:“‘抵抗力’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术语。凡物在静止时都本其固有‘惰性’而继续静止,要使它动,必须在它身上加‘动力’,动力愈大,动愈速愈远。动的路径上不能无抵抗力,凡物的动都朝抵抗力最低的方向。如果抵抗力大于动力,动就会停止,抵抗力纵是低,聚集起来也可以使动力逐渐减少以至于消灭,所以物不能永动,静止后要它续动,必须加以新动力。”

“人像一般物质一样,也有惰性,要想他动,也必须有动力。人的动力就是他自己的意志力。意志力愈强,动愈易成功;意志力愈弱,动愈易失败。不过人和一般物质有一个重要的分别;一般物质的动都是被动,使它动的动力是外来的; 人的动有时可以是主动,使他动的意志力是自生自发自给自足的。”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能不为最大的抵抗力所压服。我们如果要测量一个人有多少人性,最好的标准就是他对于抵抗力所拿出的抵抗力,换句话说,就是他对于环境困难所表现的意志力。”

阐述他的观点后,作者引用古今大哲作为例子,说明他们是如何往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如何在奋斗中磨炼自己的意志,促进自己的成长。对于这些大哲,我们惯性的会说他们“成功”,其实在他们的奋斗中,并没有看到成功的喜悦,反而是身后他们的成就越发叫人怀念,他们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文中提到的孔子是如此,耶稣也是如此。

作者概括说:“生命就是一种奋斗,不能奋斗,就失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能奋斗,则世间很少不能征服的困难。”又说:“能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是人的特点。人在能尽量发挥这特点时,就足见出他有富裕的生活力。”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主观的能动性。如果我们一味追求避开抵抗力,生活肯定失去色彩,不但贫乏无味,而且死气沉沉。抵抗力大才能激发我们活着的热情,发挥无限的创意和奋斗力。

全文五千多字,但是发人深省,予人动力。您肯去找来看看么?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6/05/201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