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5日星期六

[56] 苏东坡论学习

宋人写文章好议论,北宋大文豪苏轼就是典型的例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本来不过是一篇文艺随笔,是苏轼为了悼念文与可而写的散文。文与可,即北宋书画家文同,和苏轼是表兄弟关系。他去世后不久,苏轼在湖州整理他的遗物,将书画搬出来曝晒时,发现了画卷《筼筜谷偃竹》,一时感触而废卷痛哭,并写下了这篇悼念文字。

这篇文章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他概括了文同画竹的方法。现在常用的成语“胸有成竹”本来的意思就是文同的画竹主张。

苏轼在文章的开头批评当时的人画竹,是“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的,但是竹子一冒出地面,就有节有叶,这样一节一节添补,一叶一叶积累,画画仿佛在补白,哪里还有竹的神韵?他认为画竹应当像文同一样,心中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执笔面对画纸时,竹子仿佛就已经出现在画纸上,然后“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迅速地把心中的竹子画出来。

苏轼写了文同画竹的依据后,笔锋一转,发表了一番学习的议论:

他说虽然他认同文与可的画论,但是他却无法像文与可那么潇洒作画。心中知道应当是如此,但是却不能做到像心中所想的,这种“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的情况,是因为平日学习不够熟练的缘故。苏轼进而慨叹“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我们日常处事,往往眼高手低,心手不相应,做不到心中所想要做的,这都是学习不够的缘故。

苏轼非常注重平日的锻炼。他在《日喻》一文中,便举了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他说:南方有很多擅长潜水的人,这是因为这些人自小就和水生活在一起。“七岁而能涉(趟水过河),十岁而能浮(游泳),十五而能没(潜水)”,潜水的人能长时间潜入水里,岂是轻易就能这样呢?这是因为他们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对水的活动规律再熟悉不过,潜水对他们来说就是那么轻松自然的一件事。北方的勇士不明就里,到南方来向这些潜水的人请教潜水技术,然后按照他们说的技术到河里去试验,却往往要没顶溺死。

因此,苏轼强调若不老老实实、刻苦地学习,将会像北方学潜水的人,只懂理论,却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最终将得不偿失!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26/07/2008

4 条评论:

  1. 26/07/10??
    日期出错?

    回复删除
  2. 哇,偶尔间有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般找到黄老师的Blog!还蛮有意思的认同呢!

    犹记得大师徐悲鸿的义子兼徒弟骆拓说过画马是要能从各方各面起笔的,哪怕是从蹄、尾画起!有料的应当能从中融会贯通又出神入化的表露,即使是那些很不易捉摸的神韵,画松画柳各有意境。然而,往往的其中时间历练、革新和努力却常被人忽略了呢!

    例举巨匠齐白石也经历了好长的一段年纪才来个所谓"衰年变法"。一个艺术家在生命的晚年,对自己的艺术进行的一次很彻底的改变磨练,把自己仿模冷傲的八大山人画法毅然改变。学会当时大师吴昌硕的“后海派”画法来适应当临1920年代的"新文化运动兼西画美术革命"的传入的兴起。从此白石老人一纸风行就连雕刻艺术也进入高峰!要不然呐,今天的我们可能会失去了一个多产的国粹大师!

    "业精于勤,荒于嬉。 形成于思,毁于随"的精髓之处吧!

    回复删除
  3. 老师,真不好意思,把"行"字写成"形"!

    回复删除
  4. 感谢小巫子的补充说明。请多指正。

    谢谢leesen,我已经修订日期。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