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6日星期三

【57】再谈作者

之前写过几篇关于分析文学作品是否要结合作者生平来谈的文章。

其实,我的用意就是要提醒大家“知人论世”固然重要,但是在文章作者的分析上却不该落入一个既定的框框之中,一方面给人一种好像不知道作家的生平就无从分析作品的感觉,另一方面又予人为什么要分析作者生平的模糊印象。

我举过好几个例子。像对孟尝君的评价,如果我们知道王安石的生平,我们就会了解何以他会如此评析孟尝君,何以他的观点与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孟尝君的评价有如此大的差异。

古人写诗也是自己的生活历练的投影,所以知道作者和时代背景,都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内容。李白、杜甫的诗歌都有他们各自的特色,苏东坡、辛弃疾也有他们的精彩。凡此,了解作者生平,甚至知道他们的作品是在哪个时候写的,对我们更深入的理解作品内容,将有很大的帮助。

唐代杜甫、高适、岑参和储光羲四人在游慈恩寺塔后,各自写了一首诗。闻一多先生考证这首诗当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从大环境(时代背景)看,这有助我们对四人的诗歌内容的理解。莫砺锋教授从小环境(诗人背景)看,进一步总结出这四首诗的作者“并非站在同一高度上”,就很有意思。这种考证,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也深化了我们对作品的理解。

可是,我们现在看待文学作品,往往不是这一回事。我们只知道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不管是大环境或小环境,我们都没有紧扣它是否与作品有关。总之,在分析李白的作品时,我们就把李白的家世背景搬出来,从零岁讲到六十二岁,担任过什么官,进过多少次皇宫云云。不管是分析李白哪一篇作品,都是同样处理。试想,这样的探讨会有意义么?难怪今日中学生很怕读古文,因为负担很重,“床前明月光”那么简单的诗句,也要搬出李白的生平事迹出来,岂不叫年轻一代对古文却步?

元明之后,一些文学作品是虚构的,是无中生有、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像这样的作品,对作者的生平的理解,相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像《西游记》,作者是否吴承恩,学界仍有争议。但是不管作者是谁,都不影响我们对这部神怪小说的理解。至于有些人在读这本小说时,先搬吴承恩的生平出来大谈特谈,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为什么?因为一旦证实作者并非吴承恩,这样的谈论岂不变成空谈了?

就像之前我曾经引述的一些论证,说明《陋室铭》并非刘禹锡的作品,如果我们没有跟进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在看这篇短文时,便来分析刘禹锡生平,乃至用文章来说明刘禹锡是怎样的一个人,这岂不是要闹笑话?

因此,我认为要读透古文,了解作者的生平、知道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是重要的。但是它的重要性一定要有所筛选,不是所有的资料都要攫取不可,要善于选择,引述与文章内容有关的才是。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02/08/0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