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4日星期日

【29】变才是正道

一位老师在社交媒体发布80年代的小学华文课本,不忘补上一句:“我们都是读这些课文长大的,课本会有问题吗?”言下之意就是为什么要搞那么多花样,经常换课本,让老师轻车熟路,用旧课本不是可以发挥得更好吗?

这不禁让我想起刻舟求剑的故事。剑掉下水,剑主不马上跳下水去找,只在船舷做了个记号,以为到岸边再找比较容易。殊不知流水早把船易位,在船上看到的船舷是没有改变,但船下早已是另一个世界。

看待世事,本就该辨清变与不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自己最初的心态,最原始的那个意念;变的则是外在的一切,制度、条规、做法……虽不至于瞬息万变,也该是日新月异,在变之中求取进步。

有个故事说,养猴的人为了节俭,对猴子宣布以后每天早上只给三颗芧果,晚上四颗,结果猴子起哄。养猴人于是说:“好好好,早上四颗,晚上三颗。”总数量不变,只是早上多发了,猴子就被骗得高兴不已。猴子毕竟非我族类,容易受骗,但个中揭示一个道理,有变就有新的感觉,就会激发新的动力。人类亦是如此,绕操场跑了三圈,感觉会累,逆向再绕圈,却找到新的动力,来劲了。可见:变!才是正道。

教育部基本上是十年调整一次课程纲要,这是符合基本要求的。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曾说:“如果我们用我们的老师教我们的方法教现代的学生,那我们将夺走他们的明天。”实际上,进入信息时代,世事的变化更大。有大学研究显示,大三学生将发现他们在大一的课程已经过时。十年才变一次,恐怕也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在这方面,我发现华社对“变”的认知是远较他族慢的。例如师范学院早在2007年已经升格为大专,颁发学士学位了,很多人却还是停留在过去,要求师资专业文凭(Diploma);小学老师都要有大学本科资格,却有人认为只要SPM文凭就够;五年半的师资课程,训练出来的老师是具有指定学科的“专业”资格(specialist),教育法令也指定教师得按主修科执教,但华校却依然当老师具备的是通识资格(generalist)……

在变的洪流中如果自己不肯改变,将逐渐被潮流淹没。

《星洲日报·东海岸》24、01、201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