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星期一

[55] 王安石论学习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点出了我们学习应有的态度。

这篇文章本来是一篇游记,是王安石与弟弟和友人去游山的一次经历。但是宋人好议论,即使是游记,也可以借题发挥,表达一些生活哲理。

褒禅山就像我们的黑风洞,有前洞和后洞之分。前洞平平无奇,前来参访的人也很多,石壁上到处留下他们前来参访的字迹。但是,后洞则不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正当王安石享受着特殊的经验时,却有人害怕,嚷着要出去了。在不得已之下,王安石只好随着大家离开。

出了山洞,王安石感到非常遗憾。因为后洞充满奇景,他们所到的地方,只不过是那些探险者走过的十分之一而已。他说:“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实,旅游就是如此。如果同伴不对,不能有共识,你要往东,他要往西的,又岂能尽兴?难得的一次山洞探险,却因为同行的胆怯,结果败兴而归,怎不叫王安石抱憾?

王安石由此而有所体会,发表了以下一番议论:

其一,古人治学往往有所得,是因为他们“思之深”,不像今人浅尝即止。这不是与山洞的景色一样么?平坦而又靠近洞口的地方,来参访的游客很多;奇险而又深入的地方,游客就少见了。可是,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的景观,就是在奇险而又深入之处。一窝蜂搞热闹的人处处可见,踏实治学的人却罕有。也就因此,世间最好的学问往往未被发掘,人云亦云,东施效颦的说辞,比比皆是。这是治学的人该引以为警惕的啊!

其二,要能够到达山洞最深之处,有三大条件:有志、有力、有物。“有志”是说有力求深远的志愿;“有力”是指有力量,当然包括有毅力;“有物”则是指有必须品的辅助,例如登山要用到的火把。这三大条件是有层次上的差别的。王安石的退出洞口,同伴们给的原因是火把将烧尽,即是“无物”;然而,王安石退出后,深感自己还“有力”,却傻呼呼地跟着出来了,这难道不是意志不坚定(无志)的缘故?所以他充满感慨地说:“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尽自己的力量,以完成自己的志愿,即使做不到,他人也不能讥笑我们,自己也不会因此而后悔。反之,如果有能力却不曾尽力,失败了便是一种耻辱,要叫人讪笑,也要叫自己懊悔。

王安石这番议论启示我们:学习不要浅尝即止,要立定目标和方向,往更高更远处探究,去获取最珍贵、最精华的部分。有了目标和方向,就要尽力为之,不要诸多借口。外在的事物对学习固然有帮助,但是,却不是主要的条件。有志有力,才是最重要的。

原刊:《星洲日报·东海岸》19/07/200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